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研究
范文

    赵玲玉

    摘 ?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自始至终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医药保险得到了迅速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医药保险的发展不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还能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能够覆盖城乡更能够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保险制度,维持保险市场的稳定。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有影响的保险制度,探讨我国目前运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我国医疗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健康水平;结构优化

    0 ?引言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现在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但是随着经济总量的高速发展,人们渐渐开始注意一些关键词如"可持续"、"幸福"、"民生"等,这反应出人们已经开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到"质"的期望,不再仅仅是要发展,而是考虑在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新的挑战又不断出现,国家领导层则将这些挑战认为是经济结构调整上的挑战。经济结构包括需求结构和成本结构,其中需求结构的调整是核心的问题,生产活动和供给都是为了满足需求。现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投资需求以及外部需求严重下滑的困境。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调整需求结构,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在所有的民生问题中,最大的热点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社会对这个话题的辩论已经持续了很久。通过分析,引起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国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严重失调。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决定了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而在改革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对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给予了深切期望。在社会和经济的层面上,医疗保险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解决老百姓对因病返贫的担忧,而且提高了国民的健康,因此现在急需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体系。

    1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1)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世界上来说是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因此其社会保险制度也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保险制度。而且德国的社会保险开始的也比较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开始,当时一位德国人俾斯麦最先提出必须重视工人的疾病保险问题的建议,通过采用强制性保险来为工人群体解决疾病医疗。后来德国通过法律形式确认了疾病保险的法律地位,德国的《工人疾病保险法》和《职员保险法》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医疗保险体系,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年。德国又进而推出《社会法典》,其中汇集了所有社会保险的精华,这部保障德国社会稳定的大作已经成为了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英国是典型的采取公费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由政府出资设立医院,采取公费医疗的方式来保障国民的医疗。英国的公费医疗制度还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如上门服务等,因此总的来说,英国最明显的保障制度就是公费医疗,但是英国也有一些商业保险,只起到补充作用。

    (3)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我国从2007年开始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采取的是资源参保的原则,覆盖全部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和新农合的群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渠道是由参保人和政府补贴共同承担,这部分的创收能力较职工医疗保险更弱,因此需要国家给予补贴,而且比新农合医疗保险的补贴力度更大。商业医疗保险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2009年,商保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最高政策的肯定。在新医改方案中,明确了商保的地位,商保真正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尽管商保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仍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其产品和技术还处于边缘地位,发展空间还很大。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是由申报和商保两大部分组成。

    2 ?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结构优化的一些建议

    (1)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险体系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的空间。虽然现在的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大,高达 95%,然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达到了能够广覆盖的目标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矛盾,这就是城乡居民的持续升高的医疗费用和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对于城镇居民来说这种矛盾是相当明显的,而且在城市其医疗费用比农村更高,因此城镇居民所面对的医疗费用压力相对农村来说也是非常的大。因此我们认为虽然政府完成了"广覆盖"的目标,但是在今后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改变低保障水平现状的问题上,怎么样提高筹资和补贴的水平上。另外,对于基本医保的支付能力也要提高,当前的医保基金的结余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政府能够进一步提高医保的支付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这完全符合筹集医保资金的本意。

    (2)建立一个有助于国民健康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仅仅依靠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是远远不行的。经济发展虽然不一定能够提升健康水平,但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改善民生,因此应该有助于提升健康水平。在新的医改方案中,一项最为重要的总体方针是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由于医疗保险带有强烈的公益性质,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并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知道政府对于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通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因此全民医保绝对不是免费的医保,另一方面,和日益高速增长的医疗支出费用相比较,政府的资金投入也不是无限制的。因此,即便是主张政府来主导医保的学者也认为,现在虽然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是高于 50%,但是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在未来较为合理的是各自乘担三分之一,即政府承担三分之一、企业承担三分之一、个人承担三分之一。然后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的降低个人的比例,将个人所占比例降低到小于20%较为合适。

    (3)讨论商业医保和社会医保所存在的问题,其真正是在讨论市场和政府权力的边界。对于社会和商业医疗保险如何匹配的问题,国外很早就开始研究,这就为我国医疗保险研究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如今正在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度改革,这个问题将成为热点的话题。保险是一种用于转移风险、补偿损失的商品,因此其消费和经营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健康的保险市场,消费者依据自身的需求和收入水平来购买保险,以能够实现其自身效率的最大化;而保险公司是根据其承保风险的性质来确定价格,公平的竞争,以能够实现预期的收益。但是,现在的保险市场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这就需要政府出面,使用政府的强制力和公信力,在社会上组织保险项目。但是,政府出面的同时又会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在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等一系列问题,这就造成对于讨论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学者们从道德风险、效率差异和财政压力等不同方面来解释社保和商保的关系,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的补偿经济和分散风险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道德风险,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安华,贺小琴.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互动研究--以再保险为实现途径的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09.

    [2] 陈晓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影响分析[J].上海保险,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