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创新型城市建设 |
范文 | 杨建仁 吴华风 摘要:创新型城市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本质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它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与体制及创新环境四项基本要素构成。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有效手段。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对推进中国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完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观管理协调机制,以及推动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系统 0.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超出国界,成为世界性的行为,其竞争更为广泛而激烈。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的增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早已被人们所广泛认同与接受,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经济与现代知识经济完美融合发展的产物,成为当前各国促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创新型城市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自2000年英国学者c·Landry在其著作《创新型城市》(The Creative city)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以来,它便引起了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主流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种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力为本质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或者说,创新型城市就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作为核心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发展新形态。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创新型城市的内涵进行理解: 第一,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或城市发展新形态,是一种以“创新”为本质特征与个性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或新形态。 第二,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来看,创新型城市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作为核心驱动力驱动城市发展,这是现代知识经济下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先进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 1.2创新型城市的构成 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如下四项基本要素: (一)创新主体 即创新型城市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具体而言,创新主体可以是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个人、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与科技中介等,另外,还包括类似产学研联盟与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的创新行为主体。 (二)创新资源 即保障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各种资源,包括保障城市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与科技经费等。 (三)创新体制与机制 即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体制与机制,这是创新型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保障。它包括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监督、评价与激励机制,及城市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等。 (四)创新环境 即影响城市创新行为或创新活动进行的各项因素,包括影响城市创新行为或创新活动进行的创新观念、文化氛围及相关的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等。 1.3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城市是知识经济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形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结当前各国创新型城市发展实践,本文认为,创新型城市一般具备创新驱动、系統构成、内生动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要素集聚与开放性六项主要特征。 (一)创新驱动 创新型城市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力,这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与本质特征。如前文所述,驱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创新要素可以是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因此,通常又根据这些要素的具体形式,将创新相应的分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其中,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又可并称为科技创新,这是创新的根本归宿,文化创新、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则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 (二)系统构成 从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城市是一个构成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多层次复杂巨系统,它本身由城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交通系统、环境系统、文化系统等多种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联合作用,又独立运行。以系统的视角考察,创新型城市就是一个以创新子系统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系统的各项构成。 (三)内生动力 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来看,创新性城市的基本推动力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等“内生资本复合体,这种推动力是一种内生推动力;另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来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是由创新型城市系统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不断推动城市向有序创新的平衡态演进。 (四)发展可持续性 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发展具备具备显著的可持续性,这种发展可持续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它不断创造就业与财富,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经济;二是它保证社会的和谐与不断发展,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社会;三是它由政府和城市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决策,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治理。 (五)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型城市中,集聚大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研发机构与高科技产业等创新主体要素以及创新资源要素,正是这些创新主体集聚在一起,利用创新资源,通过它们的合作创新,形成大量的创新成果,经过创新成果扩散与应用,驱动城市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创新型城市的本质特征,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要素的大量集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远远企业分散创新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因为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共享信息、合作创新、共享成果,且大量创新人才的集聚还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因此,产业集群才能显现巨大的创新能力,从系统论的角度,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系统的涌现性。创新性城市中,大量创新要素的集聚,也将形成一种城市创新与发展的自强化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促进创新型城市的不断发展。 (六)开放性 作为一个系统,创新型城市能够维持自身的有序和有组织的状恋,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自身的动态稳定性,但它必须通过耗散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它的平衡,即创新型城市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的运行中,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技术、政策等要素并不是封闭在创新型城市系统内部的,而是在创新型城市系统内外流动或交换,从而维持创新型城市的平衡和有序。 2.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标志着中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历史新阶段,但长期以来中国实施的城市化道路却是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追求城市发展数量和规模的非均衡道路,导致在人口众多、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破坏等瓶颈制约因素举步难行。要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发展就必须走均衡发展道路,经济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不高与产业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个重要突破口与必然选择。 2.2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正在逐渐丧失原有的传统优势。要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中心,以完善的市场体系、生产、生活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城市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城市在科技、产业、市场、金融方面的外溢和辐射作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3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十七大提出,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当前中国城市与经济发展现状面前,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创新型城市作为现代城市发展有效模式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备引领与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功能。中国要实现建成创新型城市建设,就必须有一批城市率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与优化配置,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这正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 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大都在已经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中开展,它们往往基于城市自身条件的差异,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元素,展现了多种发展模式和路径,有的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有的则偏重于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有的则偏重于产业创新。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3.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促进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在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敏锐把握市场需求,確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发展之路。企业要强化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围绕一些产品开发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与共性的难题与技术,企业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克,企业要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工艺研发的创新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走“创新驱动”之路,并积极融入“互联网+”,创新企业商业模式。 其次,要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从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研发途径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主线的综合研发模式转变,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业对接。 再次,加快建立与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要以增强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与出发点,推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创新合作、科技交流与信息共享。要建立与完善创新资源共享与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建设共性与关键性技术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实现创新数据资料与重要科研设备之间的共享,促进省级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向企业开放。在产学研可作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产学研之间合作的程度、水平与层次,通过合作制、股份制、产权转让、兼并重组、共建机构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成立全面合作的战略联盟,促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一体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最后,政府要转换角色,从“服务型”政府向“组织型”政府转型,通过组织城市创新活动,积极发挥对创新活动的“导引力”、“助动力”、和“保障力”,自动、积极融人城市创新活动。对于城市创新,政府除了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外,一要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各类创新人才、创新资源集聚与提高各类城市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二要强化与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要积极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园、科技创新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实验室、与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城市创新机构创新实力;三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扩散与应用,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中介等措施,推进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与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促进创新成果产出、扩散与应用。 3.2发展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强化对创新的金融支持 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作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要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发展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强化对创新的金融支持,具体途径可以考虑以下: 一是由政府整合相关资源,由政府财政统一安排设定“创业投资引导促进基金”作为专项资金,专门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支持。二是促进国有企业投资公司加强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项目的投资。三是积极推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对自主创新项目的信贷支持。四是成立发展科技发展银行,直接面向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五是促进外商创业投资资本进入,促进多元化创业投资资本市场的形成。 3.3以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营造为支撑,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知识产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清查违反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整体环境。另外,要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另一方面要培育与营造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要以强化自主创新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生态、企业生态、人文生态与环境生态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一要崇尚“以人为本”,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人才创新动力。二要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文化,尊重、支持、保护与宣传自主品牌。三要宣传创新政策、典型创新活动与创新人物,让社会形成尊重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3.4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要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组建成立创新型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重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应服务。 3.5推动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 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将区域中心城市与科技中心城市综合于一体,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与人文自然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均具有最强实力和最具科技辐射力与科技带动力的城市。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科技资源密集,拥有数量众多的科研机构和文化教育组织,集中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和科学技术生产与扩散的中心,创新体系发育成熟,拥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再则,区域科技中心一般是本区域的科技、经济、文化中心的统一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与辐射作用,科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这易于实现创新型城市所要求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从而推进整个区域城市化进程。另外,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推进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综上所述,推进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既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模式,也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必然。 4.结束语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方位策划和精心组织。国际一些著名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工作中树立了典范,建成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创新型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韩国大田、加拿大渥太华等为科技创新型城市,芬兰赫尔辛基、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西雅图、英国曼彻斯特等文化创新型城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等工业创新型城市,日本東京、德国柏林等服务创新型城市。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充分借鉴上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与策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