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范文

    王艳艳

    摘 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投入控制型预算中的问题凸显,预算投入与结果严重脱节,预算执行缺乏效率。针对传统预算模式的问题,只有改变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才能实现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将预算转向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对此本文针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预算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水平。

    关键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支出评价

    隨着部门预算的变革,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预算编制程序和流程更加规范,部门预算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完善,针对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各类预算问题进行了统筹与优化,这也使预算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在配置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水平方面效果突出。但是目前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重分配、轻管理”现象突出,闲置资金效益低下。对此要加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从而促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同级政府预算中的重要部分,由政府各部门编制,各部门作为一级预算单位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拨付关系。编制部门预算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预算编制体系中,部门预算包括一般收支预算和基金收支预算。

    (二)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一部分资源,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进行的分配活动。政府作为经济的管理者,将取得的收入用于公共支出,确保国家正常运转与社会稳定。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非营利性和法制性以及公共性。各项公共财政政策对全体社会而言是公开透明的,非营利性是指政府投资的资源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确保市场有序运转;法制性是指各项收支行为规范和合法;公共性是指针对全体公民有效。公共财政的职能要体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与收入的公平分配以及对宏观经济调控。

    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一)我国财政预算编制的历史演进

    从1949年到1992年,我国预算管理通过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预算透明度不高,这一期间长期应用基数法编制预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处于多层博弈层面。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预算走向供给主导型。1995年开始,进一步将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划分。2000年以来预算改革大力推进,预算编制方法更加科学,初步搭建了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框架,体现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使得支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程度进一步提升,确保国家的重大政策能得到执行。同时,预算编制更加规范,体现了预算编制的灵活性,并通过了收支两条线改变以往预算外资金由单位自行安排的模式,加强了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预算也在逐步公开,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加大了对预算的监督力度,预算信息进一步细化。

    (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特点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经费依靠财政拨款。例如中小学校等单位,其经费来源依靠政府补助,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行政性收费全部上缴财政,按照财政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不能自主调节利用其他项目的节余资金。同时财政部门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较大,由于其依靠财政资金运作,在编制预算时预算纳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在每项资金使用前都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财政支付中心层层审核,每笔资金的支付都要受到财政系统的监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相应国家“厉行节约”的号召。如果单位有结余,那么下一年度的财政拨款也会减少。由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没有成本利润核算,大部分单位在预算时有多少花多少,存在突击花钱的现象。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现行预算管理模式

    首先,注重对预算支出的控制。预算支出要符合规则,现行预算管理办法要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通过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使用款项,不得将款项挪作他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计划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申领,财政支出也必须要经过确认审核,审核的着力点在于相关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确保对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各项支出合理合规。其次,要重点关注对预算的投入控制,预算投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对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各部门希望获得政府重视获得更多资金,实现部门职能的扩张。预算投入的金额直接影响到部门人员经费以及办公条件、员工福利等,这也导致预算投入和预算结果出现脱节。在控制型预算管理下,各单位关注资金获得的多寡,监管者关注资金是否按照规定支出,而不关注资金使用的质量与效果,出现财政资金浪费的现象,同时容易出现预算和工作任务不匹配。专款专用使得资金使用者不得为新的工作调动资金,在申请追加资金或调整资金时,会受到一系列阻碍。预算管理缺乏长期规划,造成很多项目年初无法确定,年中或年末再追加预算的现象频发。

    三、预算支出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预算支出评估体系的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非常重要,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的工程,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期制度建设。前期制度建设要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预算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工作流程和预算执行办法,并根据上级要求完善自身工作。财政部门需要制定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办法,并指导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对自查报告进行审核。审计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提出完善建议,并监督预算单位提供的绩效评价报告。社会公众对单位进行监督,通过制定听证制度,吸纳社会公众的需求与呼声。

    第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中期制度建设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明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和规范,评价单位投入所得到的成果,评价所提供的产品对社会的影响。这一阶段要建立绩效报告制度,通过绩效指标比较绩效计划与实际达到的工作,判断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并根据当年的完成情况和以往年度进行比较,分析该年度是否需要加强工作。此外,要详细阐述不同项目的执行状况与实施情况,掌握项目产生的影响,应该附上相关的材料。最后,针对未完成绩效计划目标,要查出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或调整建议,从而督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各类工作。

    第三,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后期制度建设阶段。目前我国预算支出的审计还处于以财务审计为主的模式,但是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要求关注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审计的核心不仅关注财务指标,更应该关注资金的使用效果。为了确保绩效评价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发現工作中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在取得可靠的预算支出评定结果之后,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核,并公开绩效评定结果,制定科学的问责制度,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实。

    (二)预算支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预算支出评价的载体是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首先要评价投入,根据单位所耗用的资源进行评价。其次要评价效率,判断相关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体现了足够的效率,评估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此,本文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绩效的评价指标:第一,产出考核指标。考核产出的量主要包括文件处理量、公务处理量、办事效率、服务量等指标。考核质主要考核群众满意度、社会影响范围及程度。第二,效率性指标。效率指标是评价在既定投入的情况下是否达到了有效的产出,是否有效节约了各项经费。第三,考核过程规范性指标。为规范单位的资金运作,考核是否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对预算的相关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和财务会计制度是否规范运作等内容。

    (三)预算支出评估方法

    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估的方法有多种方式,本文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进行阐述。平衡计分卡是将战略目标转变为四个维度支撑的指标进行评价,突出管理重点,避免非重要信息对评价的不利影响。第一,财务维度。财务维度可以理解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否满足相应的要求。评价预算资金来源是否具稳定性,资金是否及时投入到特定的项目,资金支付是否符合要求等。第二,客户维度。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客户维度,是促使单位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绩效评价要重视对社会公众满意度的评价,考虑公共的满意度,判断单位是否创造了足够的社会效益,是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第三,内部运营维度。内部运营维度是考虑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组织、信息采集、报告体系等全过程,这一维度主要评价单位内部运行的合规性及有效性。第四,学习与成长维度。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的技能与合作态度以及服务理念,对此需要将员工的工作态度、服务态度、奉献精神、学习态度等融入到评价体系中,有助于单位的职工形成更好的服务意识。

    四、结语

    预算作为公共财政管理工具,能够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分配。预算管理模式体现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是我国进行政策实施及公共决策所采用的重要工具,政府的各类活动意图和政策可以通过预算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以部门预算改革为核心,以收支两条线为重点的预算体制也在我国全面推进。在此背景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管理模式的研究,从而改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红.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J].当代会计,2019,(5).

    [2]董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分析[J].财会学习,2016,(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