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词律
释义 词律

词律

清·万树撰。二十卷。树(?—1688),字红友、花农,号山翁。宜兴 (今属江苏) 人。国子监生。康熙时,曾在广东作幕宾。此书成于康熙二十六年,是论述词律词调的专著,根据唐宋词作品和旧词谱,校定词名,平仄和句法,确定每一词调的格式。全书列词谱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体。词调的排列以字数多少为序。每调每体注明字数,分别段落。字则标明平仄,句则标明韵脚。谱后还有论说。如有几种不同的体,均注明“又一体”。书中对旧谱之讹误及诸家词集之舛异,俱有所纠正,其发明、补充之处更多。书前的长篇《发凡》,则为精深的词学论著。如其中所指出的: 上声、入声有时可以代平声,而去声则不可;一些著名的词作,其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字,则当用去声字者,非用去声不可;古词抑扬顿挫多在拗字。”均是独到的见解。有推絮园刊本,影印《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重印《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绪二年刻本。后二者皆附《词律拾遗》,《词律补遗》。


词律

词律

清万树所辑的词谱著作。二十卷。连“拾遗”“补遗”在内共收词牌八百二十五种,一千六百七十余体。“补遗”一卷为杜文澜纂,“拾遗”八卷为徐本立纂。万树在《词律序》中说:“除僻调之单行,未堪援证;凡曩篇之有据,自贵折衷。要当獭祭而定厥指归,讵宜蠡测而徇其眇见。用是发为愿力,加以校雠。”万树除对前人的词谱加以勘正外,还作了许多考索。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显得烦琐和牵强,有的考证不当。1984年上海古籍书店有《词律》影印本出版。




词律

词律

词的格律。词最早主要来自民间和西域传入的配乐歌词。填词的时候,要符合词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因此,词最初并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格律,只要填写的歌词能大致合于词调乐谱的要求,便于管弦演唱就行。宋代以后,写词所依据的乐谱亡佚了。作词就只好依据唐宋词的字数、句数、平仄、对仗和用韵等模式来填写,于是形成了一套大致固定的格律。


词律

词的格律。词跟乐府诗一样,都来自民间文学,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后来由于文人创作词的现象普通出现,词也渐渐地摆脱了音乐的制约,成为诗的别体,被称作“诗余”。文人词较多地接受了律诗的影响,因此词中的律句很多。词是长短句,但全篇字数是有规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有规定,字数相等的句子一般要求对仗。一般把词根据字数分3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有1000多个格式,每种格式的名称叫词牌,如:“菩萨蛮”、“西江月”等。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双调就是一首词分为两阕,三叠、四叠是一首词分为三阕和四阕。词的用韵一般比诗韵要宽,例如戈载的《词林正韵》只分19个韵部。


各种诗

各种诗

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皇帝作的诗歌:宸歌
高僧所写之诗:雁门偈
古体诗:古(古诗;~律;~风) 辞(木兰~)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长古
诗体名:律诗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格诗(半格诗)
旧体诗:律(五~;七~) 绝(绝句;绝诗;五~;七~) 截句
词曲调牌的名称:令(小~)
七言律诗:长句
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词(~律;~牌;雅~;宋~) 诗余
词的别名:琴趣
短调的词:令曲
合乐的诗歌:诗乐
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雅歌 疋歌
临时感触而作的诗:即景 即兴(即兴诗)
摘取前人诗句拼成的诗:集句
经过翻译的诗歌:译诗
隐含禅理的诗:诗禅
以宫庭生活为题的诗:宫词
抒发感慨的诗:感遇诗
反映一定历史现实的诗歌:诗史
长的诗篇:长诗 长韵 长语
篇幅较长的诗歌:长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史诗
用口语写的小诗:语体诗
短的诗词:小句
信口乱凑的诗:诌诗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诡诗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歌:遗歌 遗唱 遗诗 遗篇
诗词气势奔放:怒猊抉石




格律

格律

诗律 律法
诗歌的格律:音格
词的格律:词律
体裁格律:体律
规矩格律:绳律
诗、词不合格律:失律
(诗文平仄、押韵等的格式和规则:格律)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