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膏肓之疾 |
释义 | 膏肓之疾膏肓之疾指极危重的病症。膏肓(gāohuāng):我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膏肓之疾借指不治之症。《晋书·王戎传》:“〔王戎〕每月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晋王戎至俭,财不出外,人谓为“膏肓之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之“王戎俭”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 曰:“戎性至俭,不能自奉养,财不出外,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gāo huāng zhī jí比喻致命的缺点。《晋书·孙楚传》:“夫疗膏肓之疾者,必进苦口之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是将投公药石之言,疗公膏肓之疾,未知雅意欲闻之乎?”参见“二竖”。 膏肓之疾 膏肓之疾指极危重的病症。膏肓(gāohuāng):我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各种程度的病各种程度的病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暴病(~身亡) 急症 急病 促病 横疾 缺点2 缺点2玷(瑕玷) 瑕(瑕痕) 毛病 病累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