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探析
范文 龚鹏飞
摘 要: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高校图书馆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进行了探讨,并对知识服务的优化整合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9-0057-0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协同创新
1 研究背景
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各独立的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内在动力,通过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协作。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以及制度的保障下,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目前,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主要存在资源获取难、跨学科、信任感缺失、跨系部交流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建立协同一体的、无所不在的知识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及时调整服务模式,研究用户的需求变化,转变观念,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同时,高校图书馆要创新和整合知识服务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知识服务体系,拓展服务范围,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推动科研创新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2 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2.1 必要性分析
2.1.1 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原有的以单纯文献传递以及提供印刷实体藏书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其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方式,开展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是以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搜索查询为基础的,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目前,实现知识服务的方法有情感互动、真人图书、知识网格、微书评、知识博客、知识地图以及学科导航等。
2.1.2 平台与系统。图书馆服务平台中的个性化定制模块是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的应用平台,但该平台缺乏高效性和实时性。相比而言,国外在这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以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在应用信息传递空间(Touchdown Suite)平台中嵌入知识服务,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
2.2 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王秀红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报和知识服务的协同创新驱动模型,其建议在需求分析、提供情报、情报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知识服务;创新团队应利用情报和知识进行决策、创新,并将成果转化为论文、专利、产品等;成果转化后再次被收集、分析、加工,提供给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利用这些反馈和评价来不断调整决策,形成一个循环的知识服务模型。聂峰英对基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联盟进行了探索,提炼出了不同的协同创新主体的需求特征以及图书馆可以提供的知识服务,这为图书馆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二者主要从宏观角度探讨了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型、运作模式等。笔者拟从普通地方高校创新用户的需求特点和高校实际情况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优化策略,为普通地方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提供思路和建议。
3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优化整合策略
3.1 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对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非常重要,高校圖书馆每个学期都应该围绕信息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及管理、图书馆环境建设等主题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对知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笔者收集并分析了部分高校图书馆最近两年的咨询服务内容和走访记录,经整理归纳后发现,咨询以及走访所涉及的主要用户需求归纳起来有:资源本体需求,决策性信息服务需求,科研、教学的融入性知识服务需求,信息咨询与信息素养的提升需求,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需求。
3.2 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SWOT矩阵分析
笔者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协同创新知识服务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以SWOT分析法的方式呈现出来(见表1)。
3.3 整合策略
3.3.1 构建基础创新资源。高校图书馆应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资源,以此来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设知识地图和机构知识库。高校图书馆可以全面保存、整合、收录学术成果,建成机构文库,使读者可以按照成果层次、成果名称、研究方向、学科专业、系部、姓名等进行多途径检索,实现快捷访问,获得重要信息。②在高校图书馆网页的显著位置设置导航,宣传重大专利、科研成果,方便读者查找。③在高校图书馆首页提供地图链接,介绍相关专家的情况等。④馆员及时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通过合作建设、自建、购买等方式,配备企业行业信息库,在首页发布企业行业动态。
3.3.2 培养馆员,组建知识服务团队。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学历层次高低不一,由于新资源、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迅速,馆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增强服务效能,因此提高馆员素质非常必要。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馆员的知识和技能:①对馆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的能力和素质。②高校图书馆应制订激励措施,鼓励馆员进行在岗学习,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③高校图书馆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科馆员、专家、教授等组成跨部门、跨学科、多层次的服务团队。④加强团队成员的协调合作,履行服务用户的承诺,挖掘服务创新点,提升服务质量。⑤引进综合业务水平高、具备多学科背景的人才。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与相关科研部门和院系进行协作,明确中长期目标和发展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3.3.3 开展嵌入式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嵌入用户信息环境的服务模式,及时了解用户科研活动、生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开展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进而为科研人员改善科研流程提供决策支持。馆员可以深入企业一线或科研院所,直接与用户开展沟通交流,全方位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构建交流平台,与科研人员或企业团队通过微信开展交流互动活动,将学科服务嵌入用户沟通渠道中,促进学科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提升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时效性。馆员要对重要科研领域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归类,采用持续跟进的服务方式,根据科研活动进程开展知识推送服务,拓展学科服务范围。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信息服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知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整合知识服务,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知识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7):136-139.
[2]王秀红,卢章平,袁润.高校图书馆面向协同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模型和系统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6):80-84.
[3]聂峰英.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联盟实践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5):65-68.
[4]饶增阳.智慧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2):75-76.
[5]王飞跃.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6):137-140.
[6]陈松青.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12):2-3.
(编校:马怀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