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耐 |
释义 | 不忍、难耐、难忍;耐、忍、忍耐、忍受、忍心、容忍、隐忍○不忍bù rěn(动)不能忍耐;不能忍受:于心~|~释手|~卒读|~杀生 | 小~则乱大谋。 ○难耐nán nài(动)不能忍受:午后渴睡,是夏天最~的时候|寂寞~。 ○难忍nán rěn(动)难以忍受:~皮肉之苦|疼痛~|~心中怒火。 ●耐nài(动)受得住;禁得起:罗衾不~五更寒|~烦|~用 |~久|吃苦~劳|~得寂寞|况复秦兵~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忍rěn(动)忍耐;忍受:容~|~让|惨不~睹|含垢~辱|~痛割爱|~气吞声|~辱偷生|~辱负重|~无可~|是可~,孰不可~? ●忍耐rěn nài(动)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极力~|~不住|~的程度是有限的|你如此对待她,叫她如何~|暂且~一下,一切都会变好的。 ●忍受rěn shòu(动)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默默~生活的重压|这些我都能~|痛得无法~|难以~的痛苦。 ●忍心rěn xīn(动)能硬着心肠(做不忍做的事):我不~丢下她不管|你~让孩子遭罪|要不是走投无路,谁~这样做? ●容忍róng rěn(动)宽容忍耐:他的这种行为使人不能~|唯独这一点他无法~|难道可以~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吗|犯下不能~的大错。 ●隐忍yǐn rěn(动)把事情藏在内心,勉强忍耐: 当时不好发泄,只得~。 耐nài❶ 同“耏”。古代一种剃去颊须的刑罚。《汉书·高帝纪下》:“春,令郎中有罪~以上,请之。” 耐nài承受得住;能忍受 说明: 9画;而部;左右 耐nài耐忍受得住;禁得起:~劳︱~烦︱~战︱~寒︱~心︱~性︱~热︱~酸︱~碱︱~用︱~穿︱~久︱忍~︱叵(po)~︱~人寻味︱俗不可~。 耐nài受得了,禁得住:耐久│耐磨│耐烦。 耐nài1 忍受;容忍。如:忍耐。2 忍受得住;禁得起。如:耐寒;耐人咀嚼。3 通“耏”。古代一种刑罚。4 通“奈”。奈何。另见1052页nê,1055页néng。 耐nê同“倷”。另见1042页nài,1055页néng。 耐néng通“能”。能够。另见1042页nài,1052页 nê。 忍受 忍受耐 挨(挨耐) 禁(禁忍) 含(~冤) 稳 打熬 消受 堪忍 容忍 另见:勉强 承受 承担 忍耐 能忍受 能忍受能消受:禁销得 承受 承受承(袭承) 受(担受;吃受;耽受;经受;禁受) 秉(秉赋) 禀(禀受) 荷(荷佩;荷蒙;曲荷)搁(~得住) 载 当(当得;禁当) 膺(膺受;膺荷;缵膺) 盛该 擎(擎受) 负 背(~债) 任 顶戴 请佃 另见:忍受 接受 承担 考验 拖延 拖延拖(拖宕;拖曳;拖拽;拖拉;拖磨) 挨(挨脱;挨磨;迟挨;延挨) 耐(~一会儿) 挨(挨磨;挨延;迟挨;延挨;打挨) 蹭 磨(磨古;磨菇;磨烦) 逋 耗宿 抻 迟违 迟滞 赊迟 牵连淹移 淹滞 淹稽 因循 稽迟 稽缓 延缓 延宕 推宕 牵延 连延 淹延 耽延 稽延 迟延 迟违 迁延 拉丝 耽阁 耽搁 耽迟 耽延 留连 另见:延长 时间 缓慢 办理 耐nai耐烦 耐寒 耐饥 耐久 耐看1 耐苦 耐劳 耐力 耐磨耐心 耐性 耐用 耐战 耐温 能耐 忍耐 耐火砖 耐火材料 耐火黏土 耐热合金 耐人寻味 吃苦耐劳 经久耐用 俗不可耐 耐热玻璃器皿 注释: 1(景物、艺术作品等)禁得起反复地观看、欣赏。 耐nài❶忍耐:(凤姐)少不得~到晚上回来,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十四·295)宝玉只得回来,因记挂着要问芳官那原委,偏又湘云、香菱来了,正和袭人、芳官说笑,不好叫他,恐人盘诘,只好~着。(五八·1376) 耐nài耐古能字。《禮記·禮運》: “故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以中國爲一人者,非意之也。” 鄭玄注: “耐,古能字。” 陸德明《經典釋文》: “耐,音能。” 《禮記·樂記》: “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 鄭玄注: “耐,古書能字也,後世變之,此獨存焉。古以能爲三台字。” 陸德明 《經典釋文》: “耐,古能字,下及注同。”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