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范文 陈伟
摘 要: 湿地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历时9年的建设,先后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取缔公园内汉江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和科研宣教,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湿地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落实公园总体规划,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开展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湿地公园;保护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4-0075-03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物产宝库”和“储碳库”,它特殊的水文状况、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交错作用而产生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功能,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是与人类联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安排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是主要标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特征。中国解决温饱之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期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到2020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纳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这些赋予了新时代湿地工作新使命、新机遇,也对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五谷之源,汉江湿地”。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湖北丹江口水庫下游的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汉江在这里与两大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省78县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21.336 km2,南以南河南岸为界,北以北河北岸为界,东以汉江为界,西以北河故道河堤为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空间。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2016年8月18日,国家林业局以林湿发[2016]107号《国家林业局关于2016年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正式批准成立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成为襄阳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1 101.75 hm2,湿地率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92.82%。现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45属476种;野生动物185种,其中鸟类11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
2 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情况
自2009年开展试点建设以来,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围绕“最美湿地”建设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努力建设汉江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出台了《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建立了湿地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和公园管理处—村(社区)—巡护员三级巡护管理体系,与林业、公安、水利、交通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构建覆盖公园主要管理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全区域巡护管理。
(2)全面取缔非法采砂行为。谷城县委、县政府组建由水利、交通、国土、公安、安监等部门和城关镇参加的工作专班,采取先易后难、集中攻坚突破的办法,历时半年,依法取缔公园内非法采砂场26家,并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行植被种植修复,使破损的滨岸湿地得到初步恢复。
(3)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北河故道水系修复和城市雨水净化工程,发展水生养殖、种植水生植物,建立生态监测站,使入水经过预处理、多塘沉淀、生态养殖净化、水生植物吸附等多级处理,出水由四类劣变为三类优,有效保护了汉江水质。
(4)开展退耕还湿。在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先后退耕还湿还草4 000hm2,种植各类苗木12.6万余株,扩大湿地面积,修复了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种植无公害果蔬,实现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5)提升科研监测水平。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委水文局、襄阳市观鸟协会、谷城县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合作,依托专业调查部门,开展湿地资源专项调查和生态监测,成果资料实现了共享。
(6)开展科普宣教。新建科普宣教走廊1 500 m,在谷城电视台、谷城网开辟“最美湿地”专栏,创办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网站”,编印发放了《走进湿地》科普宣传资料1.2万余册,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活动,组织襄阳市、谷城县中小学生1.5万多人进入湿地公园,宣传湿地科普知识、提高了社会参与保护湿地的积极性。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开始试点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由于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在湿地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
(1)湿地保护意识不高。湿地保护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需要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目前,公园内居民对湿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为破坏湿地资源现象仍然存在,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湿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2)资金来源渠道偏少。湿地公园的保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宣教、科研、建设、养护等费用都需要长期支出。目前,公园工作经费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实施项目建设需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没有固定的项目建设资金。资金的缺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湿地保护工作的需要,导致国家批准的总体规划中的生态保护项目无法实施,严重制约了湿地公园的发展。
(3)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支撑。目前,湿地公园管理处与科研院校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自身专业人才不足,相应的科研设备缺乏,导致公园管理处在资源调查、科研监测、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只能依靠相关部门支持,自身技术力量薄弱。
(4)生态保护面临压力。主要表现在生态保育区林分结构单一,生态恢复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进展缓慢,合理利用区人为活动频繁,林粮间作现象仍然存在,湿地水系不畅,水体富养化现象严重,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缓慢。
4 加强湿地保护的建议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因此,应把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放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去谋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适应当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全面保护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认真落实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确定了湿地保护的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了具体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认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连续性和科学性,是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应以保护为主,不搞大开发,按照规划的建设内容,逐步实施,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2)加大宣教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充分利用“世界湿地宣传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愛鸟周”等活动,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等形式,重点宣传湿地类型、功能、效益及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湿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全社会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湿地的自觉性。
(3)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为加强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国家将汉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纳入国家规划,建立汉江中下游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等项目资金安排上,向国家湿地公园倾斜,加快汉江流域长期性生态功能恢复、生态保护建设;出台湿地公园建设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解决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
(4)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一是结合湿地分级管理和湿地名录认定工作,总结湿地公园资源优势和显著特征,积极申请国家重要湿地;二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湿地公园内现有的小微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在居民点附近建设规模适度的人工湿地,对生活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减少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三是依托项目建设,重点做好汉江滨岸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恢复、退耕还湿和南北二河水质净化工程,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5)加大破坏湿地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巡查,及时掌握围网捕鸟毒鸟、捡拾鸟蛋、电打鱼、下地笼捕鱼、乱搭乱建等破坏湿地违法行为的问题线索,通过落实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林业、水利、国土、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形成湿地保护合力。
(6)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依托湿地资源和城郊湿地区位优势,按照“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招商引资具有业内先进技术的农业、旅游、林业开发企业入驻,在合理利用区引导农民产业转型,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湿地康养、有氧运动、研学旅行和特色民宿,提高湿地公园造血能力和当地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7)加强科研监测能力建设。建议有针对性的开展湿地保护管理专业知识培训班,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建设水平高、实力强的湿地公园跟班学习;建立湿地管理机构和科研院校联络机制,组织由湿地公园和科研院校专家参与研讨会,建立QQ群、微信工作群,加强联系和沟通;探索湿地公园协助科研院校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鼓励在校学生到湿地公园开展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湿地公园科研监测水平。
(8)加快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管理服务中心、科普宣教中心、科研监测中心和保护管理站建设,完善公园巡护道路,提高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能力;推行湿地生态公益管护,新建生态厕所,配备生态垃圾箱和垃圾运输车等设备,实现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
加快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水量、净化水质的功能,对缓解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压力,保障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长江、汉江流域绿色发展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王志高.把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重大部署落到实处[N].北京:中国绿色时报,2018-3-23(2).
[2]张晓云.谷城汉江湿地公园的生态水系规划[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3(6):23-25.
[3]张晓云.湖北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订版)[M].北京: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2016.
(责任编辑:唐 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