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 |
范文 | 宋志红 李小海 陈继军 摘 要: 2017年6月16~22日,在贵州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发现一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新纪录:台北纤蛙(Hylarana taipehensis)。标本现保存于茅台学院标本室。 关键词: 新记录;两栖类;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Q9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4-0070-02 Abstract: During the amphibian resource monitoring project, which was carried out from 16 to 22 June 2017, one specimen of Hylarana taipehensis was collected by us. Through identification, we conside that it is a new record of amphibian species in Le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specimen has been kept in the specimen room of Maotai college. Key words: new record; amphibian; Leigongshan State Natural Reserve 雷公山國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腹地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理位置为东经108°05′~108°24′,北纬26°15′~26°32′,总面积47 792 hm2。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6月16 ~ 22 日,在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监测过程中,于小丹江(26°21′N ,108°20′E)海拔约681 m的一处稻田中采集到3只两栖动物蛙类标本,参考相关文献[1],鉴定为蛙科(Ranidae)水蛙属(Hylarana)的台北纤蛙(Hylarana taipehensis)。结合相关报道[2,3],确认台北纤蛙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茅台学院标本室。 1 形态描述 雄蛙体长24.12 mm,雌蛙体长27.36~36.48 mm,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体型窄长,吻尖而长,吻端突出下唇,吻棱清晰,鼓膜大,犁骨齿两行,背侧褶细窄,鼓膜后方至体侧又有一条与背侧褶平行的断续侧褶,标本主要测量值见表1。 前肢较细弱,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的一半;指略扁,端部略膨大,微具缘膜;第1、第2指几乎等长,略短于第4指;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及掌突均较明显。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鼻之间,左右跟部重叠较多。趾细长,第3趾略短于第5趾,趾间蹼不发达,蹼缘缺刻深,第4趾蹼达近端第2关节瘤下。体背部皮肤较光滑,背侧褶金黄色,自眼后至跨部,左右背侧褶之间为绿色;背部正中靠近肛部有金黄色短纵纹; 鼓膜后下方有1条浅黄色的侧褶,延伸至腹部后方,该侧褶与背侧褶之间有较大的棕黑色和嫩绿色斑块及褐色疣粒;口角后浅色颌腺明显;腹面白色,皮肤较光滑,头腹面和体腹面两侧有颗粒状细小疣粒,见图1。 2 讨论 雷公山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山顶9.2 ℃,山麓14.7~16.3 ℃。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46 ℃/100 m。雷公山地区雨量较多,年降雨量大致在1 300~1 600 mm[2]。此次发现台北纤蛙的小丹江,为保护区内的最低海拔,该地区稻田众多,水资源丰富。此前,在贵州曾有关于台北纤蛙的记录[4],但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还未发现。此次监测过程中,从榕江县小丹江村往剑河县昂英村方向都有台北纤蛙分布,发现其的种群数量较多。今后对于台北纤蛙的种群动态和繁殖生态研究还需持续进行。 参 考 文 献 [1]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42-343. [2]周政贤,姚茂森.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贵阳:贵州人民科学出版社,1989:74-83,401-412. [3]陈继军,张旋,杨绍军,等.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报告[J].四川动物,2007, 26(4):826-830. [4]贵州动物志编委会.贵州脊椎动物分布名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79: 21. (责任编辑:夏剑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