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qióngdāng-yìjiān,lǎodāng-yìzhuàng原意为意志要越困厄越坚定,气概要越老越强壮。典出《后汉书·马援传》:“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人。他12岁时便失去了父母,靠三个哥哥抚养长大。马援从小就怀有大志向,哥哥们都认为他是奇才。他本来在颍川跟人学习诗书,但他的兴趣不在习诗作文上,而是向时任南阳太守的长兄马况请求去边郡打猎放牧谋生。马况见他态度坚决,就对他说:“你会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优秀的人才往往由于朴实无华而不引人注意,你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后来,马援在郡里做了小官。有一次,他奉命押送一批犯了重罪的犯人。马援同情这些囚犯,私自做主将他们释放,然后自己逃亡到甘肃,以种地放牧为生。由于他经营有方,发展到拥有牛马羊数千头,谷物满仓。但马援并不是那种满足于富裕生活的平庸的人,他的志向是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常对门下的宾客说:“大丈夫在世,应该有宏大的志向,处境越困穷,意志应更坚,年纪越老,豪气应更壮。”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证明自己并非守财奴,他将全部财产分散给了朋友兄弟、亲戚邻居等,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马援的确用他一生的经历证明了自己不愧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的大丈夫。 后人常用此典故来形容仁人志士不服老,不怕艰难困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志向与节操。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穷:困厄,不得志。益:越发,更加。困厄的时候,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年老的时候,精力应当越发旺盛。《后汉书·马援传》:“(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例】事关富民强省强国等事,决不可以“难得糊涂”来应对,无论在位与否,均应旗帜鲜明,采取各种形式予以关注……如东汉马援所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柏木《“看得淡”和“不糊涂”》) 又作〔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例】王勃的《滕王阁序》,笔力遒劲,文采飞扬,用事而不失于晦涩,对偶而不落于板滞,且其中不乏警句,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程郁缀《什么是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