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斫桂【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佳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释义】 传说月亮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因学仙有过失,罚令砍树,但树创随砍随合,总也砍不倒。后以此典形容月、桂树等。 【例词】 吴刚斧 吴刚斫 吴生玉斧 西河斫树人 斫桂 月中斫桂 桂魄 广寒丹桂 仙桂 月窟桂 蟾宫树 【用例】 〔蟾宫树〕 宋·姚述尧《点绛唇》:“玉叶金英,倩谁移下,蟾宫树。” 〔桂魄〕 唐·王涯《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吴刚斧〕 宋·杨万里《九月十五夜月》:“吴刚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月中斫桂〕 宋·李刘《鹧鸪天》:“月中斫桂吴夫子,定是长生不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