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说
故事小说以故事为结构的母体而写成的小说。小说是在说故事的基础上形成的。故事小说保留了最初阶段小说的特点。它以故事为中心来安排人物、事件、环境,按纵剖面的线索依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依靠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薄迦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都是故事小说。薄迦丘说:“虚构故事的美能够吸引哲学证明和辞令说服所不能吸引的听众。”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悲剧是行动的摹仿,主要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行动中的人”。这正是故事小说的审美观点。中国古典小说中,传奇、话本、拟话本,大都属于故事小说。宋代的“说话”艺术,为了吸引听众,总是以说故事为贯穿线索,因此话本小说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曲折生动,开头要交待背景,结尾须圆满解答,人物必讲清来龙去脉,故为一般市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宋、元时的讲史形成的章回小说,如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保持了故事性的特点,往往细针密线,有悬念,有巧合,有呼应,以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但短篇故事小说,因侧重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往往忽视人物性格的刻画,重事轻人,虽能扣住人物活动的时间链条,却缺乏人物活动空间的扩展,不重视典型细节,因此不利于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