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túshūɡuǎn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读者借阅的机构。
【图书馆】收集、整理、保管、传递和交流人类知识和信息,以供读者使用的文化机构或服务体系。由文献信息资源、读者、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和设备诸要素组成。可分为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等类型。 图书馆
图书馆收集、整理、保藏、传播文献的文化机构。图书馆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藏书之所。据文献记录和考古发现,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国王就在宫廷里建立了图书馆。在我国,殷代保存甲骨、卜辞的处所就是图书馆的萌芽。汉代以前就有了图书馆,称为藏书室、藏书楼,直到1910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图书馆时,才开始采用“图书馆”这一名称。现代图书馆具有传递科学情报、进行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职能。我国图书馆的类型主要有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农村及街道图书馆(室)等。 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某种活动的场所:园地 诗的园地:诗囿 诗文的园地:词园 公共活动场所:馆(博物~;图书~) 宫(少年~;文化~) 院(影~;道~) 施展本领的地方:用武之地 雅人名士清谈的场所:沙龙 争夺名利的场所:名场 名利场 声利场 追逐名利的场所:长安道上 争竞逐胜的场所:角逐场 集体活动较大的场所:场(广场;运动~) 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活动处所:场子
另见:活动1 娱乐 玩耍 活动的人
图书馆tú shū guǎn搜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1623年,艾儒略在《职方外纪》(卷之二)中,最早将西方图书馆概念引进中国。他称图书馆为“书院”:“其都会大地皆有官设书院,聚书于中,日开门二次,听士子入内抄写诵读,但不许携出也。”◇书库、书馆、阅书馆、书籍馆、典籍院、藏书院、藏书处、藏书楼、藏书舍。图书馆曾经还写作“圕”。“图书馆”这词的出现比较晚,如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余记》:“图书馆有元本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