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学士借指有声望的文人。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 “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旧唐书·元万顷传》: “时天后讽高宗广召文词之士入禁中修撰,万顷与左史范履冰,苗神客,右史周思茂、胡楚宾咸预其选,前后撰《列女传》……《乐书》等凡千余卷。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 ‘北门学士’ 。” 唐代刘祎之、元万顷等在翰林院草拟制书、参与朝政时,常从宫廷北门出入,当时被人们称为 “北门学士” 。
北门学士出入北门的学士。形容人暗受重用。唐太宗时,常常召一些学士草制章程,但没有给他们任何名号。高宗乾封以后,诏令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人,参加文诰(gào)诏书的修撰工作,还让他们参与朝政,削弱宰相的权力。当时,翰林院在银台以北,他们常常从皇宫北门出入。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北门学士。(见《新唐书·文艺上·元万顷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