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
范文 | 李林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端,论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构建,提出构建原则,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三个维度阐述构建措施,以有效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多元化评价 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159-02 体育与健康是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唯一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这导致其在评价体系建设上缺乏横向参考对象,容易陷入“极端化”的状态。尤其在高中阶段,一方面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考指挥棒”下没有明显的考核要求,容易导致评价体系泛化、组织形式形式化,无法真正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挥监管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准备报考体育院校的高中学生在教学评价上又呈现出过度单一,教师过度地强调体育训练成绩,易造成学生身体健康出现潜在隐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以下简称:《体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这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即所构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依据“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两个维度展开。《体育标准》中明确表示:“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进一步细分了“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要求,旨在促进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多元化评价”视域展开研究,探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措施。 一、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目标科学化原则。依据《体育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相关设定,构建多元化评价在整体上应满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的设定,在具体目标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高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上的需求,针对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的学生设定阶段性目标,并进一步完善各阶段教学计划、保障彼此之间的衔接。其中,“运动能力”从高一到高三的评价标准设计,应该遵循“总低到高、从少到多”的原则,即不断加大训练强度、丰富体育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多项体育素养展开多元化评价;“健康行为”从高一到高三的评价标准设计,应遵循“从具象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原则,即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的积累,建立系统的体育知识架构,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育品德”从高一到高三的评价标准设计,应遵循“保持核心、不断丰富”的原则,即通过体育精神、体育规则、体育道德等内容,提供多元化的评价要素。 (二)评价主体多样化原则。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价主体都是教师。诚然,体育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所给出的评价也相对客观、真实,但单一主体的评价形式必然会导致评价不够全面的现象,且特别容易忽略《体育标准》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相对而言,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原则下,教师、学生、家长、德育职能教师、专业评价小组等共同履行评价职责,可以确保从不同角度展开互评、自評、综合评价,如此一来能够更全面地发掘优点和提出不足。 (三)评价内容系统化原则。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但并不局限于此。《体育标准》将高中体育必修必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体能”和“健康教育”两大模块,在必修选学中进一步具体到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跳绳等),整个教学内容是十分庞大而系统的,据此在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也应该突出“系统化”特征。 (四)评价方式适用化原则。结合“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同样存在多种类型,但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规避“一刀切”的硬指标形式,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评价方式,既要确保对学生的全面覆盖也要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既要满足客观公正也要兼顾人文情感。因此,评价方式的适用化原则,需要在多元化形态下运用辩证思维,普遍采用“不同评价结合”的方式,例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相对评估与绝对评估相结合”等。 (五)评价结果合理化原则。结合实践经验,很多高中体育教师都将“评价结果”等同于“考核结果”,将其作为下一步指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依据,却很少及时反馈给学生。评价结果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自我改进、获取进步,因此汇总之后应该及时分享给学生以及相关教育主体。例如,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反馈给德育教师,从体育侧面来发现学生在集体精神、拼搏意志等方面提升的可能性。 二、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措施 针对《体育标准》提出的多元化评价项目,在高中阶段的具体教育教学实施中,能够形成有效措施的主要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评价主体”。而“评价方式”虽然直接关系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改进,但在实践中并不具备多元主体参与的可行性,即高中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很难从整体层面对评价方式进行客观设计。同样,“评价结果”的价值取决于主观认知,在教师、学生两方面容易形成分歧,例如体育教师认为评价结果十分中肯,并存在进一步发掘潜力的可能性,而学生认为评价结果不符合自己的真实水平,因此也不适合纳入多元化评价构建序列。据此,以下沿着“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三个维度探讨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措施。 (一)评价目标视域下的多元化评价。主要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从“以方法为中心”向“以问题为中心”转型。直观上分析,“教育评价”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及相关的“底线思维”对教育对象实施的成就认定,这其中就必然要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的“利益冲突”。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出发点大多是为提升教学成绩而制订的,因此“以方法为中心”就不足为奇了,体育教育实施者寄希望于评价方法的丰富,以满足“多元化评价”的需求,这本身就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逻辑漏洞—— 无论多么丰富的评价方法,都是围绕着“体育教师”展开的,并未将评价意义聚焦在学生身上。对应地,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中,应该侧重“问题的发现与纠正”,因此多元化评价构建应围绕着“问题”为中心展开。例如,在“篮球教学”项目中,针对班级全体学生的篮球平均水平、中位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 第二,从“阶段体育评价”向“终身体育评价”转型。“终身体育”是近年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它旨在让学生在终身发展中具备良好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习惯,相应地在评价上也应该将“终身体育”纳入考虑范围。但现阶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都是围绕着“阶段性”展开的,如一学期、一学年、三学年等周期,由此形成的体育档案虽然具有价值,但学生脱离高中之后,能否继续发挥其价值就是未知数。因此,在多元化评价构建中,应该延长评价跨度,在相关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确保评价价值的延续性。 第三,从“一刀切式标准”向“分层教育标准”转型。客观上,学生个体在体育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占有天赋优势,在体育训练、竞赛、活动中表现得就较为优秀,而一些身体存在缺陷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处于“后进状态”,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很显然是不够公平客观的。因此,在构建多元化评价时,要注重分层教育策略的实施,可按照性别差异、水平差异、兴趣差异等设置不同的“评价门槛”。 (二)评价内容视域下的多元化评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这是一个正向逻辑过程。然而,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要素不止“评价”,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选择更加明显。基于学生体育学科的兴趣差异,在教学内容上也会呈现出巨大的分化状态,例如一些男生比较偏好球类、田径运动,而女生偏爱体操、舞蹈运动,这样一来多元化评价措施的构建,就要兼顾“差异性与统一性”的需要,换而言之,在教学评价中应注重“相对集体”形态下的评价标准设计。例如,一个班级中有 40 名学生,其中 20 名女生、20 名男生,这样可以按照性别差异划分为两个“相对集体”,在球类、田径体育教学评价方面,女生“相对集体”的评价标准应该整体低于男生;相反在舞蹈、体操等方面,男生“相对集体”的评价标准应整体低于女生。 同时,多元化评价构建还要注重“主观情感与客观公正”的平衡。结合差异性、统一性的设计,难免会出现“多元化评价是为了照顧后进学生”的质疑声音。应该明确指出的是,这种观念过于狭隘。根据《体育标准》的阐述,高中体育是“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中明确提出了“身心健康”这一概念。如果一味强调“客观公正”,那么学生的“主观情感”就容易被忽略,一些体育天赋不佳及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突发伤害、心情不佳等)的学生,就会在“客观公正”中受到心理伤害,这并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三)评价主体视域下的多元化评价。相对而言,评价主体视域下的多元化评价构建措施比较简单,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引入不同层次的“评价者”。在教育教学实施中,以体育教师为核心,还可以引入“德育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同时学生、家长及其他主体等均可纳入,前提是评价主体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及建议,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在具体实施中,可按照“知识评价主体”“技能评价主体”“情感评价主体”“终身发展评价主体”等形式设计。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构建,应严格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与“立德树人”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现实情况,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目标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同时,教师应深入反思“评价方法”的互动式构建,并在不同体育教学内容中灵活应用,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柔亮亮.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2]李清江.浅析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的措施[J].学周刊,2018(22) [3]佟彦宽.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中高效体育课堂[J].学周刊,2016(24) [4]周恩军,朱 晖.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性评价的措施[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 [5]王玉仙.试探多元评价对高中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 (责编 罗汝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