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运动汉字改革运动之一,是我国人民自觉倡导拼音文字的第一场运动。兴起于1892年,这一年卢戆章用自己设计的近似于拉丁字母的字母形式出版了一本厦门方言的拼音课本叫《一目了然初阶》,又叫《中国切音新字厦腔》。从此人们遂把早期的汉字改革运动称为切音字运动。1906年卢氏又设计了一套汉字笔画式的“中国切音字母”,用来拼写官话和方言。从《一目了然初阶》的出版到辛亥革命的20年间,全国共出现了个人方案28种。这些方案的字母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汉字笔画式,有14种方案采用;二是速记符号式,有5种方案采用;三是拉丁字母式,也有5种方案采用。1900年王照创制最早的汉字笔画式字母“官话合声字母”,形成切音字运动的主流和高潮。王照之后,劳乃宣在官话合声字母的基础上补充方言字母,制订方言方案,统称“合声简字”,主张“以方言为阶梯,以官音为归宿”。切音字运动在我国汉字改革运动史上是一个重要阶段,为我国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