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机制

张楠
摘 要 网络社会是基于现代媒介技术和一定的目的自觉建立起来的,是开放的、交互的、自由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基于网络社会产生,在某一网络群体极化事件形成的过程中,多方因素对其进行推动和影响,使得某一观点和态度不断强化,达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水平。
关键词 网络社会;意见环境;群体极化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36-02
“群体极化”在形成之初,其群体成员就即有某些偏向,这种倾向在群体成员所共同营造的意见环境中得到了不断的发酵和强化,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不断移动,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极端观点。网络媒体使得这种发酵和强化进一步加速扩大,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本文将对促成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各个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 网络群体极化概述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上网的成本在不断地降低,手机的普及更使得上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这样的高易获取度和低成本换来的却是海量信息的获取,这就使得网络对公众有一定的吸引力,2017年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中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如此庞大的网民规模使得网络社会得以形成,网络社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同样的,网络社会是“网民”相互交往的产物,而其社会成员就是活跃在网络中的网民们。
在网络社会中,因个体的特性或是某一社会事件的激发,会形成网络群体。网络群体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物理世界存在的,通过网络来发展和联系群体成员,形成网络群体,比如“艾滋病网络群体”,还有一种是通过网络形成的新群体,这两种情况下的网络群体都可能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因为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因素等原因原已存在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通过网络群体的作用不断得到加强,最终使得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正常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甚至对现实社会中的人或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1)由头事件。反常性的事件能够刺激人们的正常认知,人们对于反常性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关注的兴趣,也有发表评论的兴趣。事件的反常性使得事件引起网民的注意,而事件中与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形成冲突的因素,则会使网络群体成员的对事件的态度倾向初步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之初一般都会有事件由头,比如白百何出轨门事件,白百何一向以活泼开朗的人设赢得演艺界的口碑,而其家庭美满也是演艺界的佳话,再加上其公众人物的身份,白百何的出轨具有绝对的反常性,“出轨”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为众人所鄙夷的,所以团体成员将会持有的偏向显而易见。
2)刻板印象及价值观念形成既定倾向。刻板印象是指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逐渐形成的经验所致,使得人们对某些事物具有比较固定的且极具概括性的看法。这种刻板印象会使人在面对一些情况时忽视差异性,不去进行具体的判断和批评,直接形成某种倾向,这种倾向会先入为主,影响其他人的判断。比如在华南虎伤人事件中,“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任性女人”这一刻板印象使得网民的偏向一边倒,事件中受害者遭到了网民的讨伐和谩骂。价值观念会在第一时间影响我们的判断,“辱母案”中我们很容易偏向于辱母者应受到惩罚,“马蓉出轨”事件中我们第一时间更倾向于对马蓉的批判。
“群体成员”一开始即有的倾向是在群体极化形成的前提,只有这种倾向存在,才能够在讨论中被不断加强,而刻板印象和价值观念是导致这种倾向形成的重要因素。
3)网络平台匿名性与开放性并存。网络中的个体一般情况下都是分散的结点,个体与个体之间并不全然相知,在现实生活中也分散在不同的阶级和团体中,具有不同的身份。网络给个体提供的是私人的、幽暗的流动空间,如果本人不愿意,私人浏览的网页内容和发表的评论不会全然的暴露在“熟人”面前,这就使得个体会相对放松,但在网络空间中,其意见的表达却是公开表达。
网络平台具有匿名性,每个网民都躲在电脑或手机屏幕的背后,不用担心被指责的对象对实施即时的打击报复,所以个体在这样相对安全的意见表达环境中就会放松警惕和戒备,在允许的界限内随意发表评论和看法,甚至使用粗俗的语言进行批评和人身攻击,众多带有既定倾向的网络中的个体在网络中进行互动讨论,形成网络群体,而他们的批评和谩骂就会形成一种网络暴力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个体的言论发表更加肆无忌惮,无所畏惧,“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给了他们这种观点即是正义的假象。
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虽然个体在电子设备之后,但其在网络中留下的痕迹并不是全然无迹可寻的,当网络中庞大的群体共同针对某一人或团体时,这庞大的群体中不乏有“技艺”过硬的,他们会利用各自不同的技能,对被针对的对象的信息进行搜索和整合,将声讨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影响到现实中的个人或团体,使个人受到实际的迫害、或使团体做出某方面的妥协。
4)“义愤”起到推动作用。“义愤”在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义愤”是指是因个体认知中的正义被违背而激发的愤怒以及对非正义的事情愤慨。在网络中,这种“义愤”被极致的表达,在网络平台中,对于有违价值观念的人或事,从来都不缺站在道德层面对其进行批判的网友,2006年火爆网络的“铜须门事件”中,“义愤”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2006年4月12日,《魔兽世界》中的一位玩家“锋刃透骨寒”在网上曝光其结婚6年的妻子和游戏公会会长“铜须”发生一夜情出轨行为,并且公布了“铜须”与其妻子“幽月儿”的聊天记录以及“铜须”的QQ号。“出轨”这一行为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是绝对“非正义”的,当这样的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事件发生时,人们很容易转换自己的角色,认为自己是代表正义的一方,为“锋刃透骨寒”打抱不平,义愤填膺。事情一经曝光之后,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道德义愤推动着网民们对这对“奸夫淫妇”的声讨。并且很快“铜须”的真实身份被曝光,其所在学校燕山大学及其家人朋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骚扰。在“铜须”进行了声明之后这些声讨和谩骂仍在继续,偏激的反对行动也未有减少。
5)群体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网络群体的内部关系与压力,对于主流意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和压力不仅会影响到个体发表什么样的意见,如何发表意见,也会影响到一个群体内部主流意见的走向。在由头事件被曝光之后,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即定倾向,会形成不同的网络群体,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所致,持有某一倾向的人占大多数,例如在“铜须门事件”中,对“铜须”持有否定和批判态度的人占大多数,所形成的网络群体中的个体会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是在“伸张正义”,当群体认同感产生时,个体的态度和意见将与整体有意识的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某种倾向得到进一步加强。
除此之外,趋同心理也在推动着网络群体极化,当网络中大多数人都持有某种观点时,就会产生一种意见压力,虽然网络平台具有匿名性,但是一些个体仍然会因为害怕被孤立或者被疏远而表现出对大多数意见的沉默、中立、放弃、顺从的态度,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派且自己不占优势的时候,便不表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当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后期,就算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已不能对群体极化的形成有实质性的影响,不会撼动主流意见,这就导致了完全一边倒的对当事人或事件的批判的声讨。
3 结束语
网络群体极化一旦形成就很难平息,因为在群体成员“商议”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地朝偏向的方向移动,极端的观点已经形成,并且这一观点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容易被撼动。随着群体极化的形成,话题的热度不断上升,引来更多人的围观新加入的成员因为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的影响,大多数也会选择加入已经占据主导位置的观点。群体极化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对于个人或团体的线上声讨使得线下的个人或团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1):13-21.
[3]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48-151.
[4]唐遠清,程子豪.网络群体极化的社会心理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7-06.
[5]吕林.网络舆论极化现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相关文章!
  • “十二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研究

    杨阔?张文红【摘 要】 “十二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猛发展,数字出版研究成为出版研究领域的重点。这一时期数字出版研究的热点主要集

  • 新闻策划让新闻报道深一度

    王琼<br />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纸媒的传播优势不再是以快取胜,而是走上深度报道之路。一篇社会关注度高的题材以深度报道的形

  • 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心理接受

    王亚茹 宁晓晓<br />
    <br />
    <br />
    <br />
    摘 要 研究对大学生关注新媒体公众平台号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重点关注调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