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文化自信教育

    冯荣国

    摘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定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文化自信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可以为民族繁荣注入强劲的動力。所以,文化自信教育成为当前各学科关注的重点。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有何意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文化自信教育的渗透呢?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意义

    古语有云:“欲人勿疑,必先自信。”自信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持久力量,而文化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融入国际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话语、价值认同、人文性格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西方文化霸权主义逐渐抬头。受多种文化影响,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低。保护好传统文化,呼唤传统文化回归,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唤。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和借鉴功能,文化教育历来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课程中包含丰富的文化素材,历史新课标也要求“从历史角度认知中国国情,培养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可以滋养学生的心灵,还可以增加历史教学的活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自信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使他们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中的文化素材

    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其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编写的,虽然内容以结论性、评价性的论述为主,但对文化的整体阐述和构建是非常科学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根本,就文化自信教育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整合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素材,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文化自信教育。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吃透教材,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确定“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分析儒家思想的影响,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让学生了解传统思想文化发展情况”的单元文化教学目标。然后,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搜集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资料,介绍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成就,讲述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并以明清思想文化为重点,讲述时代发展对思想家的影响,使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有所了解,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所以辉煌灿烂,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融合各种思想流派的观点,树立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

    文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历史是过去的事,由于年代久远,因此学生很难对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和结论有强烈的认同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如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京剧片段,如《铡美案》《三岔口》选段,或者利用PPT展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戏曲和书画艺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然后,利用徐悲鸿字画拍出天价的新闻,讲述传统书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社会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借助于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问题是思考的开端。人们认识的提高,起源于问题的产生,落脚于释疑解惑。可以说,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过程,本就是一个发现、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认识的过程。鉴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能力,管窥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这就要求教师巧用问题来教学,借助于问题链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促使学生在深层思考中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如学习《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时,在讲述有关长征的知识时,教师要详细讲解长征精神的内容,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和给出以下问题的答案:长征是一场被动但伟大的战略转移,在长征路上,共产党人面临着哪些风险和挑战?虽然困难重重,却也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反映了革命前辈们乐观自信的精神,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然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探讨长征精神所蕴含的革命智慧和斗争勇气,提高对长征文化的认识,激发自信心和前进的勇气。

    4.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

    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素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要以过去发生的文化事件为主要参考对象。但是,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文化素材非常多,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素材也丰富多样,许多文化素材对文化事件的描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可靠途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让学生借助于史料辨别历史真伪、探究文化原貌。如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许多学生很容易形成单一思维和文化自卑及防御心理,认为中国贫穷又落后,所以才“挨打”。落后就要挨打是真的,但历史具有复杂性,清朝的落后主要是思想和政治落后,而清朝经济实力还是很强的。对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如英国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数据,让学生思考英国挑起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并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中外文明冲突的后果,客观地看待问题,直至扬善抑恶,得出正确结论。

    三、结语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历史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担起文化育人重任,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为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菡.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2]顾冬建.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曹永哲.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83184.

相关文章!
  • 北师大版《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李洋一、教学内容分析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等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方程概念的本质是沟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已知量,求出未知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为宅家抗“疫”添上一抹“香”

    包雯雯“老师,隔着屏幕都闻到香啦!!!”听着我念“金乡猪蹄”的下水文,消息栏出现了有键的话,三个感叹号赫然在目,叫人忍俊不禁。“喜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