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研究
[提 要]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发展趋势有:自我责任感有所强化;集体责任感有所淡化;社会责任感有所缺失。基于上述状况,采取以下对策:改进教育理念,转变思想认识;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深度广度;改善教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社会实践,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完善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使高职学生在勤勉学习和不断奋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颜思为(1984—),女,江西传媒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46)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研究”(18JS22)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他人,自然,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看法,情感和信仰,以及履行职责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切实把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多数高职学生将学习专业技能放在第一位,而在道德修养培养上呈现出逐渐淡化的倾向,出现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现象。因此,在高职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好知识、增长技能,而且需要加大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加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紧迫性
(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青年寄予厚望。新时代的青年是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柱。高职学生作為青年一代,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责任,特别是面对困难和障碍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是非曲直要坚决维护公平正义,为祖国的安宁和谐发展竭尽所能。
(二)是创造良好社会潮流的必然要求
社会风尚是指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尊重和弘扬的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包括文化观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心理等,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尤其是高职学生群体中开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主动与错误的思想观念作斗争。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加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需要大批能够承担民族复兴责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高职学生只有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才能更加勤奋地学习知识本领,成为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可以说,加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促进当代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二、当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趋势
(一)自我责任感有所强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高职学生的个体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在获奖、就业、爱情等切身利益方面,多数人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勤奋学习,珍惜生命,担负起自我的责任。可以说,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自我责任感的认识更加清晰、更为理性。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一些人对个人利益得失过于看重,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功利性;有些人过于看重个人感受,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感受,情绪化倾向较为突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
(二)集体责任感有所淡化
在学校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集体的概念更多地体现在学校、班级、学习小组、寝室等方面,这些是他们对于集体概念的初步理解。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高职学生由于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较好地融入自己的班集体,对班级各项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而是更多地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活动。在与一些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内心对集体责任感、荣誉感非常认同,但在实际行动中仍然倾向个人感情、个人情绪的选择,而忽视集体责任感的培养。
(三)社会责任感有所缺失
在教学中发现,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高职学生过于看重自身利益,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在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参与上不够积极、不够主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予以认真引导。
三、加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思考
(一)改进教育理念,转变思想认识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校教师要以深厚的感情、创新的思维、广阔的视野、自律的人格来要求和衡量自己,通过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加强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将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相结合,加强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教育,进一步引导高职学生的责任感真正渗透到血脉深处。二是充分发挥学校辅导员的助推作用。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管理者、引导者。关注和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就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引导作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成为学生的朋友,将爱国主义、社会公共道德和感恩教育融入于每一次班会、每一次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责任主题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深度广度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宣传栏开设一批文化专栏,邀请道德模范现场宣传典型事迹,以先进典型为引领示范,促进高职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情感认同;组织社会责任感的各类比赛活动,利用好第二课堂,营造强化责任意识的浓厚氛围。二是开设国学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高职学生保持应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以国学温润心灵。三是做好媒体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结合专业课程实际,挖掘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创作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歌曲,拍摄一批革命专题片,推出一批宣传片、微电影等,引导高职学生在参与创作和欣赏高水准的影视作品的同时接受社会责任感教育,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改善教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是创新教学方法。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播放爱国歌曲和主旋律电影,运用好中国好人、江西好人和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创新教学环境。利用高职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见所闻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会面对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设置模拟情境,再现身边所发生的事件,由学生扮演角色参与,从而激发兴趣,引发分析思考。三是创新议题设置。主动设置议题,联系住房、教育、养老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真正懂得为何做、如何做。
(四)加强社会实践,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组织参观党史展览馆。充分发挥井冈山、瑞金等红色资源作用,通过组织体验式、互动式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斗争的艰难险阻,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二是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农村、企业等地方,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性。三是精心设置社会调查主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四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志愿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引导他们在照顾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关注环境保护的实践认知中,加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加强日常的督导,从严治校。教师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推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二是抓好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挖掘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方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四是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从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能力。
(六)完善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集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利用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事迹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责任感教育资源。三是宣传媒体要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报道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和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四是要积极为高职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五是完善社会、高校、家庭三者联动机制。加强社会、高校、家庭协同配合,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培养课程体系,健全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运行机制。
高职学生要在勤勉努力和不断奋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头开始,从身边小事开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陈东有,周森昆.航标: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读本)[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3]谭德礼,江传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4]徐海波.高职学生德育与价值观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5]李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6]居继清.立德树人视阀下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7]王越芬,商琳.当代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东北地区五所高校高职学生的实证调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4).
[8]艾四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9]黄四林,韩明跃.高职学生公正感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社会流动信念的中介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0]陈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95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8,(1).
[11]王闯.用新时代思想强化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新探[J].高教学刊,2018,(10).
[12]左红梅,冯建军.青少年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7,(2).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