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情景化教学
李平
摘要: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意义是深远的,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语感,还能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传统的教学形式往往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语文课堂的整体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境教学是教师为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而进行的多样教学的尝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富有情感的熏陶环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比较多,比如生活化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示范阅读教学情境等。本文将结合这些情境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是教师为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而进行的多样教学的尝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富有情感的熏陶环境,借助于外界物质利用多媒体、图片、短视频等,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情境教学是一种新时代教学的创新,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挑战,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的基本做法。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中,教师需要创设的情境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通过对生活精华的提炼和对生活细节的放大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让学生更容易走到书本中去、走的作者的心里去,还可以通过示范阅读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学
语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巨大的联系,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而进行的语文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语文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应坚持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感受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生活中寻找语文、体会语文,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在感悟中运用语文。为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会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成长。
例如,在讲《大自然的声音》时,笔者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做准备,笔者问学生自己印象中的大自然是什么场景,大自然有哪些声音,大自然的哪些声音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你陶醉的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大自然的声音能让你想到什么。在一步步的提问中,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在学生思考片刻之后,笔者说道:“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与大自然的声音有关,大家想不想见识一番,自己的所想是否与作者一致呢?”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所感所想,在经过学生的同意之后,让学生们开始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如此,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学习的极性较高,学习效率也事半功倍。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化情境
在语文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化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和学习兴趣,以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在各个行业,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图片、视频信息,可以帮助老师制作相关的课件,可以帮助学生们查阅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画面,等等。在这些灵动的画面中,学生的视觉注意力比较集中,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加。在语文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时,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们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与语文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难点,对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补充。
例如,在讲《去年的树》时,笔者先为学生创设了相关的动画视频,在视频中小鸟和大树相依为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大树与小鸟相互依靠,它们的情感有增无减。在动画视频中,老师构建出和谐的大自然画面。在学生认真观看的时候,笔者将画面暂停,询问学生:“你们觉得大树与小鸟的关系怎么样呢?”学生分组讨论后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大树与小鸟是和平的伙伴;有的学生说两者是最好的朋友,相互陪伴、相互依靠。在学生自由表达之后,笔者并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大家的想象力这么丰富,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去年的树》中是如何分析大树与小鸟的关系的。”话音刚落,学生们认真阅读起文本,并将有关的生字进行查阅和标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整体教学效果显著。
三、教师进行朗读创设阅读情境
情境教学的设计不是单独存在的,教师除了创设生活化和多媒体的教学情境之外,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其他情境的创设。当前,部分小学生面对与实际生活有差距的文本时,往往一看到题目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理解文本具有一定的阻碍。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示范,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感悟,体会笔者在文本中的情感表达。这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为学生理解文本做好了准备,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搭船的鸟》时,学生一看到这个文本题目就产生一定的疑惑:鸟怎么会搭船呢?会不会很难理解呢?带着这种学习心理,学生对閱读的兴趣不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笔者首先为学生进行了示范阅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学生认真聆听,并将文本中的重要字词加注了拼音。笔者进行示范阅读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抓住文本中笔者所要表达的重点去理解、去朗读课文,体会笔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笔者还采取了一定的竞争机制,教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讨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加上“感情”对课文进行朗读,最后选出代表进行阅读比赛。如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在各个小组反复的阅读体会中,学生们终于明白了文本中大自然的和谐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改革逐渐深化后,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只有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性,提升语文的学习效果,并升华学生的语文情感。但是,想要出现这样的教学画面,需要语文教师们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为语文课堂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多媒体化及阅读等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环境进行观察,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最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拥华.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学习情景创设研究[J].教师,2017(24):2121.
[2]刘呈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