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晚报立足品牌建设方能不惧挑战
张杰
【摘 要】纸媒如何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相结合,实现两促进两不误,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阵地的坚守与拓展,本文对此谈一些拙见。
【关键词】地市晚报 走转改 品牌建设
随着信息多源化,传播多渠道,新媒体运用手段不断丰富,纸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纸媒内部的不安与恐慌事件不断传出,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莫过于上海文新与解放报业的合并,《新闻晚报》停刊,数百人员被分流解聘。2013年全国纸媒广告收入总体下滑25%,有些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50%,寒气逼人,人心不稳。
纸媒就此走向灭亡了吗?我们承认报业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困难,但离灭亡还远。坚持自己的办报宗旨,加强群众观点和队伍建设,注重品牌的拓展与延伸,地市晚报就能够不惧挑战。
一、突出本地性,坚持三贴近,是群众路线的应有之意
1、树立为群众办报的思想,接地气才有人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论断。
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示为群众办报的思想。他在给解放日报改版所作的指示中明确说:要用更多的版面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斗争情况。要及时反映当地人民的主张与要求。对新华社的稿件可以不登,或做些修改后再登。突出了本地性与贴近性原则。
晚报界泰斗赵超构先生在创办《新民晚报》时曾说,我们办晚报就是成为日报的补充,将本地性、及时性与娱乐性相结合。为百姓立言,为百姓解忧,让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开门七件事后的第八件事。
《大江晚报》办报宗旨是“关怀民生,情系百姓”。从1996年办刊至今,十八年来立足当地植根群众,与江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家乡人逐渐形成了每天读家乡报的习惯。
办报初期8个版中有一半是本地新闻版,如今这个比例还是很高。在40个版面中每天都保有12个以上本地新闻版。江城百姓了解本地新闻首选的仍然是《大江晚报》。目前的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坚持用群众语言说话,身边人说身边事
身子沉下去,活鱼捞上来。用方言土语,多写现场短新闻,是新闻改革创新的命题,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深入“走转改”的应有之意。赵超构在任《新民晚报》总编辑时曾倡导新闻报道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说出了晚报新闻如何写,写些啥。
短些,就是文字浓缩而又精确,报道典型人、典型事,短文章通俗易懂。广些,就是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从言论到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儿女情,从科学知识到衣食新闻,总之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人们生活。软些,就是不要太“生硬”,灵活新颖,强调人情味和可读性,报纸贴近市民生活,使读者喜闻乐见。
《大江晚报》正是遵循平民、平实、平易的原则,放大生活细节,书写人生百态。让江城的市井故事,人情市况现诸报端,温暖了城市,记录了历史。
二、做好三件事,打好三张牌,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手段
1、围绕中心,打好民生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读懂一个报告—即政府工作报告。从中寻找出一年来的民生话题,提前策划,做出自己的特色。
今年芜湖市两会召开期间,《大江晚报》会前推出了“2014年我们的期待”专题,会后正值中小学校考试结束,为了提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宣传,让参与者重温学生时的记忆,我们组织了50人现场考试,老中青都有参与,成为宣传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次创新之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大江晚报》在新闻周刊上推出“践行群众路线 深入‘走转改”专栏,记者自带洗漱用品,吃住在农家,蹲点在工地,体验生活,写出了一批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我们还结合芜湖解放65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5周年,开展“春华秋实看发展百姓大篷车”等活动,带百姓到城市各个角落看看,亲身感受家乡的沧桑巨变,宣传改革成就,激发群众爱芜湖爱家乡的情怀。
2、爱传万家,打好温情牌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芜湖涌现出众多先进典型,在中国好人评选中,安徽候选人数最多,而芜湖又是安徽当选最多的城市。《大江晚报》全力宣传芜湖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内容24个字12个词以当地生动鲜活的事例进行了系统诠释。
2011年秋冬期间,芜湖沈巷镇农民大白菜滞销。《大江晚报》记者闻讯赶赴现场进行相关报道,呼吁全社会给予关注,有效地减少了菜农的损失。这个案例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认为这彰显了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
2012年、2013年夏天,酷热难当。《大江晚报》组织沿街商铺为过路人、环卫工送上一杯“爱心白开水”行动,感动了一座城市,为炎热的夏天送去了一份清凉。如今,“爱心白开水”已成为一个爱心品牌,不分春秋冬夏,城市沿街的社区和营业点都纷纷参与进来,为环卫工和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免费提供白开水、休息等服务。
《大江晚报》还在此基础上将爱心品牌升华,在社区版专门开辟了专栏“爱心驿站”,将爱心永远传递下去。这个专栏每周报道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捐赠,每一次都是参与者踊跃,在全社会弘扬了济贫扶困的中华美德。
3、以人为本,打好服务牌
坚持尊重群众的个体意识,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是大江晚报社采编人员的工作职责。
以大江义工队与社区工作站作为两个重要支点,常年开始服务活动。以年轻采编人员为主体的大江义工队,从2012年成立以来,已组织十多场进社区服务活动,为近5万市民免费提供了家电维修、教育、法律、医疗等服务。《大江晚报》由此荣获芜湖慈善奖、芜湖五一劳动奖状和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光荣称号。
分布在全市20个街道社区的《大江晚报》社区工作站是晚报与群众面对面接地气的重要一环,是《大江晚报》社区新闻的中枢。100多位通讯员也出自这里。“我的民情日记”、“做一天社区主任助理”、“寻找身边的雷锋”等精品专栏都发端于此。
资讯版上“贾贾聊天”、“吃嘛嘛香”专栏,两位主持人每天以拉家常的形式,用平实的语言,说天气,聊美味,服务性与可读性相得益彰。
当地主要超市的菜价、一些生活必需品等价格在晚报上也有专版体现,部分实现了“一报在手,信息全有”的服务功能。
三、强化品牌意识,拓展传播渠道,是群众路线的有力延伸
1、丰富与群众联系的渠道与手段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信息丰富,及时性与互动性强,但在新闻产品的深度报道上,纸媒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尤其在地市一级。这不仅是纸媒的权威性所决定的,也是因为地方性网站往往缺乏采访力量,当地新闻网站上的大部分本地重要信息都是来源于当地日报与晚报,当地影响力大的网站也是纸媒办的——因为它新闻源丰富,对新鲜本地资讯尤其是涉及重要政策的获取,都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正因为此,不断打造与挖掘品牌的内在价值,拓展传播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力,是群众路线的有力延伸。
《大江晚报》热线3838110,作为当地政府重要舆情窗口,是大江晚报社联系与服务群众重要手段之一。专人每天24小时值守,及时了解与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一些精品专栏“民声督办”“大江服”、“读者评分”、“记者调查”等不仅存在时间长,还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不断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拓展互动的渠道与手段。利用社区工作者QQ群、乐游会QQ群、大江义工队QQ群、大江晚报微博、微信、视频等公开的、半公开的、私密的传播渠道,多层次了解群众呼声与诉求,与群众的交流呈现出互动性、立体化、及时性与多层次。
2、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延伸性
好的品牌必须有好的渠道推广出去,才能产生效益与影响。在坚持做好发行,提升报纸覆盖率的同时,积极拓展传播渠道。通过新闻网和手机报,以《大江晚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及时将报纸的信息互动发布,满足看不到纸媒读者的需要;虽然没有发行量的增长,但影响力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要重点研究在新媒体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大江晚报品牌的影响力,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填补纸媒广告流失份额。
对一些未经书面许可转载《大江晚报》新闻作品的行为,加大版权追讨力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争取一些经济利益。
媒体有力量,是因有影响力。在巩固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前提下,不断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相关制度。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江晚报微博粉丝量的迅速提升,再造一个新的“大江晚报”。在现阶段,提升大江晚报微博的影响力不仅是纸媒信息多渠道的发展需要,也是对纸媒的反哺,为纸媒延伸发展尝试新手段与新途径。
利用新闻网的网络平台,建立商务平台,与发行部门合作开展物流快递业务,挖掘渠道作用,提升发行员的收入。
《大江晚报》乐游会已成为晚报的重要品牌,可利用其QQ群的沟通与互动作用,建设旅游信息发布平台,进而成立旅游公司。
每一个媒体人都是一个新闻源,都有能力成为一个“群主”、“版主”,影响和集聚一批人。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时代,充分调动每个采编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重要。这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为我所用的实际社会资源。
地市晚报在发展的进程中,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就像晚报在创刊之初不惧省级晚报的围困一样,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我们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不断强化群众观点,坚持晚报大众化本地化的办报宗旨,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将群众当作新闻的主角,想群众所思,为群众立言,为群众解忧,我们一定可以攻艰克难,渡过冬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作者:大江晚报总编室主任)
责编:周蕾
【摘 要】纸媒如何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相结合,实现两促进两不误,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阵地的坚守与拓展,本文对此谈一些拙见。
【关键词】地市晚报 走转改 品牌建设
随着信息多源化,传播多渠道,新媒体运用手段不断丰富,纸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纸媒内部的不安与恐慌事件不断传出,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莫过于上海文新与解放报业的合并,《新闻晚报》停刊,数百人员被分流解聘。2013年全国纸媒广告收入总体下滑25%,有些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50%,寒气逼人,人心不稳。
纸媒就此走向灭亡了吗?我们承认报业的发展确实遇到了困难,但离灭亡还远。坚持自己的办报宗旨,加强群众观点和队伍建设,注重品牌的拓展与延伸,地市晚报就能够不惧挑战。
一、突出本地性,坚持三贴近,是群众路线的应有之意
1、树立为群众办报的思想,接地气才有人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论断。
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示为群众办报的思想。他在给解放日报改版所作的指示中明确说:要用更多的版面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斗争情况。要及时反映当地人民的主张与要求。对新华社的稿件可以不登,或做些修改后再登。突出了本地性与贴近性原则。
晚报界泰斗赵超构先生在创办《新民晚报》时曾说,我们办晚报就是成为日报的补充,将本地性、及时性与娱乐性相结合。为百姓立言,为百姓解忧,让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开门七件事后的第八件事。
《大江晚报》办报宗旨是“关怀民生,情系百姓”。从1996年办刊至今,十八年来立足当地植根群众,与江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家乡人逐渐形成了每天读家乡报的习惯。
办报初期8个版中有一半是本地新闻版,如今这个比例还是很高。在40个版面中每天都保有12个以上本地新闻版。江城百姓了解本地新闻首选的仍然是《大江晚报》。目前的发行量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坚持用群众语言说话,身边人说身边事
身子沉下去,活鱼捞上来。用方言土语,多写现场短新闻,是新闻改革创新的命题,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深入“走转改”的应有之意。赵超构在任《新民晚报》总编辑时曾倡导新闻报道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说出了晚报新闻如何写,写些啥。
短些,就是文字浓缩而又精确,报道典型人、典型事,短文章通俗易懂。广些,就是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从言论到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儿女情,从科学知识到衣食新闻,总之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人们生活。软些,就是不要太“生硬”,灵活新颖,强调人情味和可读性,报纸贴近市民生活,使读者喜闻乐见。
《大江晚报》正是遵循平民、平实、平易的原则,放大生活细节,书写人生百态。让江城的市井故事,人情市况现诸报端,温暖了城市,记录了历史。
二、做好三件事,打好三张牌,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手段
1、围绕中心,打好民生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读懂一个报告—即政府工作报告。从中寻找出一年来的民生话题,提前策划,做出自己的特色。
今年芜湖市两会召开期间,《大江晚报》会前推出了“2014年我们的期待”专题,会后正值中小学校考试结束,为了提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宣传,让参与者重温学生时的记忆,我们组织了50人现场考试,老中青都有参与,成为宣传政府工作报告的一次创新之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大江晚报》在新闻周刊上推出“践行群众路线 深入‘走转改”专栏,记者自带洗漱用品,吃住在农家,蹲点在工地,体验生活,写出了一批有血有肉充满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我们还结合芜湖解放65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5周年,开展“春华秋实看发展百姓大篷车”等活动,带百姓到城市各个角落看看,亲身感受家乡的沧桑巨变,宣传改革成就,激发群众爱芜湖爱家乡的情怀。
2、爱传万家,打好温情牌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芜湖涌现出众多先进典型,在中国好人评选中,安徽候选人数最多,而芜湖又是安徽当选最多的城市。《大江晚报》全力宣传芜湖好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内容24个字12个词以当地生动鲜活的事例进行了系统诠释。
2011年秋冬期间,芜湖沈巷镇农民大白菜滞销。《大江晚报》记者闻讯赶赴现场进行相关报道,呼吁全社会给予关注,有效地减少了菜农的损失。这个案例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认为这彰显了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
2012年、2013年夏天,酷热难当。《大江晚报》组织沿街商铺为过路人、环卫工送上一杯“爱心白开水”行动,感动了一座城市,为炎热的夏天送去了一份清凉。如今,“爱心白开水”已成为一个爱心品牌,不分春秋冬夏,城市沿街的社区和营业点都纷纷参与进来,为环卫工和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免费提供白开水、休息等服务。
《大江晚报》还在此基础上将爱心品牌升华,在社区版专门开辟了专栏“爱心驿站”,将爱心永远传递下去。这个专栏每周报道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捐赠,每一次都是参与者踊跃,在全社会弘扬了济贫扶困的中华美德。
3、以人为本,打好服务牌
坚持尊重群众的个体意识,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是大江晚报社采编人员的工作职责。
以大江义工队与社区工作站作为两个重要支点,常年开始服务活动。以年轻采编人员为主体的大江义工队,从2012年成立以来,已组织十多场进社区服务活动,为近5万市民免费提供了家电维修、教育、法律、医疗等服务。《大江晚报》由此荣获芜湖慈善奖、芜湖五一劳动奖状和安徽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光荣称号。
分布在全市20个街道社区的《大江晚报》社区工作站是晚报与群众面对面接地气的重要一环,是《大江晚报》社区新闻的中枢。100多位通讯员也出自这里。“我的民情日记”、“做一天社区主任助理”、“寻找身边的雷锋”等精品专栏都发端于此。
资讯版上“贾贾聊天”、“吃嘛嘛香”专栏,两位主持人每天以拉家常的形式,用平实的语言,说天气,聊美味,服务性与可读性相得益彰。
当地主要超市的菜价、一些生活必需品等价格在晚报上也有专版体现,部分实现了“一报在手,信息全有”的服务功能。
三、强化品牌意识,拓展传播渠道,是群众路线的有力延伸
1、丰富与群众联系的渠道与手段
虽然新媒体发展迅猛,信息丰富,及时性与互动性强,但在新闻产品的深度报道上,纸媒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尤其在地市一级。这不仅是纸媒的权威性所决定的,也是因为地方性网站往往缺乏采访力量,当地新闻网站上的大部分本地重要信息都是来源于当地日报与晚报,当地影响力大的网站也是纸媒办的——因为它新闻源丰富,对新鲜本地资讯尤其是涉及重要政策的获取,都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正因为此,不断打造与挖掘品牌的内在价值,拓展传播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力,是群众路线的有力延伸。
《大江晚报》热线3838110,作为当地政府重要舆情窗口,是大江晚报社联系与服务群众重要手段之一。专人每天24小时值守,及时了解与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一些精品专栏“民声督办”“大江服”、“读者评分”、“记者调查”等不仅存在时间长,还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不断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拓展互动的渠道与手段。利用社区工作者QQ群、乐游会QQ群、大江义工队QQ群、大江晚报微博、微信、视频等公开的、半公开的、私密的传播渠道,多层次了解群众呼声与诉求,与群众的交流呈现出互动性、立体化、及时性与多层次。
2、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延伸性
好的品牌必须有好的渠道推广出去,才能产生效益与影响。在坚持做好发行,提升报纸覆盖率的同时,积极拓展传播渠道。通过新闻网和手机报,以《大江晚报》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及时将报纸的信息互动发布,满足看不到纸媒读者的需要;虽然没有发行量的增长,但影响力却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要重点研究在新媒体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大江晚报品牌的影响力,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填补纸媒广告流失份额。
对一些未经书面许可转载《大江晚报》新闻作品的行为,加大版权追讨力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争取一些经济利益。
媒体有力量,是因有影响力。在巩固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前提下,不断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相关制度。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江晚报微博粉丝量的迅速提升,再造一个新的“大江晚报”。在现阶段,提升大江晚报微博的影响力不仅是纸媒信息多渠道的发展需要,也是对纸媒的反哺,为纸媒延伸发展尝试新手段与新途径。
利用新闻网的网络平台,建立商务平台,与发行部门合作开展物流快递业务,挖掘渠道作用,提升发行员的收入。
《大江晚报》乐游会已成为晚报的重要品牌,可利用其QQ群的沟通与互动作用,建设旅游信息发布平台,进而成立旅游公司。
每一个媒体人都是一个新闻源,都有能力成为一个“群主”、“版主”,影响和集聚一批人。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时代,充分调动每个采编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重要。这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为我所用的实际社会资源。
地市晚报在发展的进程中,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就像晚报在创刊之初不惧省级晚报的围困一样,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我们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不断强化群众观点,坚持晚报大众化本地化的办报宗旨,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将群众当作新闻的主角,想群众所思,为群众立言,为群众解忧,我们一定可以攻艰克难,渡过冬天,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作者:大江晚报总编室主任)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