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型罪犯元认知特征研究
刘丹福 张璐 宗焱
摘 要 本研究依据目前先进的元认知评估工具对暴力型罪犯进行元认知特征评估,并且力图作为在CBT和ACT的技术指导下对暴力型罪犯认知行为矫正的依据,实现循证矫正,科学矫正。
关键词 暴力型罪犯 元认知 再犯罪 风险
作者简介:刘丹福,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罪犯心理矫治;张璐、宗焱,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98
一、引言
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自我监督、计划与调节,元认知使个体能够控制和重组自身的认知,在思维的自我调节、学习及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控个体做出适应性的策略选择,从而完成行为和达到目标。近年来,多国科研工作者和元认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项研究在元认知特征、元认知对认知策略选择的影响、元认知的心理干预技术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在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和学科学习领域做研究,而尚未触及对罪犯这个特殊的群体。
2000年以来,我国犯罪率以每年大约18%-20%的速率增长,其中1/3为暴力犯罪,目前的相关研究都试图从人格上的差异将暴力型罪犯与守法者机械区分开来,但是,在暴力型罪犯一群内部, 还存在着除了人格以外的重要因素,而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新进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罪犯在监狱内行为的改变没有产生适应性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即没有产生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检测,那行为的改变是短暂的或者应景的。这样的由潜意识产生的固化的对外界事物的僵化的、习惯的、暴力的模式,势必在另外的有“扳机点”的情境中再次诱发,从而产生再犯罪的风险。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暴力型罪犯元认特征,利用元认知理论从更深层中探究行为人再犯罪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元认知和认知行为矫正的方法,以指导罪犯改造,评估改造质量,预测再犯罪发生可能性,减少再犯罪,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评估四川地区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特征是否在某些因素方面存在共性,其呈现什么样的特征;(2)讨论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敢于和矫正的方法,降低暴力型罪犯的在犯罪风险。
(一)被试
在四川省省内抽取了5个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川北监狱、雅安监狱、川西监狱、阿坝监狱、荞窝监狱),每个监狱抽取暴力型犯罪的罪犯200-300名(因罪犯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可能出现废卷,所以抽样尽量比计划的多一点),共确定被试1100名,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14份。
(二)研究材料
1.自编人口学资料问卷。
2.元认知问卷(McQ-30)。
此问卷以自我调节执行功能模型为理论基础,评估与情绪障碍有关的元认知思维内容。采用自评的方式对自己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评估。修订版共30个项目,5个分量表,分别是;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积极信念、失控和危险感、对思维控制的需要,通过五个维度来评定个体的元认知水平,各分量表及总分分数越低说明元认知水平越高,反之。该问卷采用4点评分,总分范围30-120分。Wells等人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该问卷还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聚合效度。
3.AAQ-2+CFQ+VQ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认知融合问卷,价值问卷合编) 。
(三)研究程序
有课题组成员亲自到每一个监狱进行问卷施测,利用罪犯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进行测量,分为小班制测量,每个班50-60人;施测时利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对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罪犯,进行口头念题目,他们作答后进行记录。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元认知问卷(McQ-30)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呈现
本调查研究显示,调查的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总分达到了82.25的高分值(得分越高说明元认知水平越低),标准差为12.35,与已有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一比较, 可见次分数明显高于已有研究中正常控制组人群的平均分数77.46,仅低于已有研究中抑郁病人组的分数83.10,可见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是低于普通人群的,这个结果和我们的研究假设是相吻合的。
(二)罪犯年龄和元认知水平有明显的相关
本组调查数据显示,暴力型罪犯群体(成年罪犯)中,年龄与MCQ30总分以及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需要都呈正相关,充分证明了成年罪犯群体中,年龄越大的,元认知水平越低,在认知自信、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能力上都越低,这也和我们之前的研究假设相吻合。
(三)刑期与认知融合、VQO有明显的相关
暴力型罪犯群体中刑期长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犯罪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程度,本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认知融合呈负相关,刑期和认知融合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是指人们的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的倾向,是心理僵化的表现, 认知融合的反面被称为认知解离( cognitivedefusion),而本研究也显示暴力型罪犯中,罪刑越严重的罪犯在认知融合上的得分越低,这看起来似乎和常识刚好相反,而这个数据也恰好证实,在生理层面,解离(融合的反面)幫助了实施暴力犯罪者,大脑皮层被唤醒激活的程度低于常人水平,经常通过伤害他人的以达到常人的唤醒水平。(Raine、Venables、William。1990),这和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是吻合的,也证实了我们之前的假设,为我们从元认知的角度对暴力型罪犯进行矫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研究结果对暴力型罪犯元认知矫正的启示
(一)提高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
调查研究显示,调查的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总分达到了82.25的高分值(得分越高说明元认知水平越低),与正常人群相比属于高分值,从这一结果来看,心理矫正工作者可以试图从提高暴力型罪犯的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积极信念、失控和危险感、对思维控制的需要这几个方面来提高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
在提升元认知水平上,将元认知知识转化为技能是培养的关键。在技能方面, 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示范。即更加细致全面的向个体展示元认知技能是如何在具体认知过程中发挥作用和价值的。二是强化操作。即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设计思维练习, 指导学习者主动的将认知过程中的监控、自我调节过程进行展示, 促进学习者加深理解和体验。
(二)关注年龄偏大者的元认知水平提升与再犯罪预防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暴力型罪犯群体(成年罪犯)中,年龄与MCQ30总分以及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需要等因素的得分都呈正相关,也就意味着年龄越大的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水平越低.所以在一线的罪犯心理矫治中,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提升年龄偏大的暴力型罪犯的认知水平以预防再犯罪。
摘 要 本研究依据目前先进的元认知评估工具对暴力型罪犯进行元认知特征评估,并且力图作为在CBT和ACT的技术指导下对暴力型罪犯认知行为矫正的依据,实现循证矫正,科学矫正。
关键词 暴力型罪犯 元认知 再犯罪 风险
作者简介:刘丹福,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罪犯心理矫治;张璐、宗焱,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98
一、引言
元认知(metacognition)指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自我监督、计划与调节,元认知使个体能够控制和重组自身的认知,在思维的自我调节、学习及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控个体做出适应性的策略选择,从而完成行为和达到目标。近年来,多国科研工作者和元认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项研究在元认知特征、元认知对认知策略选择的影响、元认知的心理干预技术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在各种年龄阶段的学生和学科学习领域做研究,而尚未触及对罪犯这个特殊的群体。
2000年以来,我国犯罪率以每年大约18%-20%的速率增长,其中1/3为暴力犯罪,目前的相关研究都试图从人格上的差异将暴力型罪犯与守法者机械区分开来,但是,在暴力型罪犯一群内部, 还存在着除了人格以外的重要因素,而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新进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罪犯在监狱内行为的改变没有产生适应性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即没有产生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检测,那行为的改变是短暂的或者应景的。这样的由潜意识产生的固化的对外界事物的僵化的、习惯的、暴力的模式,势必在另外的有“扳机点”的情境中再次诱发,从而产生再犯罪的风险。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暴力型罪犯元认特征,利用元认知理论从更深层中探究行为人再犯罪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元认知和认知行为矫正的方法,以指导罪犯改造,评估改造质量,预测再犯罪发生可能性,减少再犯罪,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1)评估四川地区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特征是否在某些因素方面存在共性,其呈现什么样的特征;(2)讨论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敢于和矫正的方法,降低暴力型罪犯的在犯罪风险。
(一)被试
在四川省省内抽取了5个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川北监狱、雅安监狱、川西监狱、阿坝监狱、荞窝监狱),每个监狱抽取暴力型犯罪的罪犯200-300名(因罪犯的文化水平差异大,可能出现废卷,所以抽样尽量比计划的多一点),共确定被试1100名,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14份。
(二)研究材料
1.自编人口学资料问卷。
2.元认知问卷(McQ-30)。
此问卷以自我调节执行功能模型为理论基础,评估与情绪障碍有关的元认知思维内容。采用自评的方式对自己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评估。修订版共30个项目,5个分量表,分别是;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积极信念、失控和危险感、对思维控制的需要,通过五个维度来评定个体的元认知水平,各分量表及总分分数越低说明元认知水平越高,反之。该问卷采用4点评分,总分范围30-120分。Wells等人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该问卷还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聚合效度。
3.AAQ-2+CFQ+VQ问卷(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认知融合问卷,价值问卷合编) 。
(三)研究程序
有课题组成员亲自到每一个监狱进行问卷施测,利用罪犯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进行测量,分为小班制测量,每个班50-60人;施测时利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对文化水平比较低的罪犯,进行口头念题目,他们作答后进行记录。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元认知问卷(McQ-30)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呈现
本调查研究显示,调查的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总分达到了82.25的高分值(得分越高说明元认知水平越低),标准差为12.35,与已有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一比较, 可见次分数明显高于已有研究中正常控制组人群的平均分数77.46,仅低于已有研究中抑郁病人组的分数83.10,可见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是低于普通人群的,这个结果和我们的研究假设是相吻合的。
(二)罪犯年龄和元认知水平有明显的相关
本组调查数据显示,暴力型罪犯群体(成年罪犯)中,年龄与MCQ30总分以及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需要都呈正相关,充分证明了成年罪犯群体中,年龄越大的,元认知水平越低,在认知自信、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能力上都越低,这也和我们之前的研究假设相吻合。
(三)刑期与认知融合、VQO有明显的相关
暴力型罪犯群体中刑期长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犯罪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程度,本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认知融合呈负相关,刑期和认知融合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是指人们的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的倾向,是心理僵化的表现, 认知融合的反面被称为认知解离( cognitivedefusion),而本研究也显示暴力型罪犯中,罪刑越严重的罪犯在认知融合上的得分越低,这看起来似乎和常识刚好相反,而这个数据也恰好证实,在生理层面,解离(融合的反面)幫助了实施暴力犯罪者,大脑皮层被唤醒激活的程度低于常人水平,经常通过伤害他人的以达到常人的唤醒水平。(Raine、Venables、William。1990),这和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是吻合的,也证实了我们之前的假设,为我们从元认知的角度对暴力型罪犯进行矫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研究结果对暴力型罪犯元认知矫正的启示
(一)提高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
调查研究显示,调查的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总分达到了82.25的高分值(得分越高说明元认知水平越低),与正常人群相比属于高分值,从这一结果来看,心理矫正工作者可以试图从提高暴力型罪犯的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积极信念、失控和危险感、对思维控制的需要这几个方面来提高暴力型罪犯群体的元认知水平。
在提升元认知水平上,将元认知知识转化为技能是培养的关键。在技能方面, 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示范。即更加细致全面的向个体展示元认知技能是如何在具体认知过程中发挥作用和价值的。二是强化操作。即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设计思维练习, 指导学习者主动的将认知过程中的监控、自我调节过程进行展示, 促进学习者加深理解和体验。
(二)关注年龄偏大者的元认知水平提升与再犯罪预防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暴力型罪犯群体(成年罪犯)中,年龄与MCQ30总分以及认知自信、认知的自我意识、失控和危机感、对思维的控制需要等因素的得分都呈正相关,也就意味着年龄越大的暴力型罪犯的元认知水平越低.所以在一线的罪犯心理矫治中,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提升年龄偏大的暴力型罪犯的认知水平以预防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