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的国际化视野
【摘 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关 键 词】科学纪录片;超级工程;悬念;逻辑推理;国际化视野
【作者单位】党丽霞,平顶山新闻与传播学院。
科学纪录片,简而言之就是包含科学知识、阐述科学原理、尊重科学本质的纪录片。在科学题材的纪录片当中,工程类纪录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纪录片往往需要从大型工程的设计开始跟拍,直至工程结束并且投入使用,拍摄才算完成。这其中涉及了建筑、地质、大气、水文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不仅对纪录片编创人员的学科知识有严格的要求,而且也对拍摄制作的硬件有苛刻的要求。正因如此,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拍摄不出顶尖的工程纪录片。国际范围内比较优秀的工程類纪录片是由美国拍摄并于2008年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上映的系列作品《伟大工程巡礼》。该系列共118集,每集50分钟,旨在记录全球最具野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是如何修建完成的。
国内工程类纪录片的突破始于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超级工程》系列,该系列是央视纪录片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个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高质量作品。在法国戛纳电影节的原创纪录片单元,其问询量一度超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了口味挑剔的海外片商的青睐。《超级工程》以代表世界尖端的工程作为选题,以不输于国际一流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影像声画质量作为支撑,迎合了全球化浪潮下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特殊语义场,即国际化语境下的纪录片大势。纵观中国本土纪录片,尤其是工程类科学纪录片,《超级工程》的里程碑意义更加凸显。
笔者选取《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三部作品来做对比研究,试图针对工程类科学纪录片中以悬念为引导、以逻辑推理为主体的叙事模式和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借鉴和突破来阐明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视野。
一、节奏的奥秘:悬念
探索频道亚洲公司制作部总监维克兰·夏纳针对中国纪录片毫无讳言地指出:“中国纪录片在拍摄角度、描写人物感情和细节表达上都有独到之处,但往往思想性弱,故事性弱,节奏缓慢,因而观赏性比较差,很难迅速吸引观众,也就很难进入国际市场。”[1]节奏是中国纪录片难以突破的瓶颈,影片的整体节奏感能让观众一眼就辨析出该片是否为中国纪录片。2012年《超级工程》的问世,让年轻一代的观众发出了“这简直是BBC纪录片的既视感”的感叹,从此,中国纪录片突破了节奏缓慢这一瓶颈。而揭开节奏的秘密,则要从悬念的运用说起。
对于悬念这个理论的确立,美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功不可没。悬念经过好莱坞经典电影多年的发酵,已经由一种电影的技巧变成贯穿影视制作的叙事结构,乃至于一种思维模式。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悬念是一种虚位叙述的时刻:在某些时段,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事情要叙述。叙述事件使人们进入了一种抽象的、可被剪辑无限延长的时间中,其唯一的目的就是煽情” [2] 。科学纪录片中的悬念更多的是锁定观众的目光,让观众跟随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达到激发观众好奇心的目的。
《伟大工程巡礼》充分展现了悬念的整体架构作用。其开篇就抛出了贯穿影片始终的悬念,奠定了影片紧张的基调:“这个爆发的经济体非造桥不可,但这里是造桥者的噩梦……这里的河水湍急,河流的淤泥会随时湮没桥基,但这还不是最糟的。台风时速达 240公里,随时会发生里氏7级的地震。”在接下来的叙事中,每一个悬念就如同一个节点,串联起整部影片。如卢浦大桥能否在台风来临前合龙?新生的卢浦大桥能否抵抗台风的肆虐?润扬大桥建筑师如何解决松软土质的问题?桥塔的淤泥堆积又将如何解决?地下水的阻碍问题如何解决?“震颤”作用对大桥有什么隐患?每个悬念的出现都将影片划分成几个桥段,险象环生中步步为营地把握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采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结尾选定在即将组接最后一片桥体的高潮时刻,而此时的大桥依旧有着片头中台风的威胁。影片巧妙地构成了一个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有着明显的经典好莱坞故事剧叙事的悬念模式痕迹。
《超级工程》的片头与《伟大工程巡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师要花费长达六年的时间完成这座巨型建筑。他们每天要避开4000艘海船和1800架航班的密集通行……他们要全力抵抗台风和地震向大桥的挑战……”可以说这段开场白是对全篇的总结,开门见山地将港珠澳大桥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枚举。依然是台风和地震的威胁,过长桥距中的人工岛建设、机场限高的限制、巨型震锤的控制,以及严苛的阻水率的环保要求,悬念如同标点符号,让影片的结构一目了然。这两部作品都是针对一到两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整个阶段的纪录,重点表现一个巨型工程所遇到的各种瓶颈,展现工程师的智慧,力图以一个工程来说明中国工业体系的进步和成就。而《超级工程2》则有所差别。
《超级工程2》这部作品纵贯中国的大江南北,以多个代表不同桥梁样式的工程为叙述对象,更宏观立体地展现我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在同样的篇幅下要表现更多的对象,势必不能像前两者一样对工程的整个过程都叙述得面面俱到。《超级工程2》撷取了每个工程中最能代表世界尖端技术的部分为题,如能够以300公里/小时全速通过的大胜关大桥,以整座花岗岩山体作为锚钿固定的雅康高速桥,充满了人文关怀的龙江特大桥等。《超级工程2》的节奏感没有前两者鲜明,但是悬念在片段的描述中使用也是恰到好处。洞庭湖二桥的核心阶段架设主索缆,表现的是钢丝的生产过程,而在最后的安装却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悬念。港珠澳大桥在第二季中依然是重点的表现对象,桥体施工到最后一片钢箱梁的吊装工作,由两台参数不同的浮吊协同作业,每一秒的作业都让观众心惊胆战。悬念在《超级工程2》中的使用并不像《超级工程》和《伟大工程巡礼》那样直接,在这里,悬念是一种思维,隐藏在对所表达题材的选择上,而非一味追求节奏感而哗众取宠。
中国一些“走进科学式”的纪录片曾被广为诟病,正是因为其对悬念的滥用。曾经有一部讲述 “会自燃的女人”的纪录片,在经过各类专家思考的实验和假想后,得出的结论是她人为纵火。这种对于悬念的铺设和解决失衡是纪录片的一大禁忌,无论是观看电影还是纪录片,观众的情感预设是否达到满足直接影响了影片的质量。“观众心里唤起某种程度的期待,然后又使它落空,这种做法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更多的是坏处。”[3]在科学纪录片中,悬念的使用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并非定式,创作者应在对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寻求最大化的契合。同时悬念的抛出,也需要与科学思维一致的逻辑推理结构相辅相成,科学纪录片不只是对科学原理的探究,还有对科学精神的探究。
二、与科学思维一致的逻辑推理结构
科学纪录片与一般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学的介入。但是对于“科学”的理解,东西方文化上有着质的区别。在国人的认知中,“科学”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科学知识”,而科教片的目的就是传播科学知识。这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科教片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形式,以凌驾于观众之上的姿态,严肃地向观众灌输既定事实的科学道理。正是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偏差,对科学概念浅薄的解释,导致了中国科学纪录片一度等同于机械的科教片。
在西方纪录片界更多的是将科学理解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非结论。科学不单单是指知识定理,它所涵蓋的意义中还有质疑一切的科学精神,科学的人文价值种种。科学在西方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缺乏戏剧性的题材表现上,科学纪录片往往采取了科学研究中的“假说—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得悬念的解决过程更具说服力,也更加妙趣横生。“假说—演绎”是一个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演绎、证明或者证伪的过程,在工程类纪录片中,主要是指在设计施工时遇到的问题,工程师对问题形成原因的科学性原理的阐释,以及多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伟大工程巡礼》中,润扬大桥主缆索的锚钿的建造过程具有代表性,充分展现了科学工程纪录片推理论证的重要性和工程师的聪明才智。提出问题——锚钿建造在土质松软、布满地下水的地基上,是整个建筑案最危险困难的任务;提出假设方案——将工地周围的土地直接冰冻;验证——当工程挖到一定深度时,冰冻的范围已经无法阻止从地底冒出地下水,从而证伪。这个片段一开始就将悬念抛出,然后用科学的论证逻辑一一推翻多种可行性方案,深入浅出地让观众对工程师的计划有直观的理解。片段的节奏张弛有度,对方案的修改过程讲述得有条不紊,但对于成功的部分却采取了略写的方式,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施工过程的艰难而非成功的喜悦之上,这样的设计让情感的表露不露声色,巧妙地弥补了在科学纪录片中由于强调科学性而导致情感的弱化问题。
无独有偶,《超级工程》和《超级工程2》都有类似的设计。港珠澳大桥的施工中,第一个难题就摆在工程师面前,在施工段没有一座天然岛屿可以联连大桥和隧道,必须要修建人工岛。提出假设方案直接在海床上筑岛或者清淤,通过演绎推理以上两个方案被推翻。提出第三个方案——圆钢筒围岛,而演绎推理则证明工程结构稳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小,可行。《超级工程2》雅康高速路的建造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科学思维的应用。
在呈现科学的推理演绎法的叙事结构,创作者也必须用声画手段来阐释抽象的科学知识、演绎科学原理和推理过程,即依托于动画演示、3D建模等科技后期手段来作为抽象概念的形象载体。三部纪录片中俯拾皆是这种画面,如《超级工程》中工程师在讲解海床淤泥用“水豆腐”做比喻时,相应出现的动画演示;人工岛建设中立体展现圆钢筒的高度时的CAD制图。又如《超级工程2》隧道锚锭的3D建模的过程模拟;《伟大工程巡礼》中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偏差、结果都有对应的动画解说。以科学性、逻辑性为核心的叙事结构,与以动画为特色的声画手段相辅相成,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对硬性知识的处理直接区分出科学纪录片是流于说教的、乏味枯燥式的科学讲座,还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教影视作品。
三、纪录片理念:纯粹与没有附加意义
当然,《超级工程》的国际化视野不仅体现在纪录片的叙事上,在纪录片的理念上也高度向国际靠拢。《超级工程》在受到赞誉的同时也夹杂着非议,一些声音认为本片仅仅着眼于伟大工程现场的视觉奇观,缺乏对民族情怀的表达,影片的人文价值受到了质疑。对于诸如此类的质疑,创作团队做出了回应:“大家给了片子太多需要承担的附加值和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让你了解可能永远了解不了解的领域,想让大家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用我们的眼睛,在重要的世界节点上帮大家一起见证,至于更多的,是我们无法承担的意义和附加值。这只是一部关于工程类的纪录片,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部纯粹的、讲述工程的纪录片”。[4]
纪录片必须要承载人文价值,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这似乎是中国纪录片不成文的传统。中国的纪录片是从新闻片的母体诞生出来,一出世就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纪录片的政论和民族性的属性随着纪录片的发展成为本土纪录片的传统,那就是展现祖国河山风物和民族情怀。当海外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沙漠草原、地震海啸、万物生灵,甚至是宇宙苍穹的时候,我国的纪录片仍然讲述着故宫、圆明园、五代十国的陈年往事。在中国纪录片的词典上的关键词是“祖国” “祖国的河山” “祖国的历史”,而国际纪录片的关键词已更新成 “国家” “世界” “宇宙” “人类”等具有普世意义的词汇。这并非诋毁国产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也不能一概而论海外纪录片都是具有宏观视野的佳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题材恢宏、史实详尽、画面美不胜收的中国历史文化等主旋律纪录片,无论是世界经典纪录片名录还是国际市场都鲜有问津。纪录片学者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所热衷表现的问题和内容拿到国际主流媒体面前却反应平平,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选题没有国际性。” [5]《超级工程》的问世使得中国纪录片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开启了中国科学工程纪录片的新纪元。做一部“纯粹的,没有附加意义”的纪录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
《超级工程》系列是中国纪录片团队在多年的养精蓄锐,在对以美国国家地理、探索发现频道为首的国外优秀纪录片团队的制作策略和经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诞生的。但并非脱胎于此,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纪录片创作从没有定律,也没有权威,一切都应以内容和创作为核心。海外优秀纪录片这块他山之石,可以为我国科学纪录片这块略经雕琢的璞玉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参考文献
[1]董伟,赵辉.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倾向[J]. 科技信息, 2009(12):323.
[2]雅克琳娜·纳卡奇. 好莱坞电影经典[M]. 巫明明,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67.
[3]威廉·阿锲尓. 剧作法[M]. 吴骏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156.
[4]东方网. 纪录片《超级工程》引关注,只记录不批判[EB/OL].http://enjoy.eastday.com/e/20120927/u1a6890714.html,2012-09-27/2017-01-22.
[5]陈春丽. 略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策略[J]. 电视研究,2003(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