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赏析
王丹
【摘 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 国际报道 赏析
一、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
当地时间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n Sze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R.C. Marshal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n Szep和Andrew R.C.Marshal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
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新闻写作中关于新闻主题有两个原则:一是一篇新闻有一个主题。清末作家刘熙羲所著《艺概》一书中讲作文有七戒,其第一戒即“旨戒杂”,也即主题不要芜杂,要集中。这一点在新闻写作中同样适用。二是要通过新闻事实来表达主题。如果用大量的议论去表现主题会使报道缺乏说服力。
这篇获奖作品的标题是《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导语中写到“穆斯林幸存者在经历了缅甸西部持续六天的宗教暴力后谈及家园被毁、子弹横飞并乘渔船逃离的经过。”文章从多个角度来讲述缅甸的罗辛亚族在宗派暴力中的遭遇。主题唯一且表述明确。
2、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通常分为三类:第一手材料,即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等方式所获得的材料,无需中转环节;第二手材料,即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的材料;第三手材料,即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的材料。
(1)第一手材料。文章中作者用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记者分别采访了5位罗辛亚难民和一位当地官员,并直接引述了他们对于灾难的描述。如一位叫巴奴的妈妈,她有四个孩子,她对记者说:“他们告诉我们要留在自己的家园,可是之后他们又放火。当我们跑出来的时候,若开邦人和警察正在开枪扫射,我们没有能力将火扑灭,只能尽力跑。”又如一个63岁的老妇人说:“若开邦人用刀枪袭击我们。他们放火烧我们的房子,即使于他们而言我们一无所有。我离开的时候,带走的只有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不能回去。”另外还有阿卜杜勒·回历、侯赛因、Jikeh、当地官员四个人。在访问过程中,记者还观察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表情、精神状态。如写到那个63岁的老妇人“泪流满面,在世羌村营地一个拥挤的地方坐着”。
这些第一手的材料既真实可信有说服力,又生动感人,能激发读者的真实感情,引起共鸣,具有典型性。这些材料是罗辛亚人在宗教暴力中遭受非人待遇的有力证据,也是体现新闻主题的有力证明。
(2)第二手材料。文章有一个段落写到“若开邦的佛教徒则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他通过电话联系到路透社,说若开邦人和穆斯林人用刀,用剑、棍棒、弹弓打斗。他说因为不堪打击,穆斯林人‘最后只得用放火烧了自己房子,然后逃跑了。”这个材料的内容并非作者亲眼所见,属于第二手材料,所以有待验证。虽然这个材料与作者搜集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很大的出入,但是作者并没有进行真伪的验证,而只是进行了客观的描述。
(3)第三手材料。文章的最后段落引用了联合国安理会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在一个声明中的几句话,这个声明是他从若开邦的动荡地区出访归来后发表的,内容是“从流离失所的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恐惧和不信任,我对此十分担忧。暴力、恐惧和不信任与缅甸承诺的民主转型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对立的。”这部分的材料是第三手材料。虽不是记者亲眼所见,但介于发言人的身份,其内容仍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这部分材料也是比较典型的。
文章的第一、第二、第三手材料围绕主题互相补充,从暴力行动受害者的角度,记者的角度、人权观察组织的角度以及联合国的角度来展现此次暴力行动的经过和造成的后果。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丰满的事件,而此次事件谁是谁非则交由读者去判断。
3、新闻背景
所谓新闻背景,即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背景的作用和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衬托型,也称深度性背景材料,与一般性的现实材料作对比、衬托,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厚度;解释型,也称诠注性背景材料,凡是报道中涉及可能使受众产生困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适时提供这一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和条件等背景资料;启示型,也称引发性背景材料,即记者在报道中不直接引发议论、做解释,只是客观地摆出一些材料,看似与报道的主要事实无关,但其引发的弦外之音与该报道主题有着更为密切的逻辑联系。
在文章中作者穿插了大量的衬托型背景材料,如关于纽约人权观察组织的一些材料“早些时候总部位于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发布了冲突发生之前和之后的卫星图像,图像显示皎漂的穆斯林驻地几乎被完全破坏”“周日报道称,最近没有新的冲突发生,但仍有路透社记者在实兑附近的世羌村营地看到,有新移民不断涓涓而出,主要是从皎漂出来。从人权观察组织的卫星图像中不难发现那里有超过811幢楼宇和船屋被摧毁”“政府估计自10月21日以来若开邦至少有3000套房屋被摧毁。人权组织称,遇难人数可能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再如关于联合国的一些材料“联合国发表声明称,若开邦佛教徒和穆斯林罗辛亚人之间的冲突已经造成22587人流离失所,至少67人丧生,此时正处于若开邦政府和准文职政府执政期,准文职政府于去年取代缅甸暴虐的军政府统治,大力推进改革”“联合国称暴力袭击了八个乡镇或地区,摧毁了4,600个家庭,流离失所的人数会上升”。
这些衬托性新闻背景与上文提到的新闻材料配合,一方面加深了新闻报道的厚度,另一方面有相互佐证的作用。如新闻材料提到记者采访一位叫巴奴的妈妈,她提到他们的家园被毁,无家可归。下面紧接一个背景材料提到人权观察组织通过卫星图像发现皎漂的穆斯林驻地几乎被完全破坏。再如作者写自己在避难营地看到大批的罗辛亚难民,并且一些难民说有更多的罗辛亚人正在逃离驻地,下文便有一段背景材料“联合国称暴力袭击了八个乡镇或地区,摧毁了4,600个家庭,流离失所的人数会上升。”
文章中还有一个启示型的背景材料“位于若开邦首府实兑南120公里(75英里)的皎漂有中国在缅甸最重要的战略投资物:双管道。双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孟加拉湾运送到中国能源饥渴的西部省份”。上文提到新闻主题是报道缅甸罗辛亚族在宗教暴力中的遭遇。而这段材料却提及了看似与此次暴力事件并无关系的内容。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国是缅甸主要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中国修建了一条从缅甸到昆明的油气管道,皎漂正是这段管道的起点。美国则自1988年以来以各种借口发动其盟友对缅甸进行无休止的制裁和封锁,有诸多评论认为美国这一举动其实也是针对中国的。那么作者是否想用这个看似与报道主题无关的材料,让读者去思考这层复杂国际关系与此次暴力事件的某种关联。
以上这些新闻背景的运用既使事件本身的全过程更明朗化,又与新闻材料很好的融合,有助于新闻主题的彰显。
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这篇新闻作品没有为所述事件提供必要的解释性背景材料。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新闻作品都需要包含完整的三类新闻背景,只是对于初读这个新闻作品的人来说,看到了文章中关于缅甸宗教暴力的描述便会想简单了解导致此次暴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是历史缘由还是政治斗争或是单纯的宗教矛盾。对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公元1784年,当时的缅甸王国征服了若开的穆斯林地区,有二十万穆斯林遭到屠杀。随后的二百多年来,缅甸政府一直奉行民族同化政策,强制穆斯林改为佛教徒。直到现在若开邦的穆斯林教徒得不到政府的合法对待。而此次暴力事件的正式引爆是因为2012年5月28日傍晚三个罗辛亚人抢劫与奸杀了一个若开族女性,随后双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
笔者认为,加上了这些必要性的解释性背景材料,读者对于此次事件有一个才能相对全面和清晰的了解。
结语
在从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三个方面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水准和敬业程度。普利策新闻奖是一项只针对美国新闻界的奖项,但是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行业都会对该奖项的颁发给予很高的关注,这与奖项的高含金量,与获奖作品的高水准是分不开的。该奖项的获奖作品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佳作。
参考文献
①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彭湘蓉,《现场观察与新闻视觉化——简析200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J].《新闻知识》,2008(9):54-55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
【摘 要】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其获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路透社凭借《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一文获得了国际报道奖。本文通过研究此次国际报道作品在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上的写作特点,来领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水准,同时也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 国际报道 赏析
一、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
当地时间4月14日,2014年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来自路透社的记者詹森·赛普(Jason Szep)和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R.C. Marshall)因报道穆斯林罗辛亚族在缅甸被暴力迫害的遭遇获得“国际报道奖”,这是路透社首次获得普利策文字奖项。颁奖委员会赞扬路透记者Jason Szep和Andrew R.C.Marshall关于缅甸罗辛亚族的“勇敢报道”,缅甸罗辛亚族为躲避国内迫害试图逃离,但结果却常常沦为人口贩卖网络的牺牲品。
二、获奖新闻作品赏析
前人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角度有很多,有的从报道题材上研究发现其获奖作品多为负面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有的研究它的舆论引导和现实影响力;有的研究它的新闻价值观。本文则从新闻写作的技巧,探讨这一获奖新闻作品写作上的特点。
1、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新闻写作中关于新闻主题有两个原则:一是一篇新闻有一个主题。清末作家刘熙羲所著《艺概》一书中讲作文有七戒,其第一戒即“旨戒杂”,也即主题不要芜杂,要集中。这一点在新闻写作中同样适用。二是要通过新闻事实来表达主题。如果用大量的议论去表现主题会使报道缺乏说服力。
这篇获奖作品的标题是《缅甸宗派暴力中穆斯林幸存者的遭遇再现》,导语中写到“穆斯林幸存者在经历了缅甸西部持续六天的宗教暴力后谈及家园被毁、子弹横飞并乘渔船逃离的经过。”文章从多个角度来讲述缅甸的罗辛亚族在宗派暴力中的遭遇。主题唯一且表述明确。
2、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通常分为三类:第一手材料,即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等方式所获得的材料,无需中转环节;第二手材料,即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的材料;第三手材料,即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的材料。
(1)第一手材料。文章中作者用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记者分别采访了5位罗辛亚难民和一位当地官员,并直接引述了他们对于灾难的描述。如一位叫巴奴的妈妈,她有四个孩子,她对记者说:“他们告诉我们要留在自己的家园,可是之后他们又放火。当我们跑出来的时候,若开邦人和警察正在开枪扫射,我们没有能力将火扑灭,只能尽力跑。”又如一个63岁的老妇人说:“若开邦人用刀枪袭击我们。他们放火烧我们的房子,即使于他们而言我们一无所有。我离开的时候,带走的只有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不能回去。”另外还有阿卜杜勒·回历、侯赛因、Jikeh、当地官员四个人。在访问过程中,记者还观察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表情、精神状态。如写到那个63岁的老妇人“泪流满面,在世羌村营地一个拥挤的地方坐着”。
这些第一手的材料既真实可信有说服力,又生动感人,能激发读者的真实感情,引起共鸣,具有典型性。这些材料是罗辛亚人在宗教暴力中遭受非人待遇的有力证据,也是体现新闻主题的有力证明。
(2)第二手材料。文章有一个段落写到“若开邦的佛教徒则讲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他通过电话联系到路透社,说若开邦人和穆斯林人用刀,用剑、棍棒、弹弓打斗。他说因为不堪打击,穆斯林人‘最后只得用放火烧了自己房子,然后逃跑了。”这个材料的内容并非作者亲眼所见,属于第二手材料,所以有待验证。虽然这个材料与作者搜集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很大的出入,但是作者并没有进行真伪的验证,而只是进行了客观的描述。
(3)第三手材料。文章的最后段落引用了联合国安理会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在一个声明中的几句话,这个声明是他从若开邦的动荡地区出访归来后发表的,内容是“从流离失所的人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恐惧和不信任,我对此十分担忧。暴力、恐惧和不信任与缅甸承诺的民主转型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对立的。”这部分的材料是第三手材料。虽不是记者亲眼所见,但介于发言人的身份,其内容仍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这部分材料也是比较典型的。
文章的第一、第二、第三手材料围绕主题互相补充,从暴力行动受害者的角度,记者的角度、人权观察组织的角度以及联合国的角度来展现此次暴力行动的经过和造成的后果。使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丰满的事件,而此次事件谁是谁非则交由读者去判断。
3、新闻背景
所谓新闻背景,即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背景的作用和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衬托型,也称深度性背景材料,与一般性的现实材料作对比、衬托,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厚度;解释型,也称诠注性背景材料,凡是报道中涉及可能使受众产生困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适时提供这一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和条件等背景资料;启示型,也称引发性背景材料,即记者在报道中不直接引发议论、做解释,只是客观地摆出一些材料,看似与报道的主要事实无关,但其引发的弦外之音与该报道主题有着更为密切的逻辑联系。
在文章中作者穿插了大量的衬托型背景材料,如关于纽约人权观察组织的一些材料“早些时候总部位于纽约的人权观察组织发布了冲突发生之前和之后的卫星图像,图像显示皎漂的穆斯林驻地几乎被完全破坏”“周日报道称,最近没有新的冲突发生,但仍有路透社记者在实兑附近的世羌村营地看到,有新移民不断涓涓而出,主要是从皎漂出来。从人权观察组织的卫星图像中不难发现那里有超过811幢楼宇和船屋被摧毁”“政府估计自10月21日以来若开邦至少有3000套房屋被摧毁。人权组织称,遇难人数可能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再如关于联合国的一些材料“联合国发表声明称,若开邦佛教徒和穆斯林罗辛亚人之间的冲突已经造成22587人流离失所,至少67人丧生,此时正处于若开邦政府和准文职政府执政期,准文职政府于去年取代缅甸暴虐的军政府统治,大力推进改革”“联合国称暴力袭击了八个乡镇或地区,摧毁了4,600个家庭,流离失所的人数会上升”。
这些衬托性新闻背景与上文提到的新闻材料配合,一方面加深了新闻报道的厚度,另一方面有相互佐证的作用。如新闻材料提到记者采访一位叫巴奴的妈妈,她提到他们的家园被毁,无家可归。下面紧接一个背景材料提到人权观察组织通过卫星图像发现皎漂的穆斯林驻地几乎被完全破坏。再如作者写自己在避难营地看到大批的罗辛亚难民,并且一些难民说有更多的罗辛亚人正在逃离驻地,下文便有一段背景材料“联合国称暴力袭击了八个乡镇或地区,摧毁了4,600个家庭,流离失所的人数会上升。”
文章中还有一个启示型的背景材料“位于若开邦首府实兑南120公里(75英里)的皎漂有中国在缅甸最重要的战略投资物:双管道。双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从孟加拉湾运送到中国能源饥渴的西部省份”。上文提到新闻主题是报道缅甸罗辛亚族在宗教暴力中的遭遇。而这段材料却提及了看似与此次暴力事件并无关系的内容。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中国是缅甸主要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中国修建了一条从缅甸到昆明的油气管道,皎漂正是这段管道的起点。美国则自1988年以来以各种借口发动其盟友对缅甸进行无休止的制裁和封锁,有诸多评论认为美国这一举动其实也是针对中国的。那么作者是否想用这个看似与报道主题无关的材料,让读者去思考这层复杂国际关系与此次暴力事件的某种关联。
以上这些新闻背景的运用既使事件本身的全过程更明朗化,又与新闻材料很好的融合,有助于新闻主题的彰显。
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这篇新闻作品没有为所述事件提供必要的解释性背景材料。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新闻作品都需要包含完整的三类新闻背景,只是对于初读这个新闻作品的人来说,看到了文章中关于缅甸宗教暴力的描述便会想简单了解导致此次暴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是历史缘由还是政治斗争或是单纯的宗教矛盾。对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公元1784年,当时的缅甸王国征服了若开的穆斯林地区,有二十万穆斯林遭到屠杀。随后的二百多年来,缅甸政府一直奉行民族同化政策,强制穆斯林改为佛教徒。直到现在若开邦的穆斯林教徒得不到政府的合法对待。而此次暴力事件的正式引爆是因为2012年5月28日傍晚三个罗辛亚人抢劫与奸杀了一个若开族女性,随后双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
笔者认为,加上了这些必要性的解释性背景材料,读者对于此次事件有一个才能相对全面和清晰的了解。
结语
在从新闻主题、新闻材料、新闻背景三个方面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水准和敬业程度。普利策新闻奖是一项只针对美国新闻界的奖项,但是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行业都会对该奖项的颁发给予很高的关注,这与奖项的高含金量,与获奖作品的高水准是分不开的。该奖项的获奖作品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佳作。
参考文献
①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彭湘蓉,《现场观察与新闻视觉化——简析2007年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报道奖作品》[J].《新闻知识》,2008(9):54-55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