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明明
摘 要:物理是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是教师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传统单一、滞后的教学模式显然很难满足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巧妙引入微课,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客观展现信息化教学特色。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为代表的微时代极大地冲击着我国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微课这类全新的教学模式优势特征鲜明,教师要在革新高中物理教學过程中高效应用微课,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直观、形象、生动呈现课题知识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物理学科的同时深化锻炼逻辑与理性思维,高效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一、课前自主预习,提升课中听课效率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实现离不开各层次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在应用微课过程中点亮课前自主预习,引领和指导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在理解、掌握物理新知识中深刻感知物理学科趣味,强化课中主动参与意识的同时提升课中听课效率。
以“重力势能”为例,教师要在解读“重力势能”课题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力势能概念、大小、影响因素,重力做的功与路径、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重力势能和物体质量、高度之间的关系等,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文字处理、动画剪辑等过程中科学制作“重力势能”课题微视频,包括预习指南、知识讲解、实验演示、预习任务等微视频。班级学生自行下载的同时以微视频为导向,高效预习“重力势能”课题内容,在完成预习任务中可以借助微信、QQ等,与班级教师、同学等进行良好互动、交流,共同探究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课前自主预习效果的同时顺利激发探索欲、求知欲,主动参与“重力势能”课中教学各环节,提高课中听课效率,科学理解、掌握“重力势能”课题知识。
二、课中探究实践,积累知识,锻炼思维
探究实践是学生积累知识、锻炼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将微课合理化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点亮课中知识讲解、探究实践等环节,让各层次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高效积累物理知识,在灵活应用中锻炼物理思维。
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向班级学生展现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场景,比如,高山滑雪、跳远助跑、水中嬉戏,也包括自然界:雨点下落、蚂蚁搬家、蜗牛爬行等,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感知不同运动中速度变化,思考和探究蕴含其中的规律,在互动、交流中顺利展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新课题教学。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向班级学生明确课题基础知识、重难点,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下,直观、生动讲解课题知识的同时演示关于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设置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把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过程中进行合理化思考、探究,在问题解决中轻松理解课题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物理水平、学习能力等,合理设置实验任务,两到三人一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电源、导线、刻度尺等进行实验操作,在物理实践中探究小车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利用现代化设备,以微视频的形式,记录实验操作全过程。实验操作结束之后,各小组学生要围绕微视频,呈现实验思路、实验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在共同探究、解决中高效积累物理知识的同时深化锻炼物理思维。
三、课后延伸拓展,发展能力培养素养
课后是对课内的补充、完善,教师要在应用微课中优化课后环节,在延伸拓展课内基础上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中活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高效培养素养。
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教师要合理总结“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内教学情况,利用微课实现课后有效延伸拓展,科学制作课题知识补充讲解、课后作业等微视频,让学生在微视频观看中进行针对性巩固复习,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以图形、文字结合的形式直观呈现试题中的已知与未知条件,巧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课题知识以及解题方法技巧等,进行有效匀速圆周运动、离心现象等实例分析,在试题解答中准确把握物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促进知识整合、问题解决等能力发展的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高效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把握微课的内涵、特征、优势,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新思路过程中高效应用微课,为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各层次学生在走进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层次化实践中高效积累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物理思维品质、能力素养,客观展现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大龙.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146.
[2]董伦芳.浅谈微课教学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30):136-137.
[3]唐善文.探究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6):97.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