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习四大地理区域
于春玲
摘要:在地理学习中,四大地理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差异很大。复习这些内容,必须以图为基础,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紧扣课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才能更清晰的在脑海中形成直观架构.。第一:读图、填图、、画图、默图训练。第二:列表比较。第三,横向、纵向来比较和联系,要有全局思维。第四,不能脱离教材,大纲,考纲。
关键词: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列表;全局思维;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正文: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比较明显。从山环水绕的东北平原,到海南美丽的曾母暗沙;从小桥流水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神秘壮观的布达拉宫,到气势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从高亢粗犷的陕北民歌,到婀娜多姿的孔雀舞......祖国大地文明源远流长,,姿态万千,风光无限,在地理学习中,四大地理区域部分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差异很大,既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兴趣,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复习这些内容,必须以图为基础,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紧扣课本,大纲,考纲,才能更清晰的在脑海中形成直观架构。
第一:读图、填图、、画图、默图训练
中国大约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分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分成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部地区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界,分成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这里,必须画图,你看,画出图来,四大地理区域就很立体的显现在你眼前了。
地图是地理的根,近年来中考试题也往往以地图为切入点,越来越多的采用微观、局部地区图,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很强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定位能力。因此,同学们平时应注重读图、填图、画图、默图训练,养成学地理先看图的习惯,只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落实到地图上,才能切实提高学地理能力。
第二:列表比较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跟季风区和非季风去的界限一致,所以东部地区降水要远远的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植被景观,人文景观,水文特征,耕作方式和西部地区的就差异明显,根本原因就在于降水多。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他们二者之间的区别除了降水的不同,还多了气温的差异。这里就得重点强调秦岭—淮河一线了。
地理学习中,列表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将两种类别相近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在比较中鉴别,把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显示出来,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横向、纵向来比较和联系,要有全局思维
区域地理部分,横向、纵向比较,全局思考,可以让你不再孤立的掌握某个知识点,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知识,脑海中豁然开朗。从横向来看,我国主要分东西部两大部分,它与是否受到夏季风影响关系密切,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所以东部降水多,形成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水有密切关系;西部降水少,形成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地为主,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干旱关系密切。从纵向来看,总体是受纬度影响,所以从南到北与气温关系密切,具体到西部地区,它还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所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又带了高寒的特征。
横向、纵向来比较联系,全局思考,就会有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能打破思维定势,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假设,产生新的思路,从单一的思考转向多维思考,从而更容易、更深入理解知识。
第四,不能脱离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区域地理方面,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地图上记住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運用地图,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山脉、河流等),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说明四大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准则和依据,也是《考试说明》的依据和准则,教师必须在真正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它研读透;《考试说明》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作为指导中考命题和中考后期复习的纲领性文件,《考试说明》也同样很重要,在复习中要寻找前后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并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其中的某些条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发现一些没有明确规定而又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到最后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并不是看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适合程度,而是看课堂教学与考试标准的适合程度,所以在平时复习时,教师、学生不仅要勇敢跳出教材,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回归到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上来,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很多学生认为区域地理很难学,跟看天书一样,也有人认为背一背就可以得高分,其实这些认识都很片面,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有畏难心理,也不能轻视它。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握知识主干,学会调用课本知识,学会运用数学分析推理对各类图表进行分析,学会以图为基础善于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学会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才能把区域地理学的透彻明白,甚至终生难忘。
参考文献
[1]周彬微博《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