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秧歌中抗战歌谣的历史记忆及当代意义
[摘 要]沁源秧歌,也称沁源民歌、沁源小調,主要流行于沁源县、太岳山。沁源秧歌本是民歌体裁,是当地一种小调,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登上舞台,以民歌与小戏两栖的形态呈现在民众面前,承担起以文艺宣传抗日的使命,它反映着民众的生活,也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战歌谣;历史记忆;当代意义
一、沁源抗战歌谣产生的背景
沁源抗战歌谣是历史的记载,反映着当时当地的时政状况,是特定时期文化形式的体现,它产生于“沁源围困战”时期,起到鼓舞军心,宣传政策的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沁源很快成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1942年,侵华日军入侵沁源,搞“山岳剿共实验”,施行“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11月11日,中共太岳区党委区党委指示中共沁源县委:“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1]沁源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沁源围困战”,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社会环境异常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当时作为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在日记中写道:“沁源群众饥荒成为普遍。城关一家自杀,丈夫吊死,女人归见,将小孩弄死后又自杀。中峪店有一人自杀,剩下妻儿无法。在住过敌人的地方更甚,难民群起请愿。救济春荒成为目前严重问题。老百姓成天吃糠,拉不出屎,疾病饥饿交相攻击。”[2]面对此困难,党和政府除了在山区组织群众展开生产自救保障后方稳定外,还将流散在山区的秧歌艺人聚集起来成立难民剧团(1943年改名为绿茵剧团)进行文艺宣传,沁源秧歌由于其与下层民众的天然联系,应时承担起宣传抗日的使命,民间歌谣的特殊性又使其可以用民众熟悉的曲调,通过改变歌词传播新的内容而成为革命宣传的重要方式。难民剧团的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对当地民间小调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并结合当时的战争环境及战斗形势,群众在山沟里的生活,旧瓶装新酒,用旧的小调填上新词,帮助民众克服畏难情绪,号召民众挽救民族危亡,武装农民进行长期斗争,以激昂的旋律和激奋的歌词鼓舞了一批批军民,留下了大量反映抗战的沁源秧歌。
二、抗战歌谣表达的历史记忆
“革命歌谣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内容承载了革命时代的社会记忆,同时也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成为与时代‘共名的作品。”[3]沁源抗战歌谣依附特殊的时代情境产生,饱含着那个时代民众的共同情感和革命情怀,保留了有关过去的形象和那个时代群体的记忆,它已经熔铸为一种民族精神,历久而弥坚。
“一九四二年,正是秋收天,日本鬼横行霸道进攻沁源,又杀人又放火真呀真野蛮,从此后沁源人民遭了大难”,一首《望延安》道出了日寇的残暴行径;“家家户户全疏散,村村镇镇无人烟,困牛先把粮草断,小日本,咱水胶鳔胶熬熬看”,一首《围困歌》写尽了沁源人民的艰难生存。日军入侵沁源后,党和政府首先组织群众进行了转移,将群众转移到离城较远的深山老林中,毁坏农具,埋好粮食,填死水井,切断水源,最大限度地限制鬼子的生存,却同样加剧了民众的困难。《山沟生活歌》这样唱道:“太阳出来天仍寒,烘火不敢让冒烟,一天到晚听动静,捆把柴儿把洞钻。山上饿了一整天,肚子空得忽奄奄,圪几圪捣三更天,一日如活好几年。”由于战时正是冬天,而沁源地处山区,海拔又高,民众不得不生火取暖,这样冒起的青烟很容易便暴露踪迹,引来敌人,此为一重难;另外,由于粮食都在城内,山上百姓又不能随便进城取粮,因而少米缺面,忍饥挨饿,此为二重难;更为甚者,日寇不定时在山里进行“扫荡”,乱抓乱杀时有发生,民众惶惶度日。“民国卅一年世事要大乱,日本人攻进咱沁源县,半夜里吃了饭赶明爬了山,铺百草盖禾蒿冷水扮炒面,哎嘞哼哎吆呀么,你看咱老百姓伤心又可怜”(《躲反》)便是民众对当时情况的切身感受和鲜明态度。抗战歌谣中的苦难书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底层群体真实的生存处境,更彰显了苦难者面对自我的生存之苦时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即苦难从来不是为了诉说,而是在苦难中寻找一种信念、光明和期望。
面对面对侵略者的屠刀,英勇的沁源人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留在战场的军民就在薄一波、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导下浴血奋战,转移到深山里的人民也没有苟且偷生,而是自发地竖起了“坚定庄”“正气沟”“顽强圪梁”等木牌来鼓舞人心,坚定士气;又采用地雷战、游击战、冷枪战、腐毒战、夜袭战等战术抗击敌人。1944年抗日形势越发严峻,绿茵剧团紧密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编写出了更为丰富的抗战秧歌,如《抢粮》《抬担架》《锻石雷》《拥军》《杀敌英雄李学孟》《民兵英雄李德昌等》《人民最爱子弟兵》《儿童团》《迎接光明》等。其中,《人民最爱子弟兵》反映了军民鱼水情,“马莲开花根连根呀,军队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一家人,情谊深,鱼儿和水不能分,咿么呀儿吆,人民最爱子弟兵么呀儿吆;马莲开花片连片呀,部队出发要上前线,手拉手,道再见,胜利以后来团圆,咿么呀儿吆,亲人送到沁河边么呀儿吆”,歌曲强烈表达了拥护人民子弟兵,将抗日进行到底的决心,节奏紧凑有力,旋律富于棱角,突出前进的动力;《石雷歌》生动地再现了军民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一颗石头蛋呀当中钻眼眼呀,先装上四两药再把木塞塞安呀,木塞塞留小眼呀爆发管插中间,又保险又简单大家都来干。敌人来扫荡呀石雷到处炸呀,炸死了人和马撂下了机关枪呀,保卫老百姓保卫公事粮呀,石雷呀真的是人人都沾光呀”,这首《石雷歌》以奋进的基调,昂扬的旋律记录了当时山上山下,大村小庄,男女老少轰轰烈烈的造雷运动,抗日民兵李德昌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在沁县到交口的二沁大道和沁源城关的据点周围,甚至敌人住处,遍布地雷,武装袭击。敌陷于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死伤惨重。”尤其是州西岭一战“把鬼子打死了一多半”这一标志性事件更加速了胜利的步伐(《州西岭战斗》),1945年4月11日,敌人在弹尽粮绝的惨状下仓皇逃窜,军民一起“排万难取胜利迎接光明”(《迎接光明》)。抗战秧歌以战争生活为素材,以模范代表,先锋人物,英雄事迹为歌颂对象,既是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极大地激发并坚定了了全体民众团结抗日的决心,在那个时代起到枪杆子起不到的作用。
无论是反映民眾艰苦却坚强的山沟生活,还是表现残酷却正义的战争场面,都生成一种特定的历史记忆——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1944年1月17日的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经过了1942年两个月和1943年整整一年,全沁源八万人,没有几个当汉奸的,没有一个村组织起‘维持会来……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4]抗日老兵李德昌说“沁源围困战,其实是围困沁源战,就是沁源人民围困在沁源的日军,经过两年半的围困斗争全县军民一起把鬼子从沁源赶出去了。沁源在抗战中,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搞一个日本人的维持会,没有像其他地方,发良民证的。”[5]著名作家周立波在沁源任占地记者时在《沁源人民》一文中也写道:“勇敢忠贞的沁源人民,和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一切其他根据地的英勇忠贞的军民一样,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节,高扬到霄汉,而且将要流芳于千古。”[6]
三、抗战歌谣的当代意义
抗战歌谣是伴随着历史年轮发展而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某些作品只能成为时代的缩影而难以代代相传,有的歌谣因为年代久远,老艺人的离世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其蕴含的革命本色永远不会褪色,不会过时,它已经成为民众认同的共同文化符号,并转化为永久的革命记忆,社会的无形财富。
抗战歌谣彰显的维护民族尊严,坚守民族气节的崇高品格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两年半战争铸就的决死一搏,坚强不屈的“围困战”精神激励着当代青年永不言弃,为国争光。现在,精神就是一种动力,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战歌谣中突显的不朽的“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必将会鞭策着我们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注释:
[1]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大事记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389.
[2]陈 赓.陈赓日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215.
[3]毛巧晖.延安时期解放区革命歌谣:社会记忆与时代“共名”[J].民间文化论坛,2015(05):49—54.
[4]政协沁源县文史资料办公室.沁源文史资料第5辑抗日英杰[M].沁源:沁源文史资料编委会,1995:257—261.
[5]梁红一,刘 婧.一场典型战争沁源围困战[J].当代世界,2005(08):46—55.
[6]杜学文,杨占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山西抗战文学上[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142.
[收稿日期]2019-10-28
[作者简介]药锐红(1995— ),女,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临汾 041000)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