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28-07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人教版必修3的第16课,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思想”共同构筑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知识脉络,而思想解放运动发展至新文化运动阶段,其注重反思的特点尤为明显。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即辛亥革命之后的“生机断绝”①对先进知识分子的刺痛,以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从知识逻辑上看,新文化的提出意味著“旧”文化的存在,若要更清晰地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溯源至古代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基于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新文化运动应被置于更广泛的时空之中,避免落入“以一看一”的陷阱。借用陈旭麓先生的话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前此七十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整体性理性批判”。②故本课将以上三个视角融合起来,形成了两个彼此关联的教学模块:1.新文化之“新”;2.新青年之“新”。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如何解决无意义的重复是高中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课标与教材可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多角度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故笔者借助《新青年》杂志的变化,铺设一条线索,层层递进,形成了三看《新青年》的结构,阐释其间新旧、古今、中西的碰撞。需知对于高中生而言,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形成全局性的认识,一定要具化到人物、事件之中,聚焦到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如新文化运动的各项主张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如何呈现其间的联系。再如,理解新文化“新”在何处,需调动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将之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比思考。如何认识这些差异,是依据证据,形成新观点的关键。故笔者在梳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过程之中,设计了几处服务于教学难点的聚焦。

    新课程标准对新文化运动的要求,旨在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本课注重深入挖掘新文化运动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各阶段的逻辑关系,此亦为新旧教材的衔接点,由此完成对“新文化运动”概念的建构,进而将之与新民主主义兴起的历史逻辑打通,让学生先以亲历者的视角梳理新文化运动内容和作用,之后以研究者的视角分析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材料1:百政俱废,失业者盈天下。……此时全国人民……无不重足而立。生机断绝……

    ——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①

    问题1:辛亥革命后,民主政体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社会方方面面都出现了新气象。1914年,陈独秀有感于社会现实给友人章士钊写了一封信。信中谈及社会状况,却使用了“百政俱废”“重足而立”“生机断绝”等词语。这些词语透露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悲观。新气象下的陈独秀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设计意图:选用陈独秀的书信作为本课的导入,有三个考虑:首先是回归生活,这封信写成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后,革命是否“毕其功于一役”呢?书信中所忧虑的新气象下的国人仍需“重足而立”,且“生机断绝”,突出了国人面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现实的所思所想,呈现历史变化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借由陈独秀的[睛展现社会的现实。其二,学生在情境之中,抓住“悲观”这种感受,方可认识到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困惑,理解其在这困局之中的反思、探索。由此,新知识分子寻求国家发展的新出路的前后历史逻辑就通了。亦可由此给学生的心中留下问号和省略号,营造继续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其三,前后关照,此种“悲观”与本课最后梁启超的“乐观”相呼应,即因为“一个死水的池塘”开始“源泉混混”而生的“乐观”。一课的导入不应只是导入,还应该是贯穿该课的线索,以问题进入,以问题结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价值。

    (一)新文化之“新”

    材料2:1914年3月,颁布《褒扬条例》,规定:凡孝行节妇均由袁世凯给予“匾额题字”“愿立牌坊者,得自为之。”

    材料3:1914年9月,颁发《祭孔令》称“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并规定每年9月28日中央与地方一律举行祀孔典礼。

    材料4:1914年12月,袁世凯祭天(图略)。

    材料5:1914年12月,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十年,可以连选连任”,“大总统继任人由现任大总统推荐……”

    问题2:既然陈独秀的信写于1914年,结合1914年的一系列事件。谈谈陈独秀所说的“生机断绝”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一封写于1914年的信,引出以上这组联系紧密的材料。在材料2之后,可补充1914年《妇女日报》对女大学生朱友云之死的报道。朱友云毕业于孝感女子师范学院,未婚夫生病,嫁去冲喜,潦草成婚。半个月后,丈夫死去,朱友云殉夫而去。此报评论称:“朱烈女的死,不仅是全国女学界之光荣,更是我中国古国对于世界上之光荣也。”由此例,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国之下的旧道德之弊端。由材料3可以概括“尊孔复古”,此处或可补充《请饬全国祀孔仍行跪拜礼》中的:“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以及1913年康有为上书北洋政府的《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请求“孔教”为“国教”,并列入宪法,突出“尊孔”的真实目的。而1913年袁世凯祭天的图片与材料4同时呈现,分析图片时突出其服饰胸前的“十二”章纹,配合材料5,有助于学生理解帝制仍然拥有社会空间,袁世凯尊孔复古、独裁专制的现实。

    此处采用的聚焦式处理意在制造认知的冲击,教师通过语言引领学生感受日益紧迫的时局,突出其间的巨大反差,即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社会的希望,同袁世凯治下的黑暗政局之间形成的落差。在此种困局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反思此前的探索,力图为国家、民族寻找一个新的出路。学生由此认识到陈独秀将目标锁定在革新思想的原因,因为“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进而理解《新青年》杂志应时而生的背景。

    一看《新青年》:

    材料6:《新青年》封面组图(《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封面图片;第2卷第1号、第3卷第1號、第4卷第1号封面)。

    问题3:观察《青年杂志》第一卷第1号封面,提取信息,诸如杂志的名称、创办地点。(预设答案:分析图片寻找到《青年杂志》和上海这两个信息点)

    问题4:《青年杂志》的目标读者是谁?其宗旨是什么?(学生关注到图片中比肩而坐的青年、笔、本,以及法语“LA JEUNESSE”,可以发现主要读者是“青年群体”。此处需要提醒学生不能仅凭杂志名称和封面就判断其读者群和宗旨。在此处补充第1卷社告内容“本志之作盖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由此认识到《新青年》以改造青年人的思想为宗旨)

    问题5:《新青年》的第4卷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预设答案:编辑团队的变化。学生关注到封面中“陈独秀先生主撰”几个字不见了,教师补充材料第4卷第3号登载编辑部启事称:“本志自第四卷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不另购稿。”于此凸显编辑部团队的迅速壮大)

    问题6:编辑团队迅速壮大的原因?(预设答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此处的问题链设计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解决学生的认知难点,即为何一本杂志造就了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设计中《新青年》封面图片,运用问题串,以“诸如”等语示例引导,逐步揭示其关键变化及原因。学生联系教材内容,寻找关键因素,即1916年底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以“兼容并包”为办学方针,陈独秀受聘为文科学长。1917年《新青年》随主编陈独秀迁到北京。杂志主编的特殊身份是一种无形的“广告”。一批北大教授加盟了《新青年》,使杂志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进一步发展。此时编辑部成员包括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群星闪耀,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有助于学生理解北京大学在推动《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二,此处设计力图改变以往教师直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在梳理《新青年》发展历程中通过教师的些许点拨,自然地发现关键信息。这种在史料之中发现历史的发展、变化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中的论断是有史可依的。

    二看《新青年》:

    主张1:提倡民主、科学

    材料7: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

    材料8: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9: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的是指社会科学而言。……我们的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青年》第7卷第5号

    问题7: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德先生”“赛先生”没有来过中国吗?(预设答案: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戊戌变法之中向国人介绍了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即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时空框架审视中国近代思想的流变)

    问题8: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还要提倡民主和科学?(预设答案:新文化运动突破了原有的民主仅限于民主政体的局限,对民主内在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化,即对人权、人格、自由、平等的追求。新文化运动中除了自然科学法则外,更强调科学精神)

    问题9:与此前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新文化运动的“目光”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答案:新文化运动“目光”开始向下,不再仅关注上层的民主制度,而是将“目光”锁定在国人身上,关注国人的人权意识、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围绕着四个难点展开:首先是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即发现新文化运动对“人”的唤醒;其次,梳理民主与人权、科学与民主的关系。如学生结合材料8认识到没有个人的自由、人格,就没有国家的民主。再如,学生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栏目中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封建迷信现象的描述,认识到民主政体之下,提倡科学精神的必要性。第三,将新文化运动置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之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小见大,避免了空洞、无谓的讨论,于细节之中挖掘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第四,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提倡民主、科学与反对旧道德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提倡民主与科学,目的是唤醒国民,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唤醒国民,需知国民为何熟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自然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认识到不能仅仅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必须打破旧道德的桎梏,将矛头指向孔教,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进而还可引导学生关注《新青年》的“通信”栏目,其中的读者来信痛斥“为什么不尊孔子”,如第1卷第7号陈恨我维护孔子的来信,第2卷第4号中北京高等师范预科生常乃悳对批判孔子的质疑,由此自然过渡到对于提倡新道德的学习。

    主张2:提倡新道德

    材料10:妇人参政运动,亦现代文明妇人生活之一端。律以孔教,“妇人者,伏于人者也”;“内言不出于阃”;“女不言外”之义,妇人参政,岂非奇谈?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新青年》第2卷第4号

    材料1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新青年》第4卷第5号

    材料12: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自觉的女子》,《新诗年选》1919年

    问题10: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不尊孔子”?(预设答案:陈独秀通过女子参政的例子,指出从国家进步角度来讲,旧的道德伦理阻碍文明进步。鲁迅从个人的角度着[,指出“仁义道德”早已经成为统治者“吃人”的工具)

    问题11:依据材料12,你发现新道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预设答案:对个人而言,带来了妇女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和家庭的革命。对于社会而言,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男女平等,将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广至人们的生活之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其影响,此处需要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补充一些生动的事例。如1919年北京大学录取了本校的第一批女大学生,还有婚礼、丧礼的改革,以及报纸上刊登的徐志摩的离婚启事等事例)

    问题12:对比以上3则材料,你发现3篇文章语言风格的变化了吗?(预设答案:第2卷的《孔子之道与现实生活》读起来很费解,需要老师注音、解释才能读懂。第4卷的《狂人日记》和《自觉的女子》使用了白话文,更加生动、通俗、平易,很容易读懂)

    主张3:提倡新文学

    设计意图:本部分的设计不仅是基于对知识的梳理,更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照。从知识梳理方面看,意在由浅入深、化难为简,从国家、个人两个层面着手分析,尤其注重对于知识的衔接处理。一则材料服务于多个主旨,既凸显了反对旧道德的必要性,又体现了白话文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新青年》自第4卷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全面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文化逐渐成为一场“运动”的过程。自第4卷开始,《新青年》每期发行量已达一万六千多份,与此前的一千多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全国出现了四百多种白话文杂志。借助《新青年》的阵地和北京大学,在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打通了一个通道,普及了新文化,新文化真正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看《新青年》:

    材料13: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新青年》第6卷第5号

    材料14:《新青年》第7卷宣言“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

    材料15:《新青年》第8卷封面。

    问题13:解读《新青年》自第5卷以来的新变化。(预设答案: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设计意图:此处材料很多,教师按照从第5号到第8号的顺序,依次梳理马克思主义在《新青年》传播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一个历史现象时,要关注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材料占有的多寡会影响到对现象认识的客观性。其二,历史现象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用发展的视角去分析、评价。在问题设计方面,教师也在着力引领学生向“深处”走,提升问题的思辨性,如问题中的“解读”一词需运用知识,形成观点,提升了问题的思辨性。此前的问题多集中于表现、原因、影响等方面,此处则将三个角度结合在一起。何谓解读?需要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指导。笔者在此用了一个例子——剥洋葱。所谓解读就是在剥离一层层现象的基础上,不断分析原因,逐渐接近现象的本质,最终认识到现象的本质。意在通过历史分析方法的示范,让学生在实证的基础上理解史事。解读过程可以细化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梳理变化的内容。自第5卷《新青年》就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第6卷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专门研究马克思、列宁的著作文章,其中最全面和系统的研究者就是李大钊。第7卷明确目标是改造民众和社会。到了第8卷,封面没有了新青年的法文,正中是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握。这些材料传达的信息非常清晰,即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传播力度逐渐增大。第二步,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背景,并说明其出现的合理性,即为什么新文化运动刚刚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不久,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中的关键“节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实际上要早于新文化运动,是零星的、不成规模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勝利让国人看到社会主义成为了现实。这对国人的思想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因此,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相对系统、完整、大规模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第二个“节点”发生在一战后,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失败,让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所谓公平、正义产生怀疑。而五四运动的发生,更是让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并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中国是有“土壤”的。加之苏俄与民国政府签订的条约,宣布旧沙俄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效,更是令国人对苏俄政府的好感倍增。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多个群体共同推进的,宣传力度和规模逐渐增大。此处基于现象的分析,结合背景寻找影响其变化的重大事件的方法,不仅凸显了时代背景,还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现象的出现一定是有社会背景作支撑的。第三步,挖掘变化的实质。结合前两步的分析,学生认识到伴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经突破了最初的学术思想介绍范畴,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信仰者和实践者的身份进行介绍和宣传,这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特点。随之而来的是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建立早期党组织,推动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如果说“康梁时代是‘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五四则是‘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之后还有‘阶级意识的觉醒。三者形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流”。①于此,学生自然发现了陈独秀寻找的“生机”所在,即“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②

    (二)新青年之“新”

    材料16:《青年杂志》第1卷封面人物介绍(见表1)

    问题14:分析《新青年》杂志选择以上人物作为封面人物的原因。(预设答案:以上人物共同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即希望塑造一批国民,他们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③)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既是对新文化运动内涵的重申,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情境化检测。学生要回答出为什么选择这几个人物作为封面人物,必然要对每个人物的特质进行概括,并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建立联系。这种检测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就像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讨论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分享,师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冲击旧文化与树立新文化的同一,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这也是其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之中的独特之处。

    课堂小结

    材料17:到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比方从前思想界是一个死水的池塘,虽然许多浮萍荇藻掩映在面上,却是整年价动也不动。如今居然有了“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的气象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到第三期时,许多新青年跑上前线……要而言之,我对于中国政治前途,完全是乐观的。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1923年2月

    设计意图:这节课我们看到的很多材料都出自《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青年人的思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经历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随着《新青年》影响力的增大,新文化运动也成为面向民众的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我们抛开所有的外在表象,比如妇女的解放、文学革命、家庭革命,我们会发现这些影响都有共同的指向,即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转变的开启。材料17与陈独秀的信件相呼应,从1914年陈独秀的悲观到1923年梁启超的“乐观”。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梁启超的“乐观”由何而来呢?梁启超一方面“回头看”,看到了近代国人在思想解放的路上走过了三个阶段,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自由平等博爱,进而至民主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不断认识世界又认识自身。同时,梁启超先生在“向前看”时,看到的是新文化运动打破了思想界的一潭死水,正所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于此,开启的将是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天地。

    二、设计反思

    谈及这节课,很多一线教师都会表示已经被“挖透了”,似乎已经无法再有新的想法、新的实践。笔者在设计之初也体会到了此种不易。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其基本史实,很多典型的材料,不仅老师们熟悉,学生也很熟悉,设计的“新”到底应该如何落地一直困扰着教师。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抛弃了“求新”的想法,转而进行“求真”的挖掘。

    何谓“真”?一乃寻找真问题。循着这样一个问题去思考,即对新文化运动是否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我们可以发现,以往我们问的很多问题都是假的、空的。例如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难道学生背出来“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就真正理解了这一概念?再如,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再次提出民主、科学,此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对于民主、科学都有涉及,其区别何在。还有为何提倡民主、科学就要“不尊孔子”,为何在运动中又出现了白话文浪潮,为何在刚刚举起民主、科学大旗不久就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梳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教学逻辑的过程。我们会发现,真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其一,为何一本杂志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思想风暴;其二,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三,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中的地位。要解决这三个问题,一方面要在常规的史料之中寻找答案,另一方面要将时空的视野放宽,将新文化运动置于辛亥革命之后、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之中,乃至于中国思想的]变历程之中去思考,真正做到“看一不是一”,多角度地剖析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二是创设真情境。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低幼化的情境是极其反感的,什么样的情境才是真的情境?一方面是“本真”,即本身具有真实性,如陈独秀的信件、1914年的中国、《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另外是“真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可共鸣。如对于烈女朱友云的遭遇的分析,对于陈独秀的“困惑”“悲观”的描述,对于《新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的介绍,对于女性勇敢追求爱情的描绘……这些都是可以触及学生心灵的对话。

    三为生发真情感。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或许学生若干年后会忘掉,而真正可以留在学生心里的是什么,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本课而言,或许是女生们红着脸一起齐声朗诵时,孩子们感知这些炽热的语言,真切地体悟到了新文化运动对人们心灵的冲击,认识到思想的变化就是这样深入地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且影响到今天的我们。这就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孙玲玲,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中学历史主题式学习模块群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编号CDDB192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① 此为1914年陈独秀写给章士钊的书信。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② 陳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77页。

    ① 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2~3页。此为1914年陈独秀写给章士钊的信。

    ① 刘再复:《共鉴五四》,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1卷第6号。

    ③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相关文章!
  • 略论史料的另面与史事的另面

    [关键词]史料,正面信息,反面信息,实证精神[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03-05按笔者的理解,历史学

  • 《历史教学》第137卷(2019年7~12

    专 ?稿“当代史”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王加豐(13·3)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分层测评模型黄牧航 张庆海(13·9)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2019年高考历史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63-08随着普通高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