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专业境外实习项目研发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合作对象的选择与确定、境外实习项目的设计原则、具体内容设计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境外实习项目研发与实践的相关经验;提出境外合作对象需满足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有较高合作可能性、双方已建立基本信任关系等条件;分析了境外实习项目的设计需遵循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符合外事规定、借鉴其他专业经验、综合考虑现实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则;对项目的具體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合作育人档案学专业境外实习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具备国际视野已日益成为高水平专业人才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世界各国或地区,尤其是欧美、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组织在校学生到境外高校、企业或国际组织实习,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国际视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境外专业实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在国外的实践情况,扩展专业视野和思路,还能提升他们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适应能力。[1]然而,目前国内档案学专业开展境外实习项目的高等院校数量极少。为紧贴时代脉搏,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档案学专业近年来开始了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本文试图从合作对象的选择与确定、境外实习项目的设计原则、具体内容设计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来梳理和总结探索过程的相关经验。
一、合作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实习是高校与校外机构在实践领域合作育人的一种方式。合作对象的选择与确定,对实习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境外实习不仅要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还要考虑文化和生活的安排与适应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就理想层面来说,境外合作对象必须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或代表性、有较高的合作可能性,且与高校已建立基本的相互信任关系。
基于上述几点考虑,联大档案学专业最终选择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以下简称“伊大”)信息学院为合作对象。从国际影响力来看,伊大是美国顶尖的综合研究性大学,其信息学院排名居全美图书情报领域之首,与行业内很多实践单位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合作的可能性来看,伊大与中国留学史有较深的历史渊源,并在操作层面有成熟的组织机制与经验;从信任关系来看,联大档案学专业王巧玲博士2017年应邀到该校访学,访学工作得到了合作导师、信息学院执行副院长琳达·史密斯教授的高度认可,双方就合作开展实习项目达成了初步意向。
二、境外实习项目的设计原则
境外实习项目能否顺利成行影响因素众多,但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使境外实习由口头意向变成书面文件,再变成实践经历,其项目设计需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一)满足专业教学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各类以文化体验为目的的境外游学项目日益增多。但境外实习项目不同于游学,它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其项目设计首先应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实习的内容与任务必须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符。为此,联大专门组建了由主管教学的系副主任牵头、骨干教师参与的境外实习项目研发小组。
(二)符合相关外事规定
境外实习项目属于涉外活动,因此,项目设计必须符合国家与高校自身的相关外事管理规定。高等院校通常都设有专门负责涉外管理工作的部门,邀请该部门工作人员把关实习方案和日程,对项目参与者进行外事活动培训,协助处理护照签证等事宜,以确保境外实习项目顺利推进。
(三)借鉴其他专业的经验
尽管全国档案学专业开展境外实习项目的案例极少,与美国高校开展合作的经验更是空白,但联大作为综合性院校,近年来已有一些在此领域做出尝试的专业,所以我们在项目设计阶段,积极借鉴它们的经验与教训,为档案学专业境外实习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综合考虑经费等现实因素
境外实习项目通常需要高额的经费投入,经费不足往往是项目最终无法成行的首要现实原因。因此,在项目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全面评估本校各个层面(如校、院、系三级)、各个部门(如国际交流、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等),及合作方可能的支持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性价比最高的实习方案。联大档案学专业本次境外实习从本校争取的资金支持达到了总经费的1/3;同时也在美方师资配置、实习材料准备和食宿行安排等方面从伊大争取到了最大力度的支持。需特别注意的是,通常只有被列入预算中,学校的支持才是“可靠的”。
三、境外实习项目的具体设计
境外实习项目具体设计的内容要素与境内实习并无不同,都包括时间、目的、面向对象、方式与内容等,但基于涉外事宜的特殊性,前者在细节上要复杂得多,对提前规划和精确把控时间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一)实习的时长与具体日期
在综合平衡实习任务量与食宿成本关系的基础上,研发小组将此次中美合作的境外实习项目总时长定为16天。具体日期则定在两所学校暑假重合时间段里居中的两周,且周六出周日回,即2018年7月21日—8月5日。寒假出行虽可享受机票价格较低的优势,但彼时伊利诺伊州正值隆冬季节,出行极为不便,并且美国没有寒假,实习学生无法住进伊大学生宿舍。另外,暑假期间伊大所有设施都正常开放,并设有暑期选修课。因此,安排在暑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实习学生的住宿问题,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美国大学的校园文化。
(二)实习的目的与面向对象
理论上,境外实习的目的是了解和体验目标地区相关专业的实践发展情况,档案学专业亦不例外。因此,研发小组将赴美实习项目的主要目的定为“了解、体验美国的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并进行中美比较思考”。
在面向对象方面,鉴于境外实习对语言能力和经济条件均有一定要求,且档案学专业学生总量基数较小,暑假实习已客观上将大四学生排除在外,因此,为保证参与人数达到符合预算设计的底线要求,研发小组将毕业班以外的三个年级均列入了境外实习项目的面向对象,并根据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与对应的暑期实践课程要求,设置了不同的关注重点与实习报告要求(详见表1)。
(三)实习的方式与内容
档案学专业赴美项目的实习方式主要包括实地考察、主题讲座、实操体验与交流讨论四种类型。
1.实地考察。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鸟瞰美国档案工作與事业的全貌,本次实习精选了覆盖联邦、州、郡、市四个层级,包含政府、高校及特殊档案管理机构三种类型的10余家最具代表性的实践单位作为考察对象(详见表2)。
2.主题讲座
本次实习的主题讲座包括两类:一类是由伊大信息学院教授主讲,与美国档案工作、事业、学科与专业教育发展相关的学术性讲座,另一类则是由考察单位的实践专家主讲,与其自身档案工作概况和特色相关的实践性讲座。
3.实操体验。实操体验,即在实践单位专业人士指导下,动手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本次赴美实习设计的实操体验内容几乎涵盖了档案收管存用等所有业务环节(详见表2)。
4.交流讨论。交流讨论既是典型的美国学习方式,也是本次赴美项目中非常重要的实习方式。交流讨论亦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主题讲座过程中与美国教授专家的互动交流;另一类是实习学生之间就实习心得、报告撰写开展的研讨交流。
四、境外实习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般来说,境外实习项目的组织实施可按项目运作的通用模式分为前期、现场和后期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项目宣传与成员选拔;(2)办理护照签证和订购机票;(3)团队组织与管理方案建设。
早在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时,研发小组就对档案学专业学生进行过多次摸底调研和非正式动员。具体设计完成后,项目组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了赴美实习的宣传与选拔工作;同年4月,确定了参与实习的15位学生名单;5月,完成了团队成员护照、签证办理与机票订购;6月,开展了团队组织与管理方案建设(见图1)。
团队组织建设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订制赴美实习横幅和队服,为美方专家教授准备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二是在学生自荐与互荐基础上,确定队长、副队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及摄影师,并将15位学生分为3个小组。团队管理方案建设的具体工作则主要是根据实习日程安排、实习环境的特点及外事活动要求,制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方案和学业管理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行前培训。
(二)现场实习与后期总结
2018年7月21日—8月5日,联大档案学专业境外实习团队按计划在美国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习。根据日程安排,第一周的实习地点主要在伊大及其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香槟市(伊大信息学院所在地)、春田市(伊利诺伊州首府)和圣路易斯市,第二周在芝加哥、华盛顿和纽约。实践证明,前期的团队建设工作为现场实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制度保障,整个实习期间,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每位成员都能遵时守纪,服从安排,且专心学业、互相帮助。
在总结阶段,学生们就实习收获与体会按团队和个人两种形式分别向中美双方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所有成员作了交流汇报。美方对此次中美档案专业领域合作实习项目的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实习活动结束后,伊大信息学院执行副院长琳达·史密斯教授为团队成员颁发了结业证书(见图2)。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此次赴美之行收获颇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启发了思路,既给青春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也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结语
全球化使民族国家为单位的教育体系正在超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界线而相互交流和融合。教育只有在不断地相互借鉴与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2]本次的赴美实习项目是中国高校档案学专业与美国高校的首次合作,是联大档案学专业在合作育人之路上又一次新的尝试。有理由相信,它的成功探索对于提高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2018)”和“北京联合大学2017年校派国外访问学者研修计划”支持的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陈四诗.中国赴美实习生跨文化适应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许子兰.全球化背景下对“教育主权”的理性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