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蒂姆·伯顿的美学风格
【摘 要】好莱坞的“鬼才”导演蒂姆·伯顿拥有独特的电影风格。本文通过对他电影作品的研究与分析,阐释了蒂姆·伯顿作品中哥特式怪诞黑暗的电影形式与人性化的温情内涵,提炼出蒂姆·伯顿式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蒂姆·伯顿;哥特式;温情;童真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44-03
与大多数的好莱坞现实主义导演不同,“鬼才”导演蒂姆·伯顿以其黑色而又纯真、恐怖而又温暖的哥特式温情影片在当今的世界影坛中独树一帜。《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圣诞夜惊魂》《断头谷》《大鱼》《僵尸新娘》《理发师陶德》《黑暗阴影》等一系列另类的经典影片皆出自蒂姆·伯顿之手。他通过哥特式的、怪异的电影形式和真善美的温情纯粹形成了专属于蒂姆·伯顿的艺术个性和美学风格,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关注与喜爱。
一、哥特式的电影元素
“哥特”一词是西欧早期东日耳曼部落的分支部族的名称,他们在历史上曾经瓦解了罗马帝国,所以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看来,“哥特”这种称呼代表了野蛮、落后、愚昧和恐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首先采用了这一具有贬义的词,用以描述他们认为在衰落的古典文明与他们自己所处的辉煌的复兴时期之间所产生的‘野蛮建筑。”①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哥特式建筑以其空灵气质与神秘情感而著名,这得益于哥特式建筑尖拱、飞扶壁、尖顶窗、尖塔等几种不同于厚重罗马式建筑技术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哥特式的艺术风格进而影响到其它的艺术门类,在这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文学领域。出现在18世纪英国的哥特式小说大多以古堡、荒野、墓地、修道院为背景,主要表现残酷、极端的黑暗恐怖主题,善于渲染暴力环境和恐怖氛围。“哥特小说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基督教《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等)。”②
1922年,丹麦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执导的影片《女巫们》第一次将哥特文化渗透到电影艺术的范围,巫术、亡灵等黑暗元素也第一次成为了电影所表现的内容。第一部具很大影响力的哥特电影是德国导演茂瑙的《诺斯费拉图》,此片将吸血鬼题材正式搬上了大银幕,电影史上出现了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特电影。此后的哥特电影在战争的因素下发展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终于进入了黄金发展期。1990年,一个名叫蒂姆·伯顿的美国导演找到了一个名叫约翰尼·德普的演员,二人一拍即合,联手打造了当代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剪刀手爱德华》,由此终于揭开了哥特式电影复兴的序幕。蒂姆·伯顿凭着过人的导演才能,完美地将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哥特文化与我们今天的时代背景合而为一,为哥特题材影片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无论是动画片、商业片、恐怖片还是童话片,无论是人物造型、空间构图还是影调和气氛,蒂姆·伯顿的系列作品无不透露着哥特式的电影元素。
黑暗、复古的哥特风可以说是蒂姆·伯顿电影的精髓。在他的电影世界里,世间所有的善恶、美丑都融化在黑色这种极端的色彩中。蒂姆·伯顿呈献给观众的怪异的哥特世界,总能让人们感觉到出乎意料的惊喜。
(一)哥特式的故事场景
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童年是在封闭与孤独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常常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不善言谈的他只能通过画画来抒发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一些理解。他出生在美国加州的伯班克,这个地方距离好莱坞的几个大电影公司非常近,电影艺术对伯顿产生了耳濡目染的作用,他的不合群也使得自己有大量的时间看喜欢的老电影,尤其是B级恐怖片。伯顿电影作品中那些阴暗残酷而又温馨暖人的场景,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童年的生活状态。
“黑暗和肮脏都是对黑色的自然联想。在象征意义中黑色是代表丑恶与否定的色彩。黑色能够使其他任何颜色正面的象征意义转向对立面。”③蒂姆·伯顿的影片所表现出来的“黑色”并不是一般恐怖题材的电影中让观众不寒而栗的黑色,而只是把黑色当作影片本身的一种外在形式,如背景或主题等蕴含在影片中。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幽暗的森林、萦绕四周的浓雾等场景塑造出无限的神秘感,反映了哥特艺术所追求的阴冷气质,使得蒂姆·伯顿的影片弥漫着诡异黑暗的气氛。
1999年,蒂姆·伯顿第三次与约翰尼·德普合作,奉献出一部比以往更黑暗、更哥特化的影片《断头谷》,这是蒂姆·伯顿艺术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可谓哥特式电影中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
整部影片利用了哥特式风格的黑暗、怪诞、阴森、诡异、超现实等因素,完整地呈现了影片“黑暗”与“死亡”的基调。从氛围营造到环境布置,处处散发着黑暗的气息,整部影片充满了鲜血和断头的镜头。茫茫大雾中断头谷小镇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黑色的房屋在其映衬下显得更为神秘。2007年,蒂姆·伯顿与约翰尼·德普这位老搭档第六次联手,这次他们决定将百老汇歌剧《理发师陶德》搬到大银幕上。片中的黑白灰色调、缺乏活力的哥特式建筑、窄窄的街道上人们被扭曲的影子和阴云密布的天空,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哥特式的黑色风格和让人毛骨悚然的阴冷气息,陶德银色金属质感的剃刀也是哥特的标志之一,细微处更展现了蒂姆·伯顿的哥特情怀。
(二)哥特式的人物造型
作为哥特电影中的主人公,哥特式的典型人物充满了悲剧性色彩。发白的面色、忧郁的神情、空洞的眼神、满身的伤痕、零乱的头发、繁缛又灰暗的衣着,共同构成了哥特人物的典型形象。哥特式的人物造型就是要强化活死人的外表,营造出人物不同于常人的不自然的苍白,蓬松凌乱的发型配以黑色、发白的金色、红色甚至紫色等发色,人物的妆扮通常是烟熏妆配以黑色的眼线、眼影、唇膏、指甲,服装造型则以黑色紧身衣、尖头靴和遍布全身的银饰为代表。披着黑色斗篷的吸血鬼或是拥有超自然力量的青年通常为影片的关键角色。这些都是蒂姆·伯顿哥特式电影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剪刀手爱德华》中男主角爱德华苍白的面色、忧郁的神情被约翰尼·德普演绎得天衣无缝。爱德华那沉默阴冷的性格和怪诞的造型伴随着他那外冷内热的剪刀客形象,可谓是哥特式电影角色的经典。《理发师陶德》中主人公斯温尼·陶德自始至终僵硬而苍白的脸、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声嘶力竭的演唱强烈地表现了陶德心中那一团仇恨的火焰。《黑暗阴影》中男主角巴纳巴斯·柯林斯的造型继续沿用蒂姆·伯顿一向的风格,苍白的面孔、眼部深深的烟熏妆、黑色的衣服和帽子,将一个活脱脱的“活死人”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蒂姆·伯顿用一个个的哥特式形象串联起各种怪异黑暗的电影元素,给他的作品留下了深深的蒂姆·伯顿式的烙印。
二、非现实性的题材选择
蒂姆·伯顿电影的成功同样体现在其视听语言的应用上,歌剧、音乐剧和童话元素的应用和题材选择也是蒂姆·伯顿电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歌剧、音乐剧元素
蒂姆·伯顿在他的电影中充分地显现出了他对美国歌舞剧这种充满张力的艺术形式的强烈关注。天才的蒂姆·伯顿将歌剧与音乐剧进行了整合,利用歌剧炫目的舞台效果和自由化的表达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理发师陶德》作为经典百老汇歌剧的翻拍作品,自然不能缺少歌剧、音乐剧元素,歌剧元素的介入也是蒂姆·伯顿在声音运用上最显著的特征。由蒂姆·伯顿执导的好莱坞第一部定格动画长片《圣诞夜惊魂》,具有轻微的惊悚感而又风趣古怪,影片将百老汇歌剧的形式融入到具有阴暗感的画面中,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效果突出了蒂姆·伯顿式的黑色喜剧风格。
(二)童话元素
“童话是用纯粹爱心书写的世界。”④我们在蒂姆·伯顿的电影中也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童话元素。蒂姆·伯顿影片中的故事选材可以说非常简单,和所有的童话故事差不多,都没有繁琐的叙事,讲述的童话故事基本上是单线叙事,清晰明了。电影中故事的设定以现实为基础又超出现实,既蕴含浓重的童话色彩,又暗含了深刻的立意。
《僵尸新娘》这部动画电影全面地展现了蒂姆·伯顿的童话世界。在这部影片里,蒂姆伯顿构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维克多所在的地上人世和僵尸新娘艾米莉所在的地下世界。人世间阴冷残忍的人际关系与地下世界骷髅们的纯真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僵尸们热情、善良和幽默的性格,超越了传统的鬼怪形象,纯粹的人情关系使他们的爱心逾越了人鬼界限,感染了地上的人世,使整部童话影片充满了温暖与生机。在影片当中,观众们熟悉的人类世界被塑造成了昏暗、冰冷的环境,僵尸鬼怪们的生存空间却充满了友爱和温馨。这是打破了观众常规认识的描绘手法,从美学的角度进行理解,这两种极端相反特性的并存展现,让观众在“黑色童话”的外衣下,被真正的纯洁真情所打动。在这里,蒂姆·伯顿用独特的动画人物塑造形式书写了关于真爱的赞歌,赋予了影片童话般的诗意,它象征着我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东西,影响着青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童话的教化作用。
三、温情纯真的人性内涵
蒂姆·伯顿的影像世界中充满了哥特式的怪诞和黑色幽默的新奇与矛盾,他总是将影片的场景设置在一个不同于真实生活的环境之中,借此来展现社会的罪恶与人性的黑暗面,而与影片中的哥特式元素如黑暗、诡异等相对应的,则是在这种黑色压力的环境下永恒不变的温情与希望,这是人性光辉在电影艺术中的集中展示,也是好莱坞关于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人文精神的赞颂。蒂姆·伯顿为这样的一种精神披上了夸张、怪诞的外衣,也形成了他的电影区别于其他同类型电影的特有风格。
当我们提到蒂姆·伯顿最为温情的电影作品时,《大鱼》肯定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部。影片为我们讲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对父子在内心世界里的相互交流。父亲从小就给儿子讲述自己曾经的奇幻经历,这成为了儿子童年里不可缺失的美好故事,可是当儿子慢慢长大成人,那一个个“怪诞荒唐”的故事依然挂在父亲的嘴边,儿子觉得父亲的内心逐渐虚荣浮夸,遂与之渐行渐远了。影片在父亲爱德华·布鲁姆的个人经历再现中不断发展推进,当影片结尾时,儿子终于了解了父亲的心意,和父亲重归于好之时,病魔却夺走了父亲的生命。当儿子在想象的结局里怀抱父亲的身体走向河流时,父亲的身躯变成了那条“大鱼”,游向远方,这也将成为儿子为自己的孩子所讲述的故事。
死亡是每个人生命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上对于这一主题的表现从未停止过。蒂姆·伯顿在他的作品里经常以怪诞甚至略显恐怖的方式将死亡直接展现在观众眼前,而在这部影片当中,结尾处父亲的死亡虽让人心酸,却能勾起受众关于自己儿时经历的温馨回忆。它让我们珍视身边的亲人,也让我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蒂姆·伯顿将影片中父亲的离去描述为一场盛大的狂欢,每个人都像是在送别一个即将出远门的老友一样,去与他庆祝、挥手告别。人性的温情在这样美轮美奂的场景里得到了诠释,画面的色调变暖,影片中关于离别的场景极具美学色彩。死亡,其实也只是人生的另一段开始。
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一个人一生的经历:从出生到成长,从独自远行到历经坎坷,从面对爱情到感悟生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重复着这样的阶段,不同的只是你自己选择怎样去经历它们,而它们又会对你的成长带来什么。蒂姆·伯顿借父亲传奇的一生来传达对人生和死亡这一人类社会永恒主题的观点。我们永远也不要忘却孩童时代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父亲爱德华·布鲁姆用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抱有生活的热忱,永远不丧失对生活的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人生,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即使并不如童话故事那样美好,但一定会是我们日后可以为之骄傲的人性的闪光点。
与《大鱼》不同,蒂姆·伯顿的另一部杰出作品《剪刀手爱德华》则是通过塑造出一个完全“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来进行另一种人性展示。这种塑造是专属于蒂姆·伯顿个人的导演创作风格,影片中的“剪刀手”爱德华是一个机器人,拥有常人看来显得怪异甚至恐怖的外表,但他的内心却是极其温和善良的。爱德华在人们的帮助下被带入了现实的人类世界,他想尽自己的努力与人友善,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信赖的朋友,但得到的却是人类的利用和敌视。有时一个机器人的身上都具有的单纯和善良的人性价值却在我们自己身上荡然无存,与之相对的却是无尽的贪婪、自私以及狭隘的个人主义。导演通过全方位的对比,让观众了解到了人性深处软弱与污秽的一面,尽管画面基调从观众的直观视角上看可能显得黑暗、诡异,但传达出的感情和思想内涵却是温暖的。
注释:
①[美]迈克尔·卡米尔著,陈颖译.哥特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②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02).
③[德]爱娃·海勒著,吴彤译.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14.
④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22.
作者简介:
薛镇瀚(1989-),男,河南郑州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