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科为幻,化幻为美:数字技术、科幻电影与电影本体论
陈娟娟+刘涛
【摘 要】 电影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共同孕育了构成电影的种种要素,但何者才是电影最本质的属性,“电影是什么”,这是电影学界一个永恒的母题。本文借助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在电影理论、制作维度上递进的创新和颠覆,探讨科技究竟只是依附在电影上的物质外壳,还是其不可剥离的血肉。
【关 键 词】科幻电影;电影本体论;虚拟现实;叙事奇观
【作者单位】陈娟娟,重庆市工程学院动画与数字影视学院;刘涛,重庆市工程学院动画与数字影视学院。
一辆从巴黎咖啡馆里飞驰而来的火车,开启了电影的历史,而卢米埃尔兄弟的初衷只是为了兜售他们制造的放映机。自电影诞生后,关于电影的本体究竟是艺术,还是技术的争论就一直未停歇过。乔治·梅里爱的出现改变了电影只是停留在记录现实的阶段,戏剧性开始被加入电影中。依靠停机再拍、叠画等特技摄影的探索,科幻电影作为早期电影类型被载入了史册。
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遥望神秘的苍穹,想象在这片无垠的天空后隐藏着的秘密。岩壁上的绘画、祭祀活动中的舞蹈、音乐和神话里奇诡的故事,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人类对未知世界本能性的好奇和想象力。《月球旅行记》取材于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为了展现书中的“制造炮弹”“月球登陆”等场面,蒙太奇和特技摄影在魔术师有意识的情况下诞生了,同时世界上的第一座摄影棚也是为了科幻短片而诞生。为了拍摄出超乎日常的影像,人类加快了对技术的探索;技术突破之后,科幻电影的奇观才会被呈现。当然,这样的逻辑在其他电影类型中同样适用,科幻电影对科技的依赖更加直观。“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制作后,它那魔术般的虚拟特性契合了科幻电影的本质需求,使得科幻电影有了全新的荧幕影响。”[1]
历数电影的重大革新时期,电影史同样可以写成一部技术变革史。两次划时代的变革表现在《爵士歌王》中声音的加入,电影的艺术表现空间和手段有了更多选择,默片时代的美学原则也发生了转变;《浮华世界》中色彩的加入使得电影这条“渐近线”更接近真实,色彩作为镜头语言投入创作。“声音蒙太奇”“色彩蒙太奇”使得电影的艺术表现层次更加丰富,但这都是在早期电影理论的范畴之内,是改良而并非改革,经典电影理论还并没有被冲击。直到计算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进入电影制作之后,电影的流程制作、发行、放映、传播和衍生产业都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而电影影像的本体特征也被眼花缭乱的特技奇观所掩藏。
以大众消费文化、视觉文化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中,“商品橱窗是这种视觉沉醉的前台,是勾引消费者欲望的场所”[2]。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悖论,被大众所广泛推崇的事物,同时还会受到大众的口诛笔伐。一方面,我们乐于沉浸在享乐主义、视觉文化的熏陶中,一方面,我们又不齿于自己的沉浸。科幻电影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2001太空漫游》让科幻片乘上了经典电影的航母;《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系列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关注度;《黑客帝国》的画面被人们所津津乐道;《E.T.》《人工智能》包含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是人类难以磨灭的永恒主题。科幻电影囊括了電影想表达的一切艺术思想,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获奖名单上的“最佳音效”“最佳视觉效果”这样的技术类奖项总是会慷慨赠予科幻电影,但是含金量更高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却吝于垂青科幻电影。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让他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的荣誉,但是《侏罗纪公园》《E.T.》却将他拒于门外。2010年,《阿凡达》《第九区》惜败于《拆弹部队》,科幻电影总是能进入提名名单而封顶无望。科幻电影只是个高级“技工”,而非“白领”,虽然这只是奥斯卡的品鉴,但也隐喻了学界的普遍认知。科幻电影是否只是依靠炫目的特技堆砌起来,而没有自己独特的美学品质呢?
一、数字技术与科幻电影的发展
“Science Fiction”源于雨果·根斯巴克的杂志《惊奇故事》,这一名词逐渐被发展成为一个文艺范畴的概念,进入电影界后则被当作术语。《电影艺术词典》中关于“科幻电影”的词条这样写道:“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过去的情况做幻想式的描述。”[3]美国文艺家赫伯特·W·弗兰克则更多地从故事架构的角度阐述:“科幻电影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4]我国的电影理论家张东林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科幻电影归纳为“影片设置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5]。百度百科给予科幻的定义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科幻性情景或假设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电影。”科幻电影的核心就是以一个已被证明或未被证明的科学原理为基础来架构故事,故事中的背景、起因和结果中,至少有一个是在科学的原理或推测之中,其成功的标志就是科学理念、艺术想象和影像语言的有机结合。
电影《超体》中变异的露西看到了眼前无数条光缆,她拨开光缆看到其中存储着无数条信息。这样的情景就是数字技术社会的写照,图片、文字、声音和画面都能以编码的方式进行存储、运输并播放,“0”“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当数字技术进入科幻电影界中,制作者惊喜地发现现实和想象的鸿沟被弥合了,这种弥合就是电子计算机对画面进行编码、压缩和解码的过程。
数字技术的应用贯穿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阶段。影片前期创作、中期拍摄和后期剪辑的制作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容易被观众所理解。下文介绍几种在制作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
(1)电脑生成影像技术(Computer Graphic SInterfa Ce-CGI)是指单纯由计算机创造的虚拟角色、场景等影像的数字技术,包括三维动画和计算机图像。它抛开摄影机,能完全由计算机制作并生成三维的人物角色,创造一个亦真亦幻“虚拟现实”的影像时空维度。也正是这样的技术让很多电影学家产生担忧,真人化的电影地位将被动摇。
(2)数字合成技术指的是多种多样的原素材经由计算机的处理而产生所需要的新影像,包括摄影机实拍画面的处理、实拍画面和计算机影像的合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抠像,现在主要运用于更为主流的绿幕前抠像,演员可以在摄影棚里完成高难度的表演。
(3)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对测量、跟踪和记录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而后将这些运动信息嫁接到三维模型上,使得三维角色的动作和真人一样流畅自然。《阿凡达》中所有人物的呈现都是由演员进行表演之后,将表情运动嫁接到电脑生成的三维模型上。
(4)数字跟踪(Tracking)技术。数字跟踪技术也可以说是虚拟摄像机,拍摄《星球大战》的创作者们开发了一套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它可以记录摄影机的运动轨迹,以利于在其他拍摄场景中摄影机使用相同的运动方式。《黑客帝国》中真人演员与虚拟角色的打斗,让我们已经难以分辨实拍画面和计算机动画(cg)画面。
这些只是电影数字技术的一小部分,数字技术实现了由拍电影向做电影的转变。完成一帧的数字画面制作并不比拍摄一帧画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少,那么用数字技术刻画出的科幻电影画面特征是什么呢?
二、逼真与奇观对电影本体论的破与立
卢米埃尔兄弟和乔治·梅里爱奠定了电影理念上的两种分野。这两种分野究竟是什么,学界莫衷一是。“真实再现和想象呈现之争作为一个重要命题被早期影评人士高度重视。”[6]一方面,一些影评人士认为,电影就是现实的再现,是“生活的渐近线”,即电影的本性是纪实;另一方面,也有影评人认为电影是现实的艺术表现,就像蒙太奇把电影中的时间、空间能随意打乱重建一样,电影的本性应该是奇观。科幻电影的理念本身就有两极化的倾向:一方面是科幻电影对现实世界逼真的极致追求。小到被摄物的纹理毛发,演员的细微表情等都能在计算机的一次次渲染中达到与实体的无限接近。而另一方面则是科幻电影对现实世界反叛的极致追求,将科幻电影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荧幕上展现,将现实中不存在的奇观创造出来。我们将巴赞的本体论放到科幻电影的语境下,更能展现科幻电影对经典理论的破与立。
1.科幻电影的虚拟奇观与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古埃及宗教宣扬以生抗死,他认为,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因此,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需求——与时间抗衡。因为死亡无非是时间获得了胜利。”[7]巴赞理论基于“木乃伊情节”,即人类渴望留下影像来获得长生的本能。《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指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8]电影的出现只是对摄影的客观性在时间维度上的完善,影片不是被摄物的瞬间,而是将巴洛克风格艺术从似动非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物的影响第一次映现事物的时间延续。
科幻电影先驱梅里爱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外开拓了电影的另一重功能,即对人类幻想的呈现。“当思想和情感摆脱主观的逻辑之后,电影就焕发出了全新的美学效果——奇观性。”对科幻电影的奇观类型,《视觉文化的转向》中谈道了第一种是动作奇观,即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它与动作奇观有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身体奇观说白了就是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现和再现身体。第三种可谓之速度奇观,它与第一种动作奇观有一定的关系。奇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在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的奇观电影类型。第四种可名之为场面奇观,就是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这些场景绝非日常可见,具有奇特性。依照这样的分类,如果动作奇观和身体奇观只是将现实的事物进行夸张化表现,那么场面奇观在科幻电影的表现则最为突出,未来人间世界、灾难景象和生物变异等画面绝非日常所见。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就是对影像本体论的破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安德烈·巴赞的立论基础。
2.科幻电影的逼真效果与巴赞的“完整电影神话”
如果说摄影影像本体论是从时间的维度上完善了影像和现实,那么“完整电影神话”则从色彩、声音和接受感等多维度弥合了现实的差距。“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的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和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在世界的幻景。”[9]“完整电影神话”就是力求调动观众的各个感官来再现现实,而电影数字技术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将现实逼真地呈现。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看,电影生成影像技术能够将现实中的物体复原,例如,毛发肌肤的纹理,风吹动发丝的效果,特效制作人员在一次次的渲染中力求完美;动作捕捉系统记录的是演员在表演中的面部特征,其甚至连表演者本人都难以察觉的细微表情细节都能还原,在细节处寻求观众的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从受众接受层面来看,3DMAX、宽屏电影、全息电影和球幕电影等形式的出现都是为了让受众有更好的体验,尤其是现在势头强劲的VR头盔,更是将电影的接受真实度无限地拓展。这正是巴赞的完美电影神话在现代社会的践行,也充分证明了其学说的生命力。从没有绝对完美的理论,在对前人理论不断的破与立中,电影批评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其他电影类型,随着观众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一味地追求视觉奇观而忽视影片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式。如果科幻电影呈现的只是数字技术的华丽餐桌,而没有故事和主旨的饕餮盛宴,盛装而来的宾客仍会一哄而散。虚拟技术对应的不只是现实真实,而更多的是艺术真实。
三、结语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用故事三角把所有的电影都囊括其中,同样用这个三角可以诠释出所有科幻电影的作品。经典科幻电影就是指技术性和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状态,如《E.T.》《星际迷航》《人工智能》《独立日》《终结者》《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大多数科幻电影都在这个顶点附近。而技术性的科幻电影主要是指代表对科学有绝对的尊重,以及对技术的极致使用,进而达到表意层面上的与众不同,例如,《人间大浩劫》《深渊》等,无可否认这类影片是小众电影,不为盈利而存在,也许还会被主流受众所摒弃。但就像《一条安达鲁狗》《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样,影史应该为它们留下一笔。而软性科幻电影则更注重电影的人文表达和哲学思考,技术和原理的作用被弱化至似有若无。此类影片的代表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片讲述在一个现实的屋子里,几个男人在交流,故事由主人公说他活了一万多岁这个秘密展开,时空穿梭等各种元素随即在话语中穿插。没有奇观化的场景,没有惊心動魄的画面,影片反而更加突出了想象力的力量。
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难以剥离,而技术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整个电影思维。但无论是导演的个人表达,还是人类的群体表达,电影的主导仍然是电影创作者。
参考文献
[1][6]吴水保. 虚拟现实变幻为真[D]. 福建师范大学,2010.
[2]曹顺庆. 中外文化与文论[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许南山. 电影艺术词典[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4]克里斯蒂安·黑尔曼. 世界科幻电影史[M]. 陈钮鹏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
[5]张东林. 在已知与未知之间:世界科幻电影经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7][8][9]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M]. 崔君衍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