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搬迁”探析

    摘 要: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和贵州省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之一。贵州省作为一个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搬迁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经验做法,其中之一就是“文化搬迁”。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牛王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例,基于实地调研中的所见所闻,对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搬迁”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搬迁”;民族文化

    自1986年开始,贵州省就在一些先天环境恶劣、发展困难的落后地区积极探索实践了易地扶贫搬迁;2015年12月,贵州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战役”;贵州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实施总规模为188万人,规划搬迁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1/3、占全国搬迁贫困人口1/6,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大研究热点,也是一大症结心病——如何加快移民群体社会适应及解决可持续生计问题,搬迁移民群体远离了熟悉的乡土“生活圈”、宗族“朋友圈”,搬迁群众的“乡愁”怎么慰藉、搬迁群众的居民文化怎么培育、搬迁群众的就业困境怎么突围等。所谓人是“形”,文化是“魂”,贵州省作为一个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搬迁规模最大的省份,搬迁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典型经验做法,其中一点就是利用自身多彩的民族文化搞“文化搬迁”。本文尝试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牛王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例,基于实地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探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搬迁”。

    1 雷山县牛王寨安置点简介

    雷山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2%,苗族人口占 83.2%。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雷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雷山县牛王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县城西出口,雷山县至望丰乡、凯里市的公路环绕小区而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安置点交通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内部配置有幼儿园。牛王寨安置点占地面积128亩,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截至2019年6月,共搬迁968户4479人,总建筑面积10,1375.4m2,建筑占17,838.37m2,安置房88,308.5m2,商铺4490.72m2。牛王寨安置小区采用城镇旅游商贸型,充分共享县城的基础设施、就业岗位,坚持建设成最具苗族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和“宜居”“宜游”“宜业”的移民安置旅游小区。

    2 牛王寨安置点的“文化搬迁”方式

    “搬”置文化基础设施,确保群众“稳得住”。雷山县牢牢抓住苗族文化“牛”元素,一是将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只卧牛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命名“牛王寨”,二是把“牛”文化融入牛王寨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斗牛场、苗族芦笙舞场、苗族特色凉亭、牛角装饰路灯等文体设施。同时,牛王寨作为城市居民小区,紧跟时代步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棋牌娱乐室、图书室、就业培训中心、篮球场等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满足搬迁群众文化生活所需,提高了搬迁群众的现代化文化生活素养。

    “搬”入少数民族文化,确保群众“可融入”。一是牛王寨方方面面尽力凸显苗族文化,通过打造斗牛场、牛头休闲广场、苗族游方长廊、苗族特色凉亭、苗族芦笙场、苗族文化一条街等民族文化场所,美人靠、雕花窗、小青瓦、小翘角、坡屋顶等房屋装饰让搬迁群体找到了民族文化的“乡愁”,增强了其归属感、亲切感、幸福感。二是牛王寨借助苗族传统节日众多的文化习俗,如苗年节、吃新节、三月三等,多次举办了芦笙舞比赛、斗鸟、斗牛、千人长桌宴等苗族特色节日活动,促进搬迁群体的互相交流和邻里和睦,展示了苗族热情好客的民族魅力。

    “搬”新精神文化观念,确保群众“住舒服”。一是2018年印发《雷山县脱贫攻坚“双培”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当中存在汉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汉语言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简称“双培”),助力存在汉语言障碍群众加快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符合产业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要、创业需要等。二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牛王寨通过开展文明小区创建活动,营造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搬”创文化产业车间,确保群众“能致富”。一是牛王寨建设有停车场及门面商铺,商铺优先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门面经营“0租金”协议,后者三年内免费享受门面“0租金”政策,实现家门口务工或自主创业。二是采取优惠措施招商引资,开办“扶贫车间”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切实做到“楼上住人、楼下就业”。截至目前,牛王寨移民安置点扶贫车间已扶贫10余家,门面主要经营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銀饰、苗族手工艺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3 易地扶贫搬迁中的“文化搬迁”正向意义

    消除社区融入障碍,增强社会适应归属感。易地扶贫搬迁是很好的扶贫措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不仅改善了搬迁群体的生活环境,还一定程度解决了城市的“用工荒”。然而搬迁当中却存在“搬迁陷阱”问题,大大影响了搬迁效果。搬迁群体在原来的地方,有自己与外在乡村环境相匹配的舒适生活状态、朋友圈子、文化氛围,搬迁进城后角色骤变,不用锄草种地,高房大楼的商品房替代了茅草木屋,原来的民族文化传统被打破,使得他们特别是稍上年纪的人常常会感觉很无聊,难以融入都市生活,在搬迁地找不到归属感。雷山县牛王寨“搬人、搬文化”,把搬迁群众千百年来在深山里代代传承的文化遗存、民族风俗、传统工艺等,最大程度地完好“搬”到安置点,在房屋建筑上融入民族文化图腾,多次举办民族风俗节日活动,让搬迁群众记住“乡愁”的同时,消除了对新家园的融入障碍,找到了文化归属,又融入了文化产业发展链条。

    以民族文化禀赋创收,解决可持续生计难题。搬迁群体在搬迁之前,传统的生活方式几乎是零成本的,饮用免费山泉水,粮食、蔬菜在自家土地上种植,鸡、鸭、鱼、猪、牛等自己养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搬迁之后,身份从“农民”向“市民”转变,身居城市,除了呼吸空气,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水、电、煤气等方方面面都要金钱投入,生活成本的提升时刻影响着搬迁群众留在搬迁地的自我决策。生活成本是现实存在的,不可能降为零,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务工就业,增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务工就业可解决生活成本问题,然而搬迁群体在迁居之前大多从事农业,城市所需生存技能往往不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这就陷入了就业难漩涡。雷山县牛王寨依托民族群体自身拥有的文化禀赋,在安置点设置“扶贫车间”,打造了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搬迁的苗族同胞可能文化水平不高,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银饰等苗族手工艺等却是他们的拿手绝活,来自民族文化的传承,几乎不用培训就能上岗或创业生产;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族群众大量聚集一处,逢民族节日庆典之时自是鱼肉丰盛、载歌载舞,无形之中有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本和基础,增加了搬迁群众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易地扶贫搬迁与反贫困:广西经验模式研究[J].西部论坛,2019(29).

    [2] 雷山县政府办.雷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搬人搬文化”[EB/OL]. http://www.qdn.gov.cn/xwzx/xsdt/201805/t20180515_2180551.html,2018-05-15.

    作者简介:边孙宇(1994—),男,贵州镇远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