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王旭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从关联的角度分析材料、探究量变质变规律、实验为导构建模型、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分析科技前沿影响五方面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展开了探究,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化学教师仍然未能将核心素养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大大影响了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全面实行的背景下,教师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为此,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关联的角度分析材料
宏观变式与微观探析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化学学科学习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察视角。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若能将这一化学核心素养化为己用,必然能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宏观辨识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出发点,学生只有对化学有一个宏观上的了解,才能真正进入化学学科的大门。而微观探析则是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它需要学生从分析化学材料开始进行建立。高中化学之间的知识具有相互联系性,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关联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对化学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
以“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以引导学生从关联的角度自主分析材料,从而提高自身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询问学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果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同学们觉得应该如何进行划分呢?”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便随之集中到该课的教学内容上。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这几个化学式,并要求学生从关联的角度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在初步的观察与辨识中,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形态和特点有了一定的宏观现象认识。一段时间过后,一些学生指出了SO2、CaO为氧化物,HCl、H2SO3为酸,KOH为碱,Na2SO4为盐;还有一些学生则指出了CaO、KOH、Na2SO4是固体,HCl、SO2是气体,H2SO3是液体。显然,不同的分类结果是因为分类标准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事物之间有着不同的联系。在这一基础上,我邀请了几位学生讲述自己的分类标准和思考方式,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探究量变质变规律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更是得到了化学教师的关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而物质的变化更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量变与质变既是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也是物质化学变化的表现。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量变与质变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到量变到什么程度会发生质变?而质变又会质变到什么程度?这些充满哲学性的话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核心素养。
以“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在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运用,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哲学思想的渗透,以引领学生探究其中的规律,强化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这一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自行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并归纳其中变化规律。在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时间后,大家指出了“元素号每加一,电子数也会对应加一”“除了最里面的一层,另外两层电子数最多为8个”“随着电子数的增多,非金属性越强,而金属性越弱”。在学生提出这些内容后,我适当地引入了“量变与质变”,并要求学生想一想它们与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样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整体看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了解到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有一个梯形的分界线,这对于学生认识变化的本质,掌握变化与平衡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为导构建模型
化学学科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一种能力,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使学生轻松地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化学推理的最直观的一种形式。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实验为导向来构建模型,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推理和认知模型的机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优势所在。
以“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落实。因此,上课后,我首先带学生复习了初中所学的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接下来的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试管SO2气体,随后邀请了几位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之后,该实验小組在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明确后便着手展开了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先进行了观色和闻味,随后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导入水槽中,并进行晃动和观察,之后将其用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在观察中,学生通过实验推理对其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在这一基础上,我又邀请其他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对其酸碱性进行确定,从而使学生在实验中对该课进行了模型构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必备的一项能力,更能够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良好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勵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必然能够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产生科学探究欲望,并在探究中活跃自身的思维,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理应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以“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随后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观察中总结出自己的疑惑点,从而使学生的质疑精神得到了有效的体现。一段时间过后,学生提出了“甲烷的结构特点是如何得出的?”“怎么最快了解甲烷的存在及物理性质”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学生在观察之后由自身的疑问凝结而成的,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难点。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我从学生所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了科学探究,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分析科技前沿影响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绿色化学观念。所以,教师要想将这一核心素养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当代科技前沿中化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让高中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其影响,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放眼科技前沿,带学生领略当代科技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使学生油然而生出自豪感和责任心,这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过程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硅、二氧化硅的存在、结构特点和性质,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生产和应用,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化学的指导,我在教学中主要借助一些化学前沿科技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提到硅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时,我首先邀请了几位学生来举出一些例子,在学生提出“水晶饰品”“石英电子表”“玻璃”“瓷器”等物品之后,我给予了学生认同,并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工程塑料、聚氯乙烯等材料,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了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这些材料在当下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渗透,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教育。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理应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并在这一视域下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确保能够发挥出二者的融合优势,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杰.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
[2]王光彩.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3]何春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4]李素荣.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