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空间美学初探
陈一
摘 要:本文介绍了鄂西土家族空间美学的特点,从社会、民俗、自然环境、建筑学以及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历史背景及特点,从村寨规划、建筑特色、公共空间营造三个方面探讨其文化内涵,以期对今天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鄂西;土家族;建筑;村寨;吊脚楼;设计;传承
鄂西土家族聚集区“广袤数千里,山环水复”“在群山万壑中,其险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入”。喀斯特地貌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鄂西土家族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的特殊性格。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准扶贫和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鄂西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研究,认清土家族的身份认同和艺术基因的传承规律,更好地从利用和改造的角度激发土家族审美文化的自觉。
拉普普特(Rapoport A.)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2004)一书中认为,“既不能仅限于研究建筑物,还须把‘谁人所居‘何人所属以及‘如何布置等这些物质文化的要义考虑进来,也不能孤立地研究建筑物,还应将之看作是某种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建筑物是如何与开放的广场、街道及其他场景,以及小区、聚落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展现出来”。受到他的观点的启发,本文分别从村寨布局、建筑特色和公共空间三点,阐述如何看待和研究鄂西土家空间美学以及这种美学是如何通过空间体现出来的。
1 鄂西土家族村寨布局天人融合之美
鄂西土家族依附于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每日“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地生产劳作。地区坡地较多,平地较少,因此基本上所有的房屋只能选择在狭长的山坡上建造。此外,由于建造住房多由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劳动力十分稀缺,没有能力实现“三通一平”,无法对自然地形作出较大的改变,只好顺应地形随高就低修建住房。
鄂西土家族村寨的山腰台地类型是典型地形,这种地段非常狭窄,建筑空间向两端伸展,成串的村寨布局位于地势起伏不大的河谷或者缓坡地段,这些房子散布成不同组别,以人行道连接每个部分,呈点状布局;也有的村寨建造在山沟内外,错落布置在不同的梯级形平台上,看起来错落有致,具有自然野趣之美;还有一些村寨十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都建在山上。不同的房屋形成各种不同的布局,而且当建筑和地形发生冲突的时候(地形高低不平,地块残缺不齐),往往以建筑迁就地形,随高就低,因此在美学上往往呈现不同的变化。这使得这些山地聚居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人居空间往往疏密有致,呈现类似细胞的内在逻辑,这种外在形式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恰当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社会结构和历史流变的内在美学基因。
这样的布局,体现了传统文化讲究的“天人合一”的布局文化。传统上土家文化认为村寨布局必须“前有污池,后有丘陵,左有流水,右有长道”,将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汇集的地方设为土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地。同时建筑朝向朝着四面八方,展现了大山、大自然统一协调的意境,展现了鄂西土家族“天人合一”观念和空间美学,呈现了鄂西土家文化特质——自然与人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2 鄂西土家族建筑匠心独具之美
人类造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匠心之美体现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为建造活动而形成的环境之美,包括民族乡镇的各种构筑物、公共设施、环境小品、仪式场所及建筑群形成的点、线、面等意向元素等。鄂西土家族建筑匠心之美体现在吊脚楼到住宅群体、村寨布局、城镇甚至土司遗址的一系列空间营造中。
张良皋先生长期研究土家建筑,他认为吊脚楼建筑是民族建筑中一朵最具特色的奇异花朵。在我国西南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吊脚楼,其独特的结构是其突出特点,它通过干栏结构模块化建构,结构简洁,逻辑清晰,屋檐角反翘向上,非常轻盈,向上飞升,给人轻快、舒展的美感。青山绿水中,一座座土家吊脚楼,错落有致,聚散开来,与层峦叠嶂的大山融为一体。鄂西土家吊脚楼在选址时,把道路、悬崖、水景都考虑到建筑中,依照地形设计建设,甚至有的建筑伫立于悬崖或溪河边,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匠心和美学的思考。明代土家族诗人对之赞曰:“楚山之祖,福石之宗,岿式峙立,翁然相从,上摩霄汉,下瞰溪流,前张后拥,中为月楼。”乾隆《永顺县志·风土》中认为,“散处溪谷,所居必择高峻”。鄂西土家族人民认为,吊脚楼的选址必须在视野开阔之地,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风水,惠及子孙。因为大家都这样想,所以每间住宅都形成了“错落有致,和而不同”的空间格局,具有一种有机细胞之美。有诗云:“千里听得发锤响,万里听得美名扬,东家屋场立得高,家发业兴万年长。”这样的话语,展现了土家人的勇于上进、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人生态度。因此,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展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
3 鄂西土家族公共空间交往之美
上文主要强调物理空间,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和日常生活更加接近的其实是每日的交往空间,这些交往空间被赋予了情感认知、精神寄托的深刻涵义。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除了有休息、仓储等实用功能之外,更是衔接室内外空间的重要物质载体,能够使室内室外空间融为一体,并提供了融合社会关系、传承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记忆的交往空间。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村寨促进了地区旅游和外向經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吊脚楼空间尺度的增大,类似毛细血管再到一般动脉的演化规律,再到大动脉,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公共空间。
比如鄂西土家堂屋,它往往位于建筑的中心,是全家的活动空间。除此之外,其后部正中为供奉祖先与神明的位置,具有敬神、祭祖、婚丧、宴请宾客等活动之用,是人神对话的空间媒介,使人神协同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能够延伸到大型的公共场地中,比如村寨中的宗祠、学校、寺庙、摆手堂、祖堂等,将各种仪式和文化活动融入私人以及公共场地中。这些场所被赋予祭祀、集会、演出等功能,人们聚集在这里议事,举行仪式、演出等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交体系。
另外一个重要例子是火塘,土家族的火塘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鄂西土家族先民于高山峻岭、深山老林里,以草和树皮为衣,遮风挡雨,借燃烧的篝火来驱逐寒冷,保护自身。火使土家族人从茹毛饮血的生活逐步过渡到煮食烹饪。改土归流前,据地方志载,土家族“每家设火床,中置火炉以炊爨,日则男女环坐,夜则杂卧其间”。除了吃饭、会客、烤火、议事外,火塘在晚上还用来取暖睡觉,不管是男女老少、夫妻子女,甚至是客人,都在此歇息,无所避忌。由于山高地寒,云雾弥漫,雨水丰富,空气相对湿度大,日常生活中每天重要的休憩时光就在火塘间。环境行为学认为,人和人交往的尺度决定他们之间交往的密切程度。土家族人以火塘为辐射中心,围绕火塘休息、聊天与进餐,度过一天的闲暇时间。火塘带来了温暖,以熊熊的火塘为中心,展现了家庭社交的温暖。
4 结语
鄂西土家族空间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工要素,在人类实践和自然反馈的合力作用下,不断融合、传播、演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同时,鄂西土家族空间的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建筑、景观、街道、设施等实体要素不断变迁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传统与现代互相协调、互相衬托的特点,这体现了鄂西土家族历时性与现时性的叠加关系。我们对其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传达出鄂西土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空间结构、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