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心理学对绘本设计风格的影响

    【摘要】优秀的绘本设计不仅能够很好地传达绘本的内涵,让幼儿更好地读懂绘本,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让儿童能够从阅读中感受美,给他们带来愉悦和满足,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笔者结合优秀的绘本以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浅谈绘本的图书设计,以期更好地促进绘本的设计发展。

    【关键词】绘本;设计;审美;儿童心理特征

    【作者单位】李慧,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

    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家、作家佩里·诺德曼认为,绘本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书籍,通过一系列的图片结合少量的文字,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来讲述故事或者传递信息。卡罗尔·斯科特和玛丽亚·尼古拉给绘本下了一个定义:绘本是依靠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即图片的相互关系来共同起到叙述故事情节作用的图书类型。书中的图片是作为内容在每一页中都出现的,并且它对故事的完整叙述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这些对绘本的评价以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艺术,图画不是文字的补充说明,而是书籍的主要叙述“语言”。绘本具有很强的审美性以及艺术性,这是其他很多书籍都相对欠缺的。作为儿童接触的“第一本书”,绘本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起到启蒙的作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绘本不同于儿童其他读物,其文字非常少,甚至没有文字,因此,想要充分发挥绘本对幼儿的作用,出版者除了重点设计绘本本身的内容,还需要进行精心的绘本设计。优秀的绘本设计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绘本的内涵,让幼儿更好地读懂绘本,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让幼儿能够从阅读中感受美,给他们带来愉悦和满足,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笔者从儿童心理的色彩、视知觉和多感官学习三方面来分析绘本设计的特点。

    一、色彩在绘本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本的设计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绘本的第一视觉语言。色彩不仅能够给儿童传递情感,还能够很好地渲染绘本整体的气氛,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知不觉地深入其中,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色彩在绘本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大千世界,色彩缤纷,要在绘本的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色彩,图书设计工作者需要深刻了解色彩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以便为儿童设计出更优秀的绘本作品。

    第一,儿童的色彩偏好。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对美有清晰独特的感受,对美的感受来自他们对具体对象的直接感知,而鲜艳的色彩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颜色的认识会表现不同的特征,首先是识别颜色,其次是识别颜色的名称,感知颜色的冷暖,进而发展到对颜色的喜欢。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颜色也会有不同的偏好。相对来说,学龄前的儿童普遍喜欢暖色调,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颜色的喜欢会从对比强烈、色彩鲜艳慢慢转向柔和、协调。因此,在进行绘本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审美特点。0—6岁的幼儿,大多喜欢饱和度高、明快鲜艳的颜色,譬如,红、黄、蓝、绿等。而且不同性别的儿童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同。一般来说,在6岁以后,儿童的色彩偏爱会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相对更喜欢红色、黄色,其次是橙色、白色与蓝色;男孩则比较喜欢黄色、蓝色,其次是红色、绿色。从色彩心理上进行分析,红色对视觉的刺激是最强烈的,红色也是最有生机的一种颜色,它能够让人感到热烈、活跃,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橙色与红色相比更加柔和,往往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的感觉;黄色的明度级别是最高的,有很强的光明感,让人产生纯洁明快的感觉,具有愉悦、温暖和提神的效果,大多数儿童都更偏爱黄色的玩具和服饰。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绘本设计时,黄色是主要考虑的一种颜色;绿色也是儿童偏爱的颜色之一,在图书的设计过程中应用也较多,绿色能够让人放松、平静,并且能够保护视力,提高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蓝色清爽透明,能够给人安静的感觉。儿童对颜色的偏好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也给儿童的颜色偏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绘本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等因素,以便把握好绘本设计的第一步。

    第二,色彩对兒童身心健康的影响。人们对色彩和谐的需求事实上是一种本能,对颜色有明显的偏好。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赫尔曼·赫尔姆霍茨提出,人类视网膜上的锥状细胞具有蓝、绿、红三种色彩感受器,分别对蓝色、绿色和红色敏感。和谐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而杂乱无序的混沌色彩则往往容易给人带来视觉疲劳,甚至破坏人的情绪。儿童长期处在视觉疲劳环境中,不仅身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而且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从生理的角度来看,过度强烈、直接的色彩,会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对儿童的视力造成不良的影响;太过鲜艳的色彩容易产生巨大的色彩冲击力,导致儿童注意力分散,同时使儿童产生焦躁不安、厌烦等情绪;而过于呆板、单调的颜色,也同样会使儿童产生视觉疲劳。从心理的角度来看,色彩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要大于对生理的影响,许多国家的心理学家都认为色彩严重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德国慕尼黑心理学家利用三年的时间做实验,通过让儿童在不同颜色的房间里进行学习和游戏,从而研究颜色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橘红色、黄色、淡蓝色和草绿色等暖色系房间中的儿童,更加协调、机敏、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在白色、黑色、棕色和灰色等单调颜色房间里的儿童则比较压抑和迟钝,智商比普通的儿童要低。这个研究结果表明,色彩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色彩不仅能够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而且还能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发展。鲜明且单纯的颜色有利于培养儿童开朗活泼、奋发上进的个性,如橙色和红色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的性格;粉色和蓝色则有利于培养儿童安静的性格。因此,在进行绘本的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以儿童的视觉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合理使用颜色,充分发挥绘本的功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视知觉对绘本设计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视知觉是一种将达到眼睛的可见光进行信息解释,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或者做出行动的能力。通俗来说,眼球接收器官受到视觉刺激后,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进行接收和辨识,视知觉包括视觉的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部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视知觉行为是一个包括寻找目标、发现目标、区别目标并且进行模式识别的过程。

    第一,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对幼儿来说,其视知觉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且幼儿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都相对欠缺,尤其是幼儿的记忆力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也就是5—9个记忆项目,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这些信息保留的时间仅有5—20秒,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分钟。幼儿视知觉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在阅读绘本时,要完成寻找目标、发现目标、区别目标并进行模式识别的整个过程,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能够快速地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目标。因此,在进行绘本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始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减少认知的信息容量,减少视觉的思维量以及思维难度,尽量减少提供不符合目标的视觉信息,减少阅读时的视觉负担。此外,儿童还拥有把无规律的图像看成有规律的图像,把复杂的图像看成简单的图像,把立体的图像看成平面的图像,把局部的图像看成整体的图像等视知觉造型能力。了解了儿童这些视知觉的基本特性,在绘本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就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规律,做好绘本设计的文字处理以及版式编排。

    第二,绘本如何体现视知觉。绘本主要传达信息的手段就是有趣且生动的图形,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视知觉的运行过程首要之事便是寻找图形。因此,在版式编排时,设计人员要非常注重形式的设计,尽量使用完整且直观的图案,并且图案要占据图书的主要版面空间,舍弃与主题无关的细节内容,以便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用尽量少的时间捕捉到最重要的信息,获得直观且形象的记忆,从而正确理解绘本的内容。对文字的处理也是绘本设计非常关键的细节。虽然文字在绘本中处于次要的地位,但文字也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童的视知觉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图形更敏感,对文字的注意力相对不容易集中,因此,绘本设计人员更要对文字进行精心讲究的排版设计,以充分发挥文字的意义。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魔法象图画书“王国系列”的《喵呜系列》,绘本的绘画均是由大块纯净的色块和亮灿的色彩组成,而在文字的排版设计上,设计人员则充分考虑了绘本本身语言回环往复且具有节奏感的特点,使字号大小有节奏地进行变化,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仅如此,绘本语言不断重复,还加强了对幼儿语言的启蒙。设计人员通过对整个版面进行文字的编排设计,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对图文信息进行寻找、发现、分析和处理,实现幼儿对绘本的高效阅读。

    三、绘本如何体现多感官学习特点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学习是在多感官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会同时通过眼、鼻、嘴、手和耳等器官进行多维度的感觉认知。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也强调,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全方位激发学习兴趣。她认为,不论是眼睛的观看、嘴巴的品尝、身体的触碰还是耳朵的倾听,儿童都能够从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获得体验,从而学习新事物。这种学习的方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是多感官学习的模式。譬如,一些幼儿特别喜欢将物体放入嘴巴舔、咬、啃,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认识事物的学习过程,通过嘴巴感受物体的味道、软硬等。

    根据儿童与生俱来的多感官学习特点,同时又得益于多媒体技术以及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绘本的设计也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变化。儿童认知事物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还能够通过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来感受认知事物。如在听觉上,绘本设计人员可以在书中放置能够发出声音的芯片,按照图书的内容进行录音制作,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打开书本,或者点击相关按钮就能听到发声,譬如一些小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音频等。触觉的体验是电子出版读物所不能提供的,儿童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触摸来感知并认识事物。因此,在进行绘本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能够充分发挥纸质绘本的优势,在设计上进行创新,给儿童提供可以触摸的“实物”。如介绍小兔子时,设计人员可以在书中配备一块小兔子的皮毛仿制品,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触摸体验。同样的,嗅觉感官体验也可以运用到绘本设计当中。这种集多种感官体验于一体的绘本,最典型的莫过于《Pat the bunny》,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Dorothy Kunhardt为他的三岁女儿创作的,出版于1940年,自出版以来几乎年年都再版,一直雄踞畅销书前列。《Pat the bunny》的设计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如绘本中,小女孩Judy拍小兔子可爱的肚子,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模仿女孩拍拍右边图中的小兔子,最关键的是这个兔子有毛茸茸的感覺,这样可以让儿童感知到兔子的毛发特点。绘本中这样写道:“保罗可以闻到花香。现在你也闻一闻吧。”在设计这本绘本时,设计人员在本页设计配置了一朵具有持久清香的花朵,儿童可以通过嗅觉来感受美妙的花香。此外,在绘本的造型上,设计人员可以跳脱传统的平面设计造型,尝试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儿童的思维比较直接、简单,如果绘本能够利用立体的造型,往往更贴近儿童的接受能力。譬如,在进行绘本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在设计时将动物、植物、人物以及房子、树木等元素设计成立体式的造型,尤其是一些涉及相对复杂构造的科学类绘本图书,则更适合立体化的造型设计。儿童翻开书页时,立体的事物就直立眼前,儿童的好奇心便立刻被激发起来,同时立体化的造型设计又能够促使儿童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立体设计的绘本,在儿童看来,就像是游戏时的玩具。立体书创造了三维空间,给孩子提供了可以动手去玩的对象,更能够满足儿童动手探索发现的需求。

    绘本是儿童阅读的“第一本书”,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优秀的绘本能够很好地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因此,对广大的绘本图书出版工作者而言,绘本的创作、设计意味着一份责任。我们期待在绘本的设计领域中,能够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以带给儿童更丰富的文化大餐。

    [1]秦筠,钟敏.浅析学前儿童书籍设计的艺术特征[J].都市家教月刊,2015(1).

    [2]蒋忠智.童心童趣——浅析幼儿图书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10).

    [3]刘敏妮.谈儿童图书设计的“儿童特点”观照[J].出版发行研究,2011(6).

    [4]唐悦.浅析儿童书籍设计者的职业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1).

    [5]张立杰.儿童书籍设计的互动性探讨[J].作家,2012(24).

    [6]胡燕.当代儿童书籍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相关文章!
  •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

    曾慧君<br />
    摘 要 新媒体环境推动了播音主持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使外界对播音主持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新媒体环境使播音主持

  • 新闻类APP发展模式探析

    王懋莹<br />
    【摘 要】自2009年《南方周末》发布了我国第一款手机APP后,新闻类APP大量增加。本文对主要的新闻类APP从内容方面进行分类,并

  • 应警觉电子原稿中近(同)音词“

    【摘要】对现代编校工作而言,电子版原稿编校比手写原稿编校更具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近(同)音词错误的出现。文章通过笔者在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