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摘要

    在戏曲演奏乐器中,琵琶凭借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琵琶演奏艺术及其与戏曲人物情感表现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琵琶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并对如何运用琵琶演奏技巧加强戏曲人物情感表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使琵琶的情感表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琵琶演奏;情感表现;戏曲人物

    [中图分类号]J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114-03

    收稿日期2019-07-24

    作者简介(蒋纯(1971—),女,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成都610021)

    一、琵琶演奏与戏曲人物情感表现

    中国的戏曲从名字上进行解读,“戏”对应的是故事的演绎,“曲”则为音乐表达,是戏剧与音乐结合的产物,尽管以演員唱戏演故事为主,但也离不开音乐的伴奏衬托和节奏配合。从表演上来讲,戏曲表演艺术需要以音乐为核心进行舞台语言的组织,舞台演出将直接受到段落音乐情调、旋律情绪反差、节奏张弛变化等音乐布局元素的影响。人物形象塑造作为戏曲表演的首要任务,还要结合剧情表达需要展开,要求演员在音乐旋律基础上进行人物情绪把控,实现人物情感的传递。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音乐情感表现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人物情态进行直接或间接表述,并起到烘托剧情或推动情节的作用,由乐器伴奏和声乐演唱构成,不仅要求围绕人物性格完成唱腔音乐的设计,同时也要求音乐伴奏能够配合人物情感表达,从而共同完成舞台音乐形象的创造。由此可见,乐器伴奏与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戏曲表演中需要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戏曲伴奏中,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演奏乐器。琵琶作为其中辨识度较高的乐器,拥有独特气质和鲜明个性,为人们所喜爱。从中华戏曲乐器文化发展史来看,琵琶的记载源远流长,从秦汉开始就拥有了文字描述,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重要的戏曲伴奏乐曲,在现代化戏曲舞台上依然得到了沿用。琵琶之所以在戏曲伴奏中十分重要,主要是由于其在人物情感表现上拥有丰富表现力,做到“柔可委婉深情,刚可动人心魄”,通过与演员唱腔默契配合能够创造最佳的艺术效果。

    二、琵琶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一)烘托剧情作用

    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上,需要与剧情呼应。在戏曲舞台上,演员台词通常十分简练,一些传统戏曲人物只有简单几句台词,但在故事表现上则采取一人一事的结构方式,想要完成人物刻画和故事推动就需要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表达。正因为如此,戏剧人物形象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铡美案》中的包公、《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2。为对这些人物的情感进行表现,要求演员与乐队配合进行剧情表现。而在传统剧目中,通常没有曲谱,需要利用琵琶曲调音色对剧情进行烘托,利用琵琶清脆亮丽的音色带动其他乐器的演奏。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结合曲牌、唱腔进行伴奏,做到与领奏的伴奏和司鼓节奏的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有序收放进行戏剧情节推动,使音乐伴奏能够配合演员情绪演绎,达到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而在有乐谱的演奏中,需要对琵琶的快节奏音乐进行利用,以便结合剧情需要烘托演员情绪表达,使整体乐队演奏保持性协同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音乐演奏效果。在戏曲中大量使用琵琶,能够用于描写剧目环境,增强演员情感表现力。

    在戏曲的曲牌和过场音乐演奏上,常常采用琵琶演奏对剧情进行渲染,助推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在传统戏曲剧目中,琵琶须与其他乐器共奏,彰显其特殊的音色,在使观众感到乐曲动听的同时,体会剧中人物的复杂心境和情态。而音色是琵琶演奏者对音乐意境进行描绘的重要手段,在人物艺术形象塑造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琵琶演奏音色变化,演奏者可以进行不同表情功能的展现。琵琶的音色可以划分为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低音区拥有结实憨厚的音色,中音区为圆润动听的音色,高音区则为明亮的音色,因此拥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琵琶声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声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广阔的音域空间,凭借独特的音色功能推动了剧目发展。比如在李铁梅的唱段中,开始用低音演唱“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之后逐渐升高,整段的琵琶演奏则采用六个不同四音和弦方式进入中速低八度小节,呈现出了丰富的节奏变化,从而起到了渲染氛围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满足了人物情感的表现需求。

    (二)衬托唱腔作用

    戏曲人物情感表现需要将乐器伴奏与演员唱腔结合在一起,而乐器伴奏需要发挥衬托唱腔的作用,以便使演员情绪得到较好积蓄和传递,促使演员演唱更富情感。在戏曲伴奏中,琵琶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可以成为主奏乐器或伴奏乐器。作为主奏乐器,琵琶在对唱腔进行烘托时通常保持颗粒状的嘹亮悦耳音色,能够起到描绘故事画面的作用,以免演员演唱显得单调。如《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琵琶曲目,单独弹奏都能将人带入难以忘怀的画面中,用于衬托唱腔能够帮助演员更好地叙事和表达情感,呈现出戏曲独特的风格魅力。作为伴奏乐器,琵琶常与二胡、板胡、三弦等其他乐器一同使用,在京剧、淮剧、评剧等戏曲舞台上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声部伴奏对演员唱腔进行烘托,体现戏曲独特韵味,为人物情感表现奠定基础。在现代戏剧表演中,琵琶通常与管弦乐器一同使用,能够通过相互配合做到托腔保调,确保演员能够顺利进行情感表现。运用“挑、轮、弹、摇”等方法,可以实现演奏旋律的细化,使戏曲音乐曲目中的说唱性得到保留,因此能够起到较好的托腔作用。

    拥有优美声音、灵活指法,同时无强烈的风格色彩,使得琵琶在许多传统戏剧中被称之为“第二主音乐器”,在戏曲表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现代戏曲表演中,随着琵琶角色被定位为主旋律担当,琵琶演奏任务也日渐加重,不仅需要表达丰富情感,还要对唱腔部分进行填充密实,保证各种思想情绪能够得到较好表现3。而在音乐戏曲化表达上,琵琶拥有丰富的表现技法,可以与演员的唱、念、做、打相配合,通过各种曲调的变化实现人物特点的细腻传递,确保戏曲舞台的表演能够做到淋漓尽致。对于琵琶演奏艺人来讲,掌握琵琶演奏技巧成了演奏好曲目的重要方法,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技巧,还要积累丰富的琵琶演奏经验,以便能够严格按照演员唱腔情感表达要求进行节奏、曲调旋律的掌握,保证左右手指的指法能够正确配合。如果是琵琶独奏,则要加强旋律情绪的体现,演奏时做到不走样的同时,配合人物情绪要求进行演员唱腔衬托,以便凭借琵琶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实现人物情感的顺利表现。

    (三)情感表达作用

    无论哪种戏曲,都将“传情传神表戏情”当成是伴奏的核心,要求伴奏充分发挥情感表达作用。琵琶之所以能够在戏曲情感表达上占据重要地位,则是由于其缺少强烈的音色风格特征,能够与戏曲本身情感相融合,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变化。凭借泛音特点和独特音色,琵琶拥有了强大的情感表现功能,演奏者可以通过声音变化进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抒发。所以在琵琶演奏上,要求演奏者结合自身心理感受和审美想法进行演奏技法的运用,以便借助琵琶演奏进行情感表现,辅助演员完成人物形象塑造4。正因为如此,利用琵琶进行戏曲伴奏时,无论是演奏气息还是呼吸技巧都会影响音乐的韵味、风骨,因此演奏者单纯按照乐谱进行演奏将造成戏曲情感表达不够丰富,无法体现人物灵魂。而无论是在意境韵味还是演奏者内心情感表达上,琵琶演奏艺术的表现能力都较强,能够凭借大音域结构、丰富技法和多样音域进行多元化表达,促使戏曲人物的强烈情感倾向得到展现,形成带有琵琶演奏者自身情感特点的演奏意境。

    在戏曲情感表达上,琵琶的加入促使音乐呈现出璀璨多元状态,为乐曲注入了特殊的生命力。而琵琶音乐情感表達与音色、技巧等各种演奏元素之间,需要依靠演奏者建立联系,对演奏者自身音乐素养和审美提出了一定要求。作为演奏者,首先需要拥有扎实的演奏基本功才能顺利进行琵琶演奏,在此基础上则要凭借自身对作品的认识使琴声与内心情感相统一,确保音乐情感能够深入人心。因此琵琶演奏情感表达作用的发挥,需要依靠演奏者的技巧和素养。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从服务戏曲人物情感表达的角度进行乐曲演奏,才能在作品演奏中融入自身情感,奏出作品应有的曲韵。为完全表现情感,演奏者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演奏节奏感,还要加深对戏曲音乐的理解,能够对不同审美风格的乐曲情感进行表达,才能准确将情感表现要素融入琵琶演奏艺术中,展现作品价值取向。而融入演奏者自身音乐领悟和情感的琵琶演奏,才能做到形、神、曲、技相协调,促使观众在戏曲音乐欣赏过程中体会作品中的丰富情感。

    三、琵琶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中的实施

    (一)加强音色变化控制

    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上,琵琶演奏还应加强音色变化控制,以便能够结合各剧种音乐风格和流派特点进行琵琶演奏技巧的合理运用,发挥琵琶伴奏在戏曲音乐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使剧种人物情感得到生动表达。琵琶音色的变化,主要由触弦力度、角度、速度、动作幅度等引起,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联系,要求演奏者结合音乐特点和琵琶音色特点进行演奏技巧调整,使琵琶音色变化性得到提高。中国戏曲角色可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各种角色拥有不同特点,结合剧情进行人物角色和情感演绎还要配以不同伴奏。在琵琶演奏中,为满足剧情创作需要,通常会加强拉、推、揉、吟等技巧的大量运用。例如,在戏曲《霸王别姬》演奏中,琵琶演奏为展现霸王和虞姬两个人物分别时的悲伤之情,需要运用吟弦+慢速轮指的演奏技法,在霸王突围场面刻画时,则运用搅弦、狂扫演奏技巧,能够使人物悲壮的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作为演奏者,还应围绕剧情走向配合进行琵琶演奏,充分发挥琵琶在剧情推动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戏曲《打金枝》的琵琶演奏中,剧目台词和表演风格较为简单,需要利用琵琶的点状发音进行少女形象的生动刻画,推动故事情节的铺展,从而使人物情感脉络得到清晰展现,为作品情感表达奠定基础。使琵琶演奏与剧情走向保持一致,与戏曲表演背景相契合,能够使音乐内容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因此能够获得显著的人物情感表达效果。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还要加强琵琶音色变化控制,以便使作品故事发展得到清晰表达。而为提高琵琶音色控制能力,需要加强左右“推”“拉”等按弦技巧的练习,保证左右手能够协调配合,然后配合采用颤指等技巧使琵琶演奏做到张弛有度。

    (二)把握音乐演奏旋律

    戏曲的伴奏与演员舞台表演一样,都需要在导演指挥和协调下与其他元素相互配合。不同的戏曲拥有各自的伴奏规律,如越剧和平调伴奏注重表情达意,要求伴奏不能喧宾夺主,确保情感在细腻中迸发。作为琵琶演奏者,需要与演员和谐配合,遵循衬托唱腔的原则进行伴奏,实现对音乐演奏旋律的较好把握。在伴奏过程中,应确保演员演唱内容不被音乐旋律影响或淹没,保证观众能够听清演员演唱的每个字。为此,演奏者需要结合人物情感对音乐节奏进行“进”和“退”的调整,使乐曲速度能够以演员唱腔情绪为依据。例如,在戏曲《归宁》的民乐演奏上,在人物李秀英无奈委屈心情的表现上,为衬托金派唱腔的韵味,需要利用琵琶推拉弦和滑音进行演奏,使伴奏的强弱与节奏起伏紧密结合唱腔,达到完美和谐的表演效果。而在为戏曲《国色天香》牡丹唱腔伴奏上,需要对唱腔的丰富韵味进行表现,因此需要采用揉弦、推拉弦等丰富华丽的琵琶演奏技巧,使越剧整体柔美细腻的特征得到展现的同时,保证人物情感能够在细腻音乐中迸发表现。把握琵琶演奏乐曲旋律,能够在表现琵琶演奏特色的同时,顺利表达乐曲中的人物情感。在戏曲琵琶伴奏中,对柔美温婉乐曲进行演奏,需要加强轻拢、慢捻、抹、挑等手法的运用,以便表达平和的情感。对高亢的情感进行表达,则要使乐曲保持紧张激昂的旋律,运用相对紧凑的演奏手法。例如在戏曲《十面埋伏》的琵琶演奏上,乐器弹奏力度较大且急促,以表达哀怨、悲切的情感。如果在频率加快但弹奏力度较小的情况下,则会传递轻快、喜悦的情感,所以需要通过加强旋律把握实现人物情感的准确表现。

    (三)传递自身情感认知

    在戏曲琵琶演奏中,通过音乐对戏曲人物情感进行表现,还要求演奏者能够传递自身情感认知。而不同演奏者拥有不同的内在修养和思想气质,使得其在乐曲处理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因此演奏出的作品呈现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在戏曲中,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想要较好发挥琵琶的情感表现作用,使乐曲更具感人力量,演奏者还应重视内心情感释放。为此,演奏者需要保持内心丰富的情感,具备丰富的知识才学和生活经历,从而在自我情感表现上达到一定高度,能够通过琵琶演奏展现丰富的精神内涵。例如,在评剧《秦香莲》的演奏中,采用琵琶独奏的形式推动秦香莲扮成卖唱女的剧情发展,想要使秦香莲委屈、心酸等情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还要求琵琶演奏做到声音哀怨缠绵,能够与剧情交织在一起,实现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要求演奏者对人物情感本身有深刻理解,能够从演奏心理上实现与音乐情感的准确把握,从而采取恰当的演奏方法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演奏技能,展现出演奏者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6。因此作为琵琶演奏者,需要认识到音乐与情感之间不可分割,乐器演奏需要将音乐审美情感放在首位,以展现音乐的内在韵味。拥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演奏者能够发挥想象力感受戏曲文学艺术传递的情感,并通过融入自身理解创造出生动传神的音乐形象,继而促使人物情感得到较好表现。

    结论

    综上所述,琵琶凭借独特的音色实现了演奏的戏曲化,在戏曲人物情感表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琵琶演奏技艺进行学习时,还应结合戏曲表演需求进行音乐变化控制,恰当掌握音乐演奏旋律和合理传递自身情感认知,以便使琵琶的情感表现力得到充分体现,为戏曲人物塑造注入鲜活生命力。

    注释:

    1(#肖雨薇.琵琶演奏中弦外动作对情感表达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6(01):104.

    2车欣霖.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琵琶声部表现力分析J.中国京剧,2018(11):64—67.

    3张弦.琵琶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及演奏技巧的探讨J.艺术评鉴,2018(18):58—59.

    4李翠翠.琵琶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J.学周刊,2018(18):190—191.

    5孙沫.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艺术谈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05):20—24.

    6李曼.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J.艺术评鉴,2016(05):157—159.

    (责任编辑:崔晓光))

相关文章!
  • 《冈仁波齐》的镜像之美与哲学内

    李敏《岡仁波齐》,“第六代”导演代表张杨作品,2017年6月20日在国内公映,因其独特的介于真实与虚构间的创意策划与艺术探索、拍摄的镜像之

  • 云南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研究

    蒋莹【摘 要】在阿峨这样一个小地方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农民版画。版画为什么会在这里兴起?壮族村民如何将其发展壮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职艺术人

    摘 要: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特点,着重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在高职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