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探析

    摘 要: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特点,着重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在高职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以期推进高职艺术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艺术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成果转化;艺术人才;转化路径

    高校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其主要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随着社会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艺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艺术类毕业生能否适应就业市场需要,是衡量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

    1 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特点

    高等艺术教育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又具有艺术教育特质,为艺术事业和艺术产业第一线提供高技能人才是其办学主要目的,[1]在就业导向、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环节有其自身的特点。

    1.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讲授、教学方法运用、专业考核等方面都针对职业岗位的技术需要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用人单位通常选择专业素质高、能力强的毕业生,对于技能型艺术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社会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单一知识能力结构的毕业生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获得企业青睐。高职艺术院校根据市场供需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两者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2]使培养艺术人才的职业教育贴近市场,适应产业一线对艺术人才的规格要求,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

    1.2 艺术实践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艺术实践是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经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艺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校内的专业展示,还是校外的实习实训,都是艺术专业开展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渠道。高职艺术院校非常注重通过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实效性,获得专业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艺术实践提高了艺术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使之获得一定的从业实践经验,因而艺术类毕业生的工作实习期较短,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环境,达到用人单位的专业要求并很快得到认可。艺术实践一方面磨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作用显著

    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重视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而且强调艺术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这一职能。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能够直接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满足社会现实需求。高职艺术院校凭借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分别适应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通过不同的路径和形式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作用,凸显高职艺术院校服务社会方式的多样性,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优质艺术人才资源。高职艺术院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资源支持,从而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和增强办学实力,使得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靠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2 科技成果转化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重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开展、实习实训引导和毕业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促进高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有效地进行技术研发、业务发展和成果推广,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向纵深推进,完善校企合作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长效运行机制。

    其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是高职艺术院校的职能之一,要发挥好这一社会服务职能,需要开展知识和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职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的区域集聚地,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以及合作研发的方式,为地方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引领,及时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有助于高职艺术院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乃至服务整个社会。

    3 高职艺术人才培养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根据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现状,高职院校具有有利的前提条件来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虽然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通过观念更新、机制完善以及校企对接等路径能够逐步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

    3.1 更新观念,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高职艺术院校注重艺术专业技能教学与培训,而忽视高职科研活动的开展,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善,但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主要是出于职称评审的需要,并非真正愿意搞科研,更谈不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多数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多选择与自己专业和教学相一致或相近的课题,且科研选题范围相对狭窄,研究成果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无法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因此,首先要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識,树立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一体化的观念,明确科研工作在高职艺术院校的定位,高职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应着重于高职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从产学研入手,重点在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艺术生产第一线的项目,提高科研与经济的结合度,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突出艺术专业优势和特色。

    3.2 完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高职院校普遍没有设立专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部门,在科技投入、资金管理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缺少统一协调管理的机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或者被忽视。高职艺术院校应利用现有资源,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校内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科技成果及其相关知识和企业需求的信息,为教师的成果转化提供咨询、沟通等服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职艺术院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人员与企业科技实施平台相对接,保证科研项目建设和科研成果开发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在与企业合作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科技成果转化顺利实现。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建立激励驱动机制,制定合理的效益奖励制度,学校、企业、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科研活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3 加强交流,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高职艺术院校虽然与企业合作频繁,校企合作开展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已是大多数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却没有能够真正地建立起以市场资源为配置主体的统一的技术进步机制,仅仅为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而建立校企实践基地,并不具备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更是缺少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及相应的配套资源。因此,应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培养艺术人才的功能和作用,改变学校与企业仅停留在基础实习和就业合作阶段的状况,提高和艺术实践的质量和层次,让企业真正进入高职教育的轨道,将艺术专业技能发展为能够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艺术生产技术,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艺术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校企合作机制,将成熟的艺术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形成艺术专业教学、科研与市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提升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艺术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可心.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13.

    [2] 刘凤云.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0):28.

    作者简介:胡伟(196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相关文章!
  • 《冈仁波齐》的镜像之美与哲学内

    李敏《岡仁波齐》,“第六代”导演代表张杨作品,2017年6月20日在国内公映,因其独特的介于真实与虚构间的创意策划与艺术探索、拍摄的镜像之

  • 云南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研究

    蒋莹【摘 要】在阿峨这样一个小地方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农民版画。版画为什么会在这里兴起?壮族村民如何将其发展壮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 何雨薇作品

    作者简介: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指导老师:王鄰霖,硕士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