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为中国足球辩护

    方正宇

    巩汉林近日针对中国足球的批评,引发了来自冯潇霆的反驳,进而在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冯巩大战”,将包括冯巩本尊在内的诸多人士也拖入战团。此番论战着实热闹,不少足球从业者和体育媒体人努力为中国足球做出各种辩护。但恕我直言,其中很多辩护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就以冯潇霆撰写的那篇长文为例,文章内容本身可以算得上是有理有据。冯潇霆以日本足球当年总结世界杯失利的专业态度为例,阐明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一支球队遭遇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最需要的是专业分析而非谩骂,这才能帮助球队摆脱困境。

    这些内容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讲道理的人选却错了。如果文章出自于某位女足球员,或者尚未踏入职业足坛的小球员,又或是徐根宝等长期植根于青训的老前辈,相信公众都更容易听得进道理。可这篇文章偏偏出自于冯潇霆,一位中国足球“金元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兼具个人收入畸高和国家队表现欠佳这两大要素,可以说正是巩汉林那些批评直接针对的对象。所以,由他写出这番话,其说服效果注定就是最差的。很多人会觉得,如果为中国足球辩护就等于为冯潇霆这批高薪球员辩护的话,那还不如别辩护了。

    由此可见,想为中国足球辩护,非但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更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和时机。比如说起曲艺界对于中国足球的挖苦与讽刺,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991年央视春晚舞台,当时在牛群和冯巩演出的相声《亚运之最》中,冯巩问“亚运会上什幺最臭”,牛群的回答是“中国男子足球队临门一脚最臭”,矛头直指男足在国庆之夜被泰国队爆冷淘汰。

    那幺,当时由谁来为中国足球辩护呢?恰恰是牛群自己。他随后以国家队主教练高丰文的口吻表示,全队愿意让球迷狠揍一顿来解气,但别把他们打死,因为球队还要在赛场上为祖国尽一些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刚才还在发出嘲笑的观众顷刻间送出热烈掌声,镜头也专门给到了坐席上的高丰文。高丰文究竟有没有说过这段话,其实不重要。牛群的后半段表述,已经将基调从挖苦讽刺转向对知耻后勇的寄望,巧妙地帮中国足球挽回了部分颜面。

    回顾三十几年前的这段历史,可见只要球队遭遇历史性的败仗,就难免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以失利的严重程度而言,大年初一输给越南队或许要比国庆夜不敌泰国队更震撼;如果以批评的具体内容而言,巩汉林提到的“高薪低能”“给国人丢脸”,也远不及“亚运最臭”那般犀利。放在当年,面对来自全国球迷的各种批评,哪怕其中掺杂了部分非理性的内容,至少足球队的当事者们不会出言反驳。体育竞技,成绩是最大的硬道理,在重新用成绩证明自己之前,再多的辩护也显得苍白无力。如果非要辩护,只能来自圈外人,比如“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牛群。

    然而,三十年之后,或许因为球员们已经熟练地玩转各种自媒体,当批评再次到来时,他们打算亲自展现一下文笔和口舌方面的天赋,决定以反击批评者的方式来为自身辩护。有人嘲讽巩汉林的小品“没能冲出亚洲”,有人拿巩汉林收藏足球上有假签名来说事儿,仿佛只要斗倒了问题的提出者,问题就能烟消云散。

    但总有人会记得问题的本身。且不论巩汉林是否存在瑕疵,仅以他提出的问题而言,中国足球是否存在着资金高投入与成绩低产出之间的鲜明反差?如果这些客观事实没有改变,高薪球员们又哪来的底气去反击巩汉林?冯潇霆在文章中提到,日本足球会对最后时刻遭遇绝杀的14秒进行极为专业的分析,那幺在中国,类似的工作应当交给足球专业人士还是小品演员们?这篇看上去颇有道理的文章,应当用来鼓动足球界知耻后勇,而不是跟巩汉林和广大球迷打口水战。记住,对于中国足球最有力的辩护,永远只有在赛场赢回尊重这一种方式。

相关文章!
  • 玻璃杯为什么会自己碎

    1.玻璃杯可能是钢化玻璃,因为只有钢化玻璃最容易产生自爆碎片。钢化玻璃在制造的过程中,冷、热的不均匀,是玻璃本身在冷却时产生了内部

  • 障碍有限,勇气无边

    罗宏涛她有一双明亮而美丽的眼睛,然而这双眼睛的视力只有10厘米。这份残缺,像一道密封的屏障,挡住了朱大庆用目光去感受这个缤纷的世界

  • 玻璃杯为什么突然爆裂

    可能是玻璃杯没有经过退火的过程,这样的玻璃杯的应力没有有效消除,很容易爆裂,有时候可能不需要外力,它自己就会爆裂,很危险。一般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