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满、朝鲜、回四民族端午文化比较研究

    摘 要:端午节这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后成为中华各民族共有的隆重节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端午文化既有同源的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性。本文对汉、满、朝、回四民族端午习俗的来源与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文化内涵,作了简要比较分析。

    关键词: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端午文化

    端午节这一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最早流行于南方,后传到北方,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端午节逐步发展演化为中华各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至今盛行于我国广大地区,受到各族人民的重视与隆重庆祝。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各民族宗教信仰、生活风习及地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各民族端午习俗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性。本文仅就汉、满、朝、回四民族端午节来源和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作简要比较分析。由此可管窥我国传统端午节俗在国内各民族中的变异与发展,并由此看到整个中华民族端午节俗文化的多彩多姿。

    1 四民族端午节来源同中有异

    汉族端午习俗萌芽于先秦时代,定型于秦汉时期,是由古越人五月五日龙图腾祭祀节日发展演变而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与“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初五也即端午;因午时为阳辰,故又称端阳。端午日为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在农耕社会,是人们祈盼丰收的日子,期望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在端午日向上天祈福,便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信仰与生活需求。汉族端午节最初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神秘色彩,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后逐步由图腾崇拜转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缅怀。端午节所纪念人物,民间有多种说法,主要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吴国忠臣伍子胥及汉代孝女曹娥。其中,影响最广、几乎全中国家喻户晓的是纪念屈原之说。屈原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臣,因遭受谗言不受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吃粽子,并举行划龙舟活动。节俗内容的演变,赋予了端午节更积极、更深厚的文化意蕴,使之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曾对国内各民族乃至周边多个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满族端午节,当源于我国端午文化主流的汉族端午节。但在满族民间,却另有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帝派使臣下凡体察民情。使臣扮作卖油翁,大呼:“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人们蜂拥而至,争先购买。有位老者不愿占别人便宜,未参加抢购,还提醒卖油翁:“你的账算错了。”待油卖完,卖油翁追上老者,说:“你是个好人。今晚瘟神将降瘟疫,你在自家屋檐插上艾蒿,即可躲过灾难。”老者大惊,立刻告诉所有人,大家都依嘱躲过灾疫。这天是五月初五,后每年是日,满族人都以此方法预防瘟疫。此传说体现出满族人在吸收汉族端午节中,已加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在节俗内容上,满族端午节主要传承了先祖即北方历史上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的古老风习。清初,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为捍卫大清帝业,曾“诏令满人倾族入关”。满族人遂由东北移居关内,在中原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在与周围汉族的长期朝夕相处中,深受汉族风俗影响,从而形成了满汉民俗文化汇合交融与发展的满族端午节源流。

    朝鲜族人原居住朝鲜半岛,是于清中后期迁入我国东北边陲地区。但其过端午节已十分悠久。由于与中国毗邻,一衣带水,汉族端午节俗在汉代就已传入朝鲜半岛,为朝鲜族先民所接纳、吸收。据史书记载,早在古代马韩时期,朝鲜族先祖就常在五月端午“祭鬼神,歌舞饮酒,近夜无休,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昂首顿足,相应节奏……”以此“祭拜天地和山川之神”“祈祝当年庄稼获得丰收”。[1]尤其自朝鲜族迁徙至我国东北地区以来,更积极吸取汉族和其他民族风俗文化,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和满族一样,朝鲜族在端午文化流脉中,既吸取了一定汉俗成分,又保持了较多自己民族的传统风俗。

    回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其原只过伊斯兰教节日而不过中国传统佳节。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宇宙万物唯一主宰,世间一切祸福皆由真主所赐,穆斯林只能祈拜真主,不可祈拜其他任何人、神、偶像。而中国传统节日则受道教、佛教等宗教影响,祭祀鬼神,向鬼神祈福。这有悖于回族宗教信仰,故其原不过中国传统节日。不过,回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其并未因此而自我封闭。经过一千多年的民族融合,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迄今已为回族大众所接受。因其散居于全国各省区,各地回族所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互不相同。例如,西北回族端午节俗源于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东北回族节俗源于满族和朝鲜族;内地回族则多受汉族風俗影响。尤其藏区回族、内蒙古回族和傣族地区回族,不仅端午节俗与当地世居民族相似,就连语言、服饰等习俗也无异于世居民族,仅在饮食及宗教功课上依旧保持伊斯兰传统,这就形成了回族端午俗来源的多元化特征。

    2 四民族端午文化活动形式各自有别

    汉族端午节主要有龙舟竞渡(也称赛龙舟),插艾蒿,挂菖蒲,贴“五毒”图,采中草药,兰汤洗浴,佩戴香包,系五彩绳,吃粽子,食“五黄”(即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和雄黄酒),饮雄黄酒、菖蒲酒等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渡。此活动起源于古越人划龙舟祭龙祖习俗,延续至今。古越人生活于水乡,因与水关系至密,进而崇拜龙神。端午日,人们将粽子投进江河,祭祀龙神,并举行划龙舟竞赛活动,祈盼龙神福泽庇佑,以使国泰民安,吉祥幸福。汉族端午节食品主要是粽子。这与夏至节气有关,端午节正值暑日,天气温热潮湿,粽子是上好的除热消湿的时令佳品。食粽子风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盛行于魏晋时期,时至今日,仍是全世界华人所共同保持的端午饮食习俗。

    满族过端午节从初一到初五,有的地方甚至过到五月十三,故又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其端午活动更加丰富,有祭天拜祖、踩露水、踏青、采中草药、用露水洗脸、以艾蒿汤洗头、插艾蒿、挂菖蒲、贴葫芦花、系五彩绳、佩戴五彩荷包和五彩粽,以及乘水临风、驰马射柳、打马球等。满族端午食品有粽子、玫瑰饼和煮鸡蛋。最隆重的活动是驰马射柳和打马球,二者皆为辽、金、契丹人、女真人及至清代八旗子弟的传统竞技习俗。驰马射柳是将柳树干插于地上,削皮露白作为靶心,参赛者挽弓搭箭,飞马射之,以射断柳干并能接住断柳为优胜。打马球,则以草原、旷野为场地,参赛者分列两队,骑马持棍共击一球,以打进对方球门为胜。满族端午节俗既受汉风影响,又未照搬汉族节俗,是将汉俗植于自己民族民俗文化土壤中,依据满族人心理习惯及生活需求予以改造。例如,其做粽子所用材料就与汉族不同,系用满族人喜食的江米、黄米及小枣混合制作。不仅如此,还将原为食用的粽子改为用彩纸折叠,作为佩戴物的“五彩粽”;并依据满族妇女的兴趣爱好及民族的审美需求,将汉族用红纸绘制张贴的“五毒图”改为葫芦形状的剪纸。汉族以兰汤洗浴,满族人采露水洗脸,用艾蒿汤洗头,同取天地精华滋养肌体精神。古风犹存的驰马射柳和打马球,更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这一特有的端午异俗。

    朝鲜族称端午节为重五节、天中节、端阳节、“戌衣翠日”和“水濑日”,足见其对端午节的异常重视。其端午活動也极丰富,有踩露水、踏青、采中草药、插艾蒿、挂菖蒲,妇女用菖蒲汤洗头和头插菖蒲“天中簪”,以及供奉龙神、“枣树出嫁”、赠送端午扇和体育比赛荡秋千、踏跳板、摔跤,歌舞表演盘索里和踏青舞及农乐舞等。朝鲜族端午节除了食粽子,还喜食打年糕、艾蒿糕(又称“药糕”)、喝青梅酒。其端午节俗既受汉俗影响,又饱含朝鲜族文化基因,无论端午饮食还是文化活动,本民族风俗特色都极浓厚。体育比赛荡秋千如彩蝶翻飞,尽显朝鲜族妇女艳丽衣饰及健美风采。歌舞表演盘索里、踏青歌舞、农乐舞,更多姿多彩,堪称我国端午文化园地中独放异彩的奇葩。“盘索里”为表达节日愉悦心情的说唱艺术;“踏青舞”是表现人们陶醉于大自然中的欢快舞蹈;“农乐舞”则是展示农耕社会祭祀祈福与庆祝丰收情景,集演唱、舞蹈为一体的表演艺术。端午节日,朝鲜族地区到处鼓乐,人们轻歌曼舞,昼夜欢乐。

    回族端午节因来源有别,各地文化活动不同,不可尽述。此仅以宁夏、青海为例,略窥一爪一鳞。端午日,回族人家也精心包制粽子,亲友间相互赠送品尝。粽子品种多样,有糯米加红枣或枸杞制作之果品粽,还有分别包豆沙馅、包肉馅的豆沙粽、肉粽等,皆味美可口。宁夏有些回族人家食果品粽,还要蘸上蜂蜜,更甜美无比。回族一般禁酒,但却不禁防病治病的药酒。宁夏不少回族青年端午节还喜喝雄黄酒。回族民歌《花儿》就唱道:“五月里到了五端阳,要喝个雄黄的酒哩。阎王爷造下的生死簿,我两个的缘分有哩;五月里到来五端阳,盅子里(雄)黄酒倒上,我和你尕妹过端阳,这就是常走的路上。”[2]宁夏、青海回族人家,不仅在门楣上插艾蒿,还将鲜嫩的蒿叶洗净切碎,拌面粉烹熟,加辣椒、醋等佐料食用。回族青年喜欢佩戴香荷包;青海西宁等地回族,还有在端午节举行“花儿会”习俗。《花儿》为西北地区回族民歌,内容多表达青年男女恋情。端午日,回族青年便装登场,一展歌喉。歌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宛转悠扬,时而低回忧伤,台下听众如醉如痴,兴味稠浓。回族端午节俗虽多系借采其他民族习俗形式,但也有其民族特色。例如,其所包制粽子品种风味多样,且都依据伊斯兰饮食禁忌,注入了“清真”元素。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有端午饮食及文化活动在观念意识上均摒弃了其他民族之祭祀祈福命意,由是保持了伊斯兰文化风俗特色。至于青海回族的“花儿会”习俗,更为回族端午节俗所独具。

    3 四民族端午节俗文化内涵各呈异彩

    四民族端午节不仅来源同中有异,文化活动形式有别,且文化内涵各显特色。汉族节俗文化意蕴深厚,首先表现在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重视自然规律、顺从自然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端午节本身即是人们顺应自然变化的明显标识;而龙舟竞渡等活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其次,体现了人们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及重人格情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道德追求。端午节所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忧国忧民精神与高尚爱国情操,已化为中华民族崇高的伟大精神象征,成为历代志士仁人效仿的精神楷模。龙舟竞渡则是一种集体精神的形象展示。参与者齐心协力,共同奋进;观看者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将团结进取精神铭刻人们心中,从而延续了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最后,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食“五黄”和喝菖蒲酒、雄黄酒以及插艾蒿、挂菖蒲,前者有食疗保健作用,后者利用中草药驱赶蚊虫和预防瘟疫;戴香包、系五彩绳、贴五毒图等习俗,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总之,历史悠久的汉族端午节俗作为我国端午文化的主流部分,其文化意蕴丰富,千百年来影响深远、广泛。

    满族端午习俗也独具文化意蕴。例如,其拜祖仪式庄严肃穆,培育了满族人浓厚的敬祖意识,以及由此衍生的家族与家庭观念,形成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端午日踏青、采草药和以露水洗脸、用艾蒿汤洗头,以及乘水临风、斗百草等习俗,则反映了满族先民对生命的崇拜与关爱,及其对大自然的特殊情感。又如,驰马射柳和打马球等古老习俗,生动展示了满族人剽悍勇武的民族性格。满族的生息地东北气候酷寒,而又征战连绵,满族人深刻意识到,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在严酷的自然与战争环境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驰马射柳和打马球等活动体现了满族先民崇力、尚武、善骑射的重要文化特征。此外,其“朴拙古雅”的葫芦花剪纸与荷包刺绣,也彰显了满族妇女的传统兴趣爱好及精湛剪纸、刺绣技艺,具有较高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价值。

    朝鲜族端午节俗文化内涵也丰富而独特。例如,食艾蒿糕、喝菖蒲汤和饮青梅酒等习俗,体现了朝鲜族人对中草药食疗与保健作用的特别珍视。民间实践证明,食艾蒿糕与喝菖蒲汤及饮青梅酒,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及延缓衰老效果。插菖蒲“中天簪”,则体现了朝鲜族妇女的爱美心理习惯。赠端午扇,密切了亲友关系,牢固了亲朋感情,表现出朝鲜族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与呵护。男女老少争相参与的荡秋千等体育比赛及歌舞演唱活动,显得其乐融融,增强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与亲密和谐。其娱乐形式本身就传承了自己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朝鲜族人注重生活情趣,充满生命活力和乐观放达、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特征。

    回族端午节俗文化意蕴体现了回族人民源于生存意识的重实用性价值取向,其吸收其他民族节俗,是服从本土融合之需,以及从现实出发,重实用价值,而非为祭祀人神偶像和求福禳灾。例如,其食用粽子,是入乡随俗与取其美味;门楣上插艾蒿,是以艾蒿气味驱赶蚊虫;食用艾蒿及喝雄黄酒,是以之强身健体;佩戴荷包,则是爱其芳香。相对来讲,青海回族的“花儿会”,既庆贺了节日,又保存与传承了回族民歌形式,且较有代表性地展示了大西北回族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追求。回族端午习俗体现了回族自先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来的千百年间,对其他民族文化所采取的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及与其他民族“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

    4 结语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汉、满、朝、回四民族端午来源同中有异,端午活动形式各自有别,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由四民族端午文化的差异与演化,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端午节在国内各民族中的嬗变与发展,由此形成了端午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思想观念进步的标志及文化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正是各民族凭其逐渐进步的思想观念,并依据本民族传统心理与生活习尚,及由此决定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所作文化借鉴与变化发展,使得整个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放射出绚丽多姿的耀眼光芒,令世人叹为观止,进而崇敬倾心。

    参考文献:

    [1] 吴致鸫.朝鲜族端午节的重要习俗[J].大众文艺,2015(23).

    [2] 武宇林.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2).

    作者简介:锁青(1998—),女,云南昆明人,大连民族大学本科在读。

相关文章!
  • 试论新世纪以后香港文艺电影的

    朱虹+马楠在现代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与北美的开创作用不容小觑。相比较而言,亚洲电影的发展较为滞后,真正出现成熟的电影作品,大概要

  • 江阴新故事的大众化特质

    【摘 要】新故事的编创和演讲,是江阴最具普及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它生发于乡土,繁荣于民间,体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当代写实油画中的怀旧主题探析

    谢婉怡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写实油画越来越趋向于商业化,但是依然有很多画家秉持对生活的思索,拒絕写实油画的市场化。文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