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长征精神的别样视角

    熊艳妮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一支衣衫褴褛但意志坚定的军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们的壮举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新纪元,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为隆重纪念长征这一伟大的壮举,潇湘电影集团和贵州省电影家协会联合出品了故事影片《勃沙特的长征》。

    影片讲述了1934年10月萧克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转战到贵州黄平,一支红军购粮小分队与国民党地方军遭遇,躲进当地的一个小教堂,在这里他们抓住了外出归来的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出于安全考虑,红军扣留了勃沙特。此时由萧克带领的红军部队正与国民党顽强对峙,但从中学课本上找到的地图尺寸太小不便使用,小红军张大狗冒着生命危险智取到一幅挂在教堂里的法文版地图,这张地图对于刚刚进入贵州道路不熟又缺少向导的红军意义十分重大,红军希望勃沙特能帮助翻译这张地图。刚开始与红军接触,勃沙特还是有些抵触,在随后的随军行走过程中,与红军战士们朝夕相处的勃沙特渐渐从这些红军指战员身上看到了一种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目睹了红军对信仰的坚持,也亲历了红军将士的流血和牺牲。之后,不同的国籍和信仰在命运息息相关的行程中产生了情感的交融。故事结尾,勃沙特主动提出翻译地图的请求。

    一、 真实的历史事件

    历史上勃沙特确有其人。勃沙特,中文名字叫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1922年,英国教会派他前往中国,在贵州镜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露茜自安顺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正好与从江西西征入黔的红军第二、六军团相遇,由于勃沙特穿着中国人的服装,带着照相机并且会说流利的汉语,被红六军团怀疑是外国间谍,于是被红军扣压随军转战。就这样,一个外国人无意间闯进了红军长征的行列。1936年4月12日,在红二、六军团即将由云南北上川康时,红军释放了勃沙特。虽然在勃沙特是如何被红军扣留的细节上不同的文献和传说有一些表述上的差异,但是基本上都认同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勃沙特跟随红六军团,历时18个月,行程一万余里,这其中他帮助红军翻译法文地图协助红军摆脱困境。

    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不久去了昆明,在他人的协助下,勃沙特整理出一本长达12章、共计288页的英文回忆录。1936年11月,当红二、六军团还在长征途中时,勃沙特的回忆录《神灵之手》便由伦敦哈德尔—斯托顿公司出版发行,从而成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1939年,已返回欧洲的勃沙特作为国际教会组织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再次到贵州省盘县一带传教。勃沙特除了在当地传教,还为当地群众看病和办学。直到1951年,他与妻子被召回国。

    二、 独特的叙事视角

    电影以步入暮年的勃沙特的回忆开篇。在英国家中的老年勃沙特再次闻到了桂花的香味,这种味道使他想起了一段年轻时在中国贵州生活的经历,桂花的浓郁香味所带来的感观刺激已经和记忆中那段最难忘的岁月无法剥离。他起身去看一副嵌在玻璃镜框里的贵州地图。一阵炮声响起,画面回到了1934年10月,红六军团转战贵州黄平的历史背景下。在回忆与现实的交错中,画外音老年勃沙特自述:“如那个人所说的,人一辈子都走在路上,沿途有哪些风景,心总是比眼睛看得更多。”这是一句颇具哲理的话,“那个人”是谁?这句话又有什么样的深意?想必电影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诉观众。影片中镜头从老年勃沙特的视角向下俯拍,苍老的勃沙特看着自己的脚在家里的绿色地毯上艰难迈步,踉跄着越走越快,突然停下,下一幕便转场到红军战士张三斗穿着布鞋的脚在贵州的山道上急速狂奔。一个外国人亲历的长征故事就此展开。

    在廖之人的部队被红军一个十几人的购粮队吓跑之后,出现了第二段勃沙特的话外音。“上帝保佑,300多人的地方武装,跟红军一个十几人的购粮队,僵持了半个小时之后,的的确确被吓走了,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数学问题,我把它归结为上帝的本意。”此时的勃沙特作为一个笃信上帝的神职人员,将由红军的英勇无畏和国民党军队胆小自私而决定的以少胜多、不战而胜的战局归结为“上帝的本意”。此时的勃沙特对红军仍是一无所知的,他的信仰是“上帝”,他不知道在接下来18个月的時间里,他将要感受到的洗礼却来自一群不知道“上帝”是谁的红军战士。

    “这群人到底要走到哪里,我不清楚,前方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信仰的不同区别于不同的人群和国度,但相同的是人对信仰的追求同样执着和热烈。”“一边是死亡一边又是新的希望。”影片中不时穿插着勃沙特的自述。而每一次的述说勃沙特在情感上都向红军又靠近了一步。

    三、 鲜活的人物形象

    张三斗是电影中性格非常鲜明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勇敢、打起仗来不要命,每次遇到紧急情况、艰巨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而且总能够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战斗任务。他对革命事业忠诚,非常地乐观,总是开玩笑说:子弹会躲着自己飞。作为张大狗的二爸,他性格粗犷、有些急躁,但却真心疼爱这个义子。编剧和导演对张三斗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说是煞费苦心的,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些能彰显人物性格特点的情节。

    购粮队在教堂中与廖之人的部队对峙的那一场。张大狗说,两边要是一打起来可惜了那匹白马。考虑到马匹是部队正需要的军需物资,张三斗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出教堂,故作镇定地拉马,返回隐蔽处后因紧张而大汗淋漓地喘息。导演和编剧设计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方式让张三斗把处于双方交火范围内的马拉进了教堂。而张三斗成功救下的白马成为了后面塑造张大狗人物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

    有一段情节应该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司令萧克让张三斗指认遇到廖之人部队的位置。桌上放着一小张地图,张三斗双手扒在地图上,低下头仔细去找,又拿起来看,怎么也看不清楚,他着急地说:“这图也太小了嘛!”旁边一个红军战士回答:“这是中学生课本上的地图,当然小咯,我们一直都是按着这个地图走到这里来的。”张三斗和萧克对视了一眼,再次拿起地图离得更近去看,这时他的头慢慢抬起来,像触了电一样突然楞在那里。在后景模糊的画面正中间,张三斗的面部表情变化被放大得非常细致。他突然之间想到了自己在教堂里看到的一张大地图,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呀!我有张大地图!”演员台词故意在“大”字的发音上加强了处理,表现出这个大老粗后悔莫急的复杂心情。

    作为张大狗的“二爸”,这个还没结过婚的男人却非常疼爱他的这个义子。这种爱在影片中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比如:當张大狗不听他话时,张三斗会揪他耳朵,但是却舍不得狗子冒险去偷地图,也舍不得让狗子去经历真实的枪林弹雨。张大狗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红军少年,这是一个相当鲜活的人物,观众从他身上看到的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成熟与机智和仍然“童心未泯”的天真。

    当他听说地图很重要时,他就自告奋勇去偷地图,当张三斗不让他去时他说:“反正我的命也是你给的,为你做了啥子事也值,死了也值!”“一个人的命要是能换几百人的命,那就值!”这是他对亲情、对革命最朴素的理解。张大狗非常喜欢勃沙特的白马,细心喂养、精心打理,还给他取名为张二狗。当红军因为缺粮要杀马充饥时,张大狗歇斯底里的呼喊:“你们吃我吧!”“它叫张二狗,它有名字。”挣扎着要去阻止。一个孩子单纯的爱心在这里打动了所有的观众。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是单纯的爱能够消弭的。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较量。随着情节的推进,张大狗心爱的马死了,唯一的亲人——“二爸”张三斗也牺牲了,最后连他自己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从张三斗与张大狗对望的眼神中,观众可以解读出太多太复杂的情感。

    四、 恰当的情感演绎

    作为饰演张三斗的青年演员刘畅,在影片中对爆发性情感的演绎可以说拿捏得张驰有度、非常到位的。红军在经历了三天三夜的行军之后,所有人都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沉沉睡去,就在这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偷袭,一场恶战随之打响。战斗结束之后,张三斗四处寻找张大狗,他歇斯底里的呼唤着“狗子”,在死人堆里一个一个的翻找,他对勃沙特失控地吼叫。面对张三斗的质问,勃沙特不知所措、无言以对,他内心中立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红军倾斜了。

    戏剧性的转折出现在这之后,一位红军战士呼喊张三斗过去看看,他踉跄着走过去,从他跌跌撞撞的脚步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此时他内心的挣扎。在一片矮树丛里张三斗发现了躺在地上熟睡的张大狗,张三斗气急败坏抬脚要跺,却在半空中收住了姿势,他强忍着泪水发出了一个男人的呜咽。张三斗弯下身去慈爱地抚摸张大狗的身体,从头到脚仔细地检查“狗子”身上是否受伤,那种关心丝毫不亚于一个亲生父亲对儿子的爱。此时,在电影舒缓的配乐中观众甚至可以听到一个少年熟睡的鼻息声,那种宁静再次提醒观众战争和杀戮真的不是张大狗这样年纪的少年应该经历和承受的。当发现张大狗毫发无损只是睡着了没有醒来时,张三斗伏在孩子身上喜极而泣。

    演员刘畅将张三斗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之后寻找张大狗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实而感人。画面中出现父子二人的背影,勃沙特的话外音响起:“生命是如此精彩,人们在劫后余生之后,满是团圆的欢喜。”他为此感谢上帝。

    五、 乐观的艺术风格

    长征路上有的是超越人类身体极限的疲惫、威胁人类生命的饥饿和伤病以及和敌人之间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流血牺牲。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但我们知道,不管在任何时候,生活都并不总是只有一张面孔,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影片通过对情节的设计、细节的刻画和独特拍摄手法的运用,从使至终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昂扬乐观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主观镜头的使用一直在影片的各个位置适时的出现,以勃沙特为主体拍摄的主观镜头表现的是他的经历和他眼中的红军战士,非常符合电影的叙事角度。特写镜头的表现力对营造整体氛围、塑造人物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特写镜头与主观镜头的结合无疑又放大了勃沙特的感受,使这些镜头语言具有了强大的张力,同时又带有一些喜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看体验。

    红军在勃沙特进入教堂时,趁其不备将其扑倒在地,主观的特写镜头表现了被压在地上的勃沙特与红军采购的鸭子之间成90°角的对视。此时红军购粮队和廖之人的部队正在紧张对峙,双方都严阵以待,稍有差池就有可能引起一片枪林弹雨、血流成河。而骑马归来的勃沙特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于这样千钧一发的紧张局势之中,他慢悠悠地走进教堂,呼唤他的教徒,却突然被扑倒。倒地之后,勃沙特与鸭子之间90°的对视在紧张的气氛中所产生的突兀感油然而生。而在影片开始不久出现的这种观影感受也意味着这将是一部不同寻常的长征题材电影。

    影片中还有很多充满喜感的细节设计,如张大狗解释“驴打滚”的方式、睁着眼睛睡觉的红军、偷跑被抓后穿着不合体衣服的勃沙特以及张三斗迎接他的方式,还有张三斗在行走中慢慢滋生的含蓄爱情。这些都让人感受到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背景下,红军队伍中始终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

    电影《勃沙特的长征》是由一张法文地图引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故事。英国传教士勃沙特亲身经历了长征的过程,从一名局外人成为一个人类壮举的亲历者,他体验了长征中的疲惫、饥饿和死亡,同时也亲眼见证了红军将士对信仰的坚持,对同志的情谊。在与红军将士一起行走的18个月时间里,勃沙特接触到的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红军战士,也是有血有肉的红军战士。从最初的抵触到最后主动为红军提供帮助,勃沙特被红军的精神所感召,在情感上似乎理解了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队伍和他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萧克将军对他说的“人一辈子都走在路上,沿途有哪些风景,心总是比眼睛看得更多。”这句话让他铭记于心并影响了他其后的人生道路。

相关文章!
  • 刘海丽作品

    作者简介:刘海丽,2000年本科畢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5年于美国中阿肯色大学孔子学

  • 视唱练耳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

    晏伟【摘 要】在高校音乐专业中,视唱练耳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整个音乐学习中,地位非常重要。新的历史时期,伴随音乐事业的迅猛发展,视

  • 微课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的运

    毛肄[摘要]由于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教育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基于互联网基础下的创新型教育。互联网的引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