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
肖世银 杨鑫鑫 胡江莉
摘要:《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以真实案例为载体,运用网络、办公软件等教学工具辅助完成教学。本课程以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工作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的具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依据来整合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后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关注学生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课程背景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添加了编制报表的基础而来,它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为提高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学科。财务编制与分析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改革课程安排在大二的下半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专业基础已经较为扎实,在信息不断更新的年代,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对于编制报表、分析相关数据等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也是为以后岗位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专业背景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为获得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參与决策的职能,成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以外的一项重要职能,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外,还需要会计必须掌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能力。
(三)目前财务报表分析的现状
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基于“决策有用观”,而忽视“受托责任观”。
2.财务报表发分析主体有企业管理当局、税务机关、外部的人员(包括投资者、供应商)以及其他具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对分析各有侧重,目的也不经相同。
3.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张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上,而忽视了附注的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
1.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与表达有待完善。
2.对指标的应用将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应用,促进分析的效果。
3.关注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同时对审计意见报告的关注。
二、课程改革目的
财务报表编制课程的改革考虑课程具有实务性的特征,在坚持理论必须和重实践教学的原则之下,完成科学的组织教学的过程。本课程的改革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实用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人才,从而为财务工作提供专业的决策服务。
(二)职业技能目标
熟悉并熟练掌握有关财务编制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编制分析等具体工作内容,以便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职业道德目标
让学生爱岗敬业,具有专业感悟能力,热爱财务编制分析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重视自己的工作,能够用专业技能解决财务编制工作中的问题。
三、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分析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方法的研究
(一)改革思路以及过程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本课程改革团队通过调查问卷、电话等形式进行20余家企业的调查,企业地理位置分布有重庆、陕西、宁夏、广州等地,企业经济成分有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等,企业规模从20人—2000人不等,企业类别有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岗位能力为调查问题展开,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财务编制与分析都很看重,较小企业认为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中盈利能力分析较为看重,而较中型企业对营运能力分析较为看重。有一家规模企业认为合并报表的编制很重要,有几家企业财务负责人说会计人员的培养一定需要锻炼学生的专业的感悟能力等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本课程改革团队进行了问卷的整理,以学生就业的需要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思路;然后改革活动始终围绕工作需求结合的内容,形成一种考虑学生真实的专业需求氛围;而后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原来课程内容中三大能力维持不变,增加两个辅助类型指标,但是课程偏向营运、偿债、盈利能力分析,增加4个学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教学内容,删除收入费用分析等;最后建立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考核体系。基于情境教学中的学习,模拟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遵循考核制度,考核能够使学生胜任编制报表的工作,编写一家模拟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数据搜索能力、数据的整合能力、word和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
三大能力的教学内容如表1:辅助类型指标的教学内容如表2:(二)具体方法的研究
1.项目教学法,将所有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学习,从简到难的内容安排,由单到复的内容构成,一层一层的递进,知识的构成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认知,内容的选择符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2.任务驱动法。老师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要及时应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相关数据、按照相关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指导,而后根据学生出现的集体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感知,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最后布置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拓展。以上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实现学生从不知、基本掌握,熟练,学习,提高的过程。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是以过程性加结果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占据40%,结果性考核占60%,结果性考核从学生的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需要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企业近三年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并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然后形成一篇完整的书面报告。教师需要从分析报告的整体排版、完整性、数据分析等方面评价。
五、结束语
本篇论文较小涉及合并报表的内容,目前我国对合并报表的发展略显滞后,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对合并报表的使用较多。我国在以母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内,从形式上处于独立的法律实体,在经营活动中表面处于同一控制之下,但是在经济决策中都是以各自的报表进行反应,而各独自的报表又不能全面反应同一控制下的集团经济活动,而企业又往往忽略这一信息作用,就算有企业使用这样的合并报表,但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又达不到要求,子公司为了追求或者迎合母公司的要求或者战略需求,不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在教学中需要添加部分合并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内容。
最后在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本课程或者在专业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字表达、团队协作、计算机操作、专业感悟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靖华,黄祺.《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7):100-101.
[2]刘梅,淳于书慧.《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5-56.
[3]任小玲.《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13):231-231.
(作者单位: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摘要:《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以真实案例为载体,运用网络、办公软件等教学工具辅助完成教学。本课程以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工作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的具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依据来整合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后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关注学生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课程背景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添加了编制报表的基础而来,它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为提高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学科。财务编制与分析的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改革课程安排在大二的下半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相关的会计理论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专业基础已经较为扎实,在信息不断更新的年代,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对于编制报表、分析相关数据等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实践能力,也是为以后岗位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专业背景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为获得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參与决策的职能,成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以外的一项重要职能,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外,还需要会计必须掌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能力。
(三)目前财务报表分析的现状
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基于“决策有用观”,而忽视“受托责任观”。
2.财务报表发分析主体有企业管理当局、税务机关、外部的人员(包括投资者、供应商)以及其他具有利益关系的人员对分析各有侧重,目的也不经相同。
3.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张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上,而忽视了附注的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
1.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与表达有待完善。
2.对指标的应用将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应用,促进分析的效果。
3.关注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同时对审计意见报告的关注。
二、课程改革目的
财务报表编制课程的改革考虑课程具有实务性的特征,在坚持理论必须和重实践教学的原则之下,完成科学的组织教学的过程。本课程的改革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实用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的人才,从而为财务工作提供专业的决策服务。
(二)职业技能目标
熟悉并熟练掌握有关财务编制分析方面的理论知识,编制分析等具体工作内容,以便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三)职业道德目标
让学生爱岗敬业,具有专业感悟能力,热爱财务编制分析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重视自己的工作,能够用专业技能解决财务编制工作中的问题。
三、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分析课程改革思路和具体方法的研究
(一)改革思路以及过程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本课程改革团队通过调查问卷、电话等形式进行20余家企业的调查,企业地理位置分布有重庆、陕西、宁夏、广州等地,企业经济成分有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等,企业规模从20人—2000人不等,企业类别有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从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岗位能力为调查问题展开,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财务编制与分析都很看重,较小企业认为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中盈利能力分析较为看重,而较中型企业对营运能力分析较为看重。有一家规模企业认为合并报表的编制很重要,有几家企业财务负责人说会计人员的培养一定需要锻炼学生的专业的感悟能力等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本课程改革团队进行了问卷的整理,以学生就业的需要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思路;然后改革活动始终围绕工作需求结合的内容,形成一种考虑学生真实的专业需求氛围;而后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原来课程内容中三大能力维持不变,增加两个辅助类型指标,但是课程偏向营运、偿债、盈利能力分析,增加4个学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教学内容,删除收入费用分析等;最后建立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考核体系。基于情境教学中的学习,模拟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遵循考核制度,考核能够使学生胜任编制报表的工作,编写一家模拟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的数据搜索能力、数据的整合能力、word和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
三大能力的教学内容如表1:辅助类型指标的教学内容如表2:(二)具体方法的研究
1.项目教学法,将所有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整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学习,从简到难的内容安排,由单到复的内容构成,一层一层的递进,知识的构成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认知,内容的选择符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2.任务驱动法。老师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要及时应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相关数据、按照相关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指导,而后根据学生出现的集体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感知,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最后布置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拓展。以上就是采用任务驱动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实现学生从不知、基本掌握,熟练,学习,提高的过程。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是以过程性加结果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占据40%,结果性考核占60%,结果性考核从学生的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需要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企业近三年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并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然后形成一篇完整的书面报告。教师需要从分析报告的整体排版、完整性、数据分析等方面评价。
五、结束语
本篇论文较小涉及合并报表的内容,目前我国对合并报表的发展略显滞后,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对合并报表的使用较多。我国在以母公司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内,从形式上处于独立的法律实体,在经营活动中表面处于同一控制之下,但是在经济决策中都是以各自的报表进行反应,而各独自的报表又不能全面反应同一控制下的集团经济活动,而企业又往往忽略这一信息作用,就算有企业使用这样的合并报表,但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又达不到要求,子公司为了追求或者迎合母公司的要求或者战略需求,不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在教学中需要添加部分合并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内容。
最后在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本课程或者在专业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文字表达、团队协作、计算机操作、专业感悟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靖华,黄祺.《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7):100-101.
[2]刘梅,淳于书慧.《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5-56.
[3]任小玲.《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13):231-231.
(作者单位:重庆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