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

    宋世红

    【摘要】教师所做的工作是教学,具体来说,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教师回答好如下三个问题: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我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达成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问题)?我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到了那里(对教学目标的测评问题)?这三个问题不是孤立的,其回答要彼此一致和对应,也就是说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法、技能要能达成教学目标,对学习的测评要能观察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测评三者之间要有一致的关系。在此,教学目标是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师是否能做出一堂与时俱进的好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变革

    教学目标的变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双基”是从学科的视角来刻画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关系;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是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当今的教育改革则是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则是从未来人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从重视单一化的“双基”到丰富化的“三维目标”,再到多元化的“核心素养”,是不同时期对学生学习提出的具有时代性的要求和期望。教学目标的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从教书走向育人的转变,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适应了教育改革的时代和国际潮流。

    二、信息技术从核心素养到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的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到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表述进行了整合。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对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及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表述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的方法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如何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突出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呢?

    依据学科素养发展,先要描述学生经历学习的情境、任务、活动,然后要描述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学科思想方法和应树立的价值观念,以及要叙述学生将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做到什么程度,要有指向核心素养的描述,三维目标要有一定的融合度。对于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我们曾尝试采用如下的语言方式进行描述:

    在什么情境中,通过学习/理解/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或从什么(角度)思考什么问题;如何呈现展示交流;形成/发展什么(素养)以达成该项核心素养或学科素养。

    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测评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设定了可行的教学目标后,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教学评测,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下面请看教学案例。

    (一)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教学目标的确定)

    《插入超链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利用文本、图片、网址等元素作为链接对象设置超链接;二是利用动作按钮快速设置返回链接。这两个知识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掌握这两项技术的关键是在对链接进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

    (二)我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达成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使用的教学方法。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超链接。教师放映范例作品《中国名山——三山五岳》,誰知道三山五岳,指的是什么?你想先了解哪座名山?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顺序与刚才播放的顺序一致吗?

    和以往的放映方式不同,以前放映是从前到后、从上到下。而刚才的放映方式是任意浏览自己希望阅读的内容,自由地在幻灯片中进行跳转。这种播放方式更符合我们的阅读模式和思维习惯。

    活动二:查找资料,认识超链接。这个活动的学习,主要完成的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体现学科素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1)什么是超链接,在以前的学习中,你遇到过超链接?见过语文老师上课时用的课件中,有超链接。见过家长工作的演示文稿中用过超链接。(2)在我们计算机教室里,要想知道什么是超链接?有什么方法吗?上网查资料(百度百科)用计算机和网络解决问题的方法。(3)快速地浏览这段文字,哪一句话解释的是超链接的概念。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在众多的信息中进行筛选。(4)刚才这位同学演示的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应用了超链接,你观察到了吗?建立网页中的超链接和演示文稿中的超链接之间的关系。

    这一系列的问题串,逐步深入地体现了对学科素养中信息意识的第一点的培养:根据要想了解超链接的概念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让学生养成用计算机、网络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活动三:精心设计,规划超链接。后续的活动设计,是让学生运用超链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制作演示文稿超链接的一般方法。

    为自己制作的《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的演示文稿插入超链接。在创建超级链接之前,首先要规划超链接,确定链接对象及链接目标。在之前的规划书上,用连线的方法规划超链接。

    活动四:完善作品,创建超链接。根据超链接规划方案,完成超链接的设置。想一想:你是如何创建演示文稿中“文本超链接”的?看一看:请仔细观察“插入超链接”对话框,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链接目标”类型?在设置超链接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活动五:展示交流,共享信息。展示交流要求:根据阅读需求,播放演示文稿,抓住名山大川的特点简要介绍。评价要素:为演示文稿设置了超链接,链接目标准确,能够回到目录页。展示交流语言能抓住名山大川的特点进行介绍。

    活动六:总结升华,建构认知。链接技术能无阻碍地传递交互信息及内容,实现了幻灯片的非线性播放,使读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浏览演示文稿所呈现的内容。这个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善于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合理地选择技术,应用技术。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循序渐进的,蕴含在每个教学活动中,伴随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科素养目标是螺旋上升的。

    (三)我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到了那里(对教学目标的测评问题)

    在本节课中,从以下3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评析。

    第一方面,评价量规的项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责任担当中的国家认同感进行测评。第二方面,利用网络“问卷星”设计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第三方面,通过观看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课堂教学正经历一次新的变革,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面向学科素养的教育,指向育人价值的教育教学正在展示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希双,唐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基础[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8):10.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

    刘存印 祁大为摘 要: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大学人才选拔的范围群体,有着极大的发展潜能。作为高中班主任能够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管

  • 槐花魂

    刘若涵老家屋前有3棵槐树,其中一棵有近百年的历史,主干枝杈长得冲天高,爸爸嫌钩槐花不方便,于是砍下了一大截,让爷爷心疼得要死。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