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夕阳萧鼓》的音乐风格、技巧与艺术个性
温阳
摘要:将民歌或古代乐曲编成为钢琴曲,是近代中国钢琴创作的重要手法。《夕阳萧鼓》就是黎英海根据古曲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中国钢琴曲中的特殊音色问题,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的模仿。《夕阳萧鼓》模仿了萧、古筝、琵琶、笙等多种民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如萧的暗淡悠远,古筝音乐清亮高远,琵琶的结实慷慨。加上该曲改编而成,风格较难掌握,如何在该曲中将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与艺术个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意境 内涵 艺术个性
“每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都有一颗很重要的火花,它好像把每个处理的杰作都变成了活生生的艺术作品。”比如说:两个技术条件相符的钢琴家演奏同一个作品。其中一人演奏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而另一人的演奏则拥有无法形容的美妙。这种把生命注入音符的重要火花到底是什么呢?显然是一种很好地把握住了音乐风格得能力,了解了乐曲的内涵并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为乐曲注入了生命力。
我国的古诗最讲求的是“意境”,正如我国的音乐。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把整支曲子的意境跃然纸上。夕阳沉沉藏江雾,遥闻何处奏萧鼓。声声吹拂风绕柳,余辉摇情满江树。
要在演奏中国作品中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前提条件当然是必须掌握娴熟的技巧。而演奏者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状况,决定了演奏者能不能够应用这些技巧手段来服务于自己的艺术个性。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理解作曲家的意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你的想象力升华和飞跃。演奏者对作品的诠释,艺术个性是演奏的生机与活力所在,是钢琴演奏趋于成熟的标志和达到较高层次的追求。钢琴演奏的艺术个性赋予钢琴演奏独有的灵魂。
对于我国的演奏者来说,怎样在钢琴这个来自于西洋的乐器上面表现出中国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是一个一直需要我们花时间来解决的问题。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基础上,首要的必须是理解和掌握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在意境非常重要。正如我们花大量精力时间去研究西方音乐史一样。演奏好中国作品,也必须要花时间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发展背景。对于演奏者来讲,掌握了演奏技巧后,至关重要的就是正确掌握音乐的风格,而正确掌握作品风格,就必须研究作品以及作者所处的年代历史社会背景。
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乐曲风格总是通过演奏来得以表现的。中国历史发展几千年来,儒家淡泊悠远,尽善尽美,礼乐中和的音乐理念和思想,对中国音乐一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弹奏中国作品,就一定要中国历史传统和背景结合起来,不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淡泊悠远,淡雅端庄及意境的脱俗深远。《夕阳萧鼓》中古筝的清亮高远、萧的暗淡呜咽,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演奏这支曲子中间模仿的段落时,一定要多多体会几种乐器感觉,做到每一个音下键之前,心中都已酝酿好会得到一种什么样的音色,也就是说,还没有弹出来,已经预知弹出来的音色效果。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磨砺和练习。一招一式,尽在掌握。
中国音乐最讲究的“气”、“韵”。“韵”是音乐风格的外在,可观可听。“气”是音乐风格的内在线条,只可意会。“韵”通过音的长短与音高间互相的修饰,使之品高味永,余韵无穷。“气”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它实际存在着,而且是决定音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尤其在演奏《夕阳萧鼓》这种古曲改编并且韵味深长的乐曲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好风格并把之与演奏技巧结合起来,才能做倒气息与韵味的表里相应合而一体。
《夕阳萧鼓》原为琵琶独奏曲,相传是唐代虞世南所作。又名《浔阳夜月》(汪昱庭)传谱等。1925年大同乐会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十分成功。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完善。音乐质朴柔美,细腻流利,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郑觐文定标题《春江花月夜》及十段小标题。
由于段落较多,如不注意了解乐曲意境把握乐曲风格的话,可能用不了一分钟,听者就已经失去兴趣。弹来也会觉的索然无味。所以,演奏时,要多注意其段落的统一完整。要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这就是前面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气”。
演奏《夕阳萧鼓》时最重要做倒“胸中有情,情中有景”,从而在钢琴上把他刻画出来。关键和难点又在力度的控制与音色的表现上。这支曲子的力度变化非常丰富:有PPP、PP、P、MP、MF、F、FF、七个层次。力度上对每一个小段所刻画的景色、表达的感情作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当然,力度是相对而言,弱要弱而不虚。这对演奏者的控制力、表现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乐曲的第一段“江楼钟鼓”,顾名思义,在该段中要奏出钟鼓交响齐鸣的声音。第一段是散起的,给出的速度标记Tempo a piacere(任意的)。第一个和弦出来是mp的力度标记不应太弱。这个和弦的弱应相对于后面的和弦来讲。紧接着就是鼓点声的由远及近,由近而远带出后面的旋律而拉开春江花月夜的序幕。这一段是全曲的开端,节拍是散板,这个散只是形散。在演奏时应作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鼓点出来的时候要给人一种上板的感觉。而后的琵琶音也应演奏出行云流水般的意境。
第一段结尾处的速度标记rit(渐慢),显然为第二段全曲主题出现作下铺垫,演奏第二段的时候应像呤诗般的抑扬顿挫,应在心中联想到薄雾弥漫江上,夕阳渐渐西坠的秀丽画面。第三段,风回曲水,这一段的主题画面应是微风吹拂,水流回旋的情景,所以我们在弹奏时应保持透明的音色。第四段,花影层叠中,左手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下行跑动模仿古筝的声音,难度较大,手指要有弹性的,保持颗粒性较强的奏出下行旋律,在注意音质和音色的情况下,要强调古筝的感觉。右手是模仿琵琶,演奏时注意要保持下键不能太死,保持弹性。左右手演奏出多层“花影纷飞”。
第五段,水云深际,右手模仿琵琶轮指,左手模仿琵琶点出冷音,描绘出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水中,碧天如水的如诗画面。
第六段,渔歌唱晚,要踩一下柔音踏板,以便于更好的刻画出渔翁驾舟在归途中,悠然自得歌唱,演奏应非常柔和的。这一段也是全曲唯一的对比性段落,在中音区奏出的新旋律平稳而流畅,左手奏出的空五度和音犹如夜空中飘荡的钟声,这段的踏板要踩得满一些。
第七——九段在三次变奏中,主题性格发生变化,特别是第八段洄澜拍岸,用一种柔中有刚的力度处理,并在该体上模仿琵琶扫弦的那一种波浪击岸,亦进亦退的景色可说是非常形象。
第九段采用琵音、颤音,模仿手法,使音色形象更加丰富,也使音型不着痕迹地过渡到第十段,也是全曲的最高潮。唉乃归舟,在该段中旋律由一个简单的乐汇作了三次递升降的模进。用模仿琵琶的声音去刻画出江上浪花的摇橹声,逐步推向最高潮。通过一段经过性的段落引出尾声,尾声中有一段颤音萧的低沉呜咽的感觉,颤动频率不要太快,下指要虚一点,奏出呜咽、飘渺的感觉。
在对《夕阳萧鼓》作出了音乐风格和技巧上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不能照搬西洋乐曲的演奏方法,那样会有一种穿着西装带瓜皮帽的古怪感觉。更不能拘泥于乐谱的再现,因为当中包含太多文化的沉淀需要我们用“气”、“韵”去表达和传递。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意境并把他传递出来才是关键,在演奏过程中,要做到胸中有“物”。
当然,由于每个演奏者自己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不同。思想素质、美学追求、性格特征等情况又各有差异,不同演奏者诠释同一钢琴作品当然就不尽相同。
当然乐谱只是记录音符的符号或手段。通常都不能真正的再现音乐家全部的思想和审美。即使世界上最完美的记谱方式,也不可能把作曲家的所有意图毫无遗漏地记载下来。正如马勒所讲:“音乐不等于音符。”我认为,演奏者对于作品内涵,风格情绪意境的理解把握,不完全取决于乐谱,但应忠于乐谱为前提。也就是说,要有艺术个性但必须以尊重原则,忠实原作为前提。
而艺术个性势必不能颠覆原作的风格和美学追求,作曲家个体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背景的成员。音乐作品是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与时代精神的产物。而音乐作品也是作曲家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是在长期音乐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凝聚了作曲家的心血和智慧。所以我们在弹奏作品之前,要细心的分析不断的学习。艺术个性也是在不断学习、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从分析中国钢琴作品《夕阳萧鼓》中获得的一种启示就是,要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必须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美学,有自己的文化沉淀。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美学潮流、的产生同一定的文学美术作品及审美观念联系起来考虑。
作品的内蕴、作曲家的意图才是音乐的根本所在。如若不去揭示音乐内涵、表现音乐根本那根本就不用人来演奏,现在到处都有电脑自动钢琴,我们需要作的仅仅是在其中插入一块芯片,于是,无论什么曲子都可以预置演奏并且声音完美绝对不会错音。而人不是演奏机器,人和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灵性,人的演奏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也正是赋予钢琴演奏生命的重要火花。
分析中国钢琴作品《夕阳萧鼓》,不仅是通过分析某一作品来实现演奏上的成功。更在于通过分析获得一种启示、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不仅仅为了弹琴而弹琴每天就去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文化素质。努力探索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我们还需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文学知识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为不断提高钢琴音乐民族化程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2]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陈旭.浅议钢琴演奏的艺术个性[J].钢琴艺术,2002,(03).
摘要:将民歌或古代乐曲编成为钢琴曲,是近代中国钢琴创作的重要手法。《夕阳萧鼓》就是黎英海根据古曲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中国钢琴曲中的特殊音色问题,多半属于对民族乐器的模仿。《夕阳萧鼓》模仿了萧、古筝、琵琶、笙等多种民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如萧的暗淡悠远,古筝音乐清亮高远,琵琶的结实慷慨。加上该曲改编而成,风格较难掌握,如何在该曲中将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与艺术个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意境 内涵 艺术个性
“每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都有一颗很重要的火花,它好像把每个处理的杰作都变成了活生生的艺术作品。”比如说:两个技术条件相符的钢琴家演奏同一个作品。其中一人演奏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是死记硬背出来的,而另一人的演奏则拥有无法形容的美妙。这种把生命注入音符的重要火花到底是什么呢?显然是一种很好地把握住了音乐风格得能力,了解了乐曲的内涵并具有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为乐曲注入了生命力。
我国的古诗最讲求的是“意境”,正如我国的音乐。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把整支曲子的意境跃然纸上。夕阳沉沉藏江雾,遥闻何处奏萧鼓。声声吹拂风绕柳,余辉摇情满江树。
要在演奏中国作品中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前提条件当然是必须掌握娴熟的技巧。而演奏者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状况,决定了演奏者能不能够应用这些技巧手段来服务于自己的艺术个性。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理解作曲家的意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你的想象力升华和飞跃。演奏者对作品的诠释,艺术个性是演奏的生机与活力所在,是钢琴演奏趋于成熟的标志和达到较高层次的追求。钢琴演奏的艺术个性赋予钢琴演奏独有的灵魂。
对于我国的演奏者来说,怎样在钢琴这个来自于西洋的乐器上面表现出中国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是一个一直需要我们花时间来解决的问题。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基础上,首要的必须是理解和掌握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内在意境非常重要。正如我们花大量精力时间去研究西方音乐史一样。演奏好中国作品,也必须要花时间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发展背景。对于演奏者来讲,掌握了演奏技巧后,至关重要的就是正确掌握音乐的风格,而正确掌握作品风格,就必须研究作品以及作者所处的年代历史社会背景。
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乐曲风格总是通过演奏来得以表现的。中国历史发展几千年来,儒家淡泊悠远,尽善尽美,礼乐中和的音乐理念和思想,对中国音乐一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弹奏中国作品,就一定要中国历史传统和背景结合起来,不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淡泊悠远,淡雅端庄及意境的脱俗深远。《夕阳萧鼓》中古筝的清亮高远、萧的暗淡呜咽,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演奏这支曲子中间模仿的段落时,一定要多多体会几种乐器感觉,做到每一个音下键之前,心中都已酝酿好会得到一种什么样的音色,也就是说,还没有弹出来,已经预知弹出来的音色效果。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磨砺和练习。一招一式,尽在掌握。
中国音乐最讲究的“气”、“韵”。“韵”是音乐风格的外在,可观可听。“气”是音乐风格的内在线条,只可意会。“韵”通过音的长短与音高间互相的修饰,使之品高味永,余韵无穷。“气”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它实际存在着,而且是决定音乐风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尤其在演奏《夕阳萧鼓》这种古曲改编并且韵味深长的乐曲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把握好风格并把之与演奏技巧结合起来,才能做倒气息与韵味的表里相应合而一体。
《夕阳萧鼓》原为琵琶独奏曲,相传是唐代虞世南所作。又名《浔阳夜月》(汪昱庭)传谱等。1925年大同乐会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十分成功。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完善。音乐质朴柔美,细腻流利,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郑觐文定标题《春江花月夜》及十段小标题。
由于段落较多,如不注意了解乐曲意境把握乐曲风格的话,可能用不了一分钟,听者就已经失去兴趣。弹来也会觉的索然无味。所以,演奏时,要多注意其段落的统一完整。要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这就是前面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气”。
演奏《夕阳萧鼓》时最重要做倒“胸中有情,情中有景”,从而在钢琴上把他刻画出来。关键和难点又在力度的控制与音色的表现上。这支曲子的力度变化非常丰富:有PPP、PP、P、MP、MF、F、FF、七个层次。力度上对每一个小段所刻画的景色、表达的感情作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当然,力度是相对而言,弱要弱而不虚。这对演奏者的控制力、表现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乐曲的第一段“江楼钟鼓”,顾名思义,在该段中要奏出钟鼓交响齐鸣的声音。第一段是散起的,给出的速度标记Tempo a piacere(任意的)。第一个和弦出来是mp的力度标记不应太弱。这个和弦的弱应相对于后面的和弦来讲。紧接着就是鼓点声的由远及近,由近而远带出后面的旋律而拉开春江花月夜的序幕。这一段是全曲的开端,节拍是散板,这个散只是形散。在演奏时应作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鼓点出来的时候要给人一种上板的感觉。而后的琵琶音也应演奏出行云流水般的意境。
第一段结尾处的速度标记rit(渐慢),显然为第二段全曲主题出现作下铺垫,演奏第二段的时候应像呤诗般的抑扬顿挫,应在心中联想到薄雾弥漫江上,夕阳渐渐西坠的秀丽画面。第三段,风回曲水,这一段的主题画面应是微风吹拂,水流回旋的情景,所以我们在弹奏时应保持透明的音色。第四段,花影层叠中,左手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下行跑动模仿古筝的声音,难度较大,手指要有弹性的,保持颗粒性较强的奏出下行旋律,在注意音质和音色的情况下,要强调古筝的感觉。右手是模仿琵琶,演奏时注意要保持下键不能太死,保持弹性。左右手演奏出多层“花影纷飞”。
第五段,水云深际,右手模仿琵琶轮指,左手模仿琵琶点出冷音,描绘出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水中,碧天如水的如诗画面。
第六段,渔歌唱晚,要踩一下柔音踏板,以便于更好的刻画出渔翁驾舟在归途中,悠然自得歌唱,演奏应非常柔和的。这一段也是全曲唯一的对比性段落,在中音区奏出的新旋律平稳而流畅,左手奏出的空五度和音犹如夜空中飘荡的钟声,这段的踏板要踩得满一些。
第七——九段在三次变奏中,主题性格发生变化,特别是第八段洄澜拍岸,用一种柔中有刚的力度处理,并在该体上模仿琵琶扫弦的那一种波浪击岸,亦进亦退的景色可说是非常形象。
第九段采用琵音、颤音,模仿手法,使音色形象更加丰富,也使音型不着痕迹地过渡到第十段,也是全曲的最高潮。唉乃归舟,在该段中旋律由一个简单的乐汇作了三次递升降的模进。用模仿琵琶的声音去刻画出江上浪花的摇橹声,逐步推向最高潮。通过一段经过性的段落引出尾声,尾声中有一段颤音萧的低沉呜咽的感觉,颤动频率不要太快,下指要虚一点,奏出呜咽、飘渺的感觉。
在对《夕阳萧鼓》作出了音乐风格和技巧上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不能照搬西洋乐曲的演奏方法,那样会有一种穿着西装带瓜皮帽的古怪感觉。更不能拘泥于乐谱的再现,因为当中包含太多文化的沉淀需要我们用“气”、“韵”去表达和传递。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意境并把他传递出来才是关键,在演奏过程中,要做到胸中有“物”。
当然,由于每个演奏者自己艺术造诣和文化修养不同。思想素质、美学追求、性格特征等情况又各有差异,不同演奏者诠释同一钢琴作品当然就不尽相同。
当然乐谱只是记录音符的符号或手段。通常都不能真正的再现音乐家全部的思想和审美。即使世界上最完美的记谱方式,也不可能把作曲家的所有意图毫无遗漏地记载下来。正如马勒所讲:“音乐不等于音符。”我认为,演奏者对于作品内涵,风格情绪意境的理解把握,不完全取决于乐谱,但应忠于乐谱为前提。也就是说,要有艺术个性但必须以尊重原则,忠实原作为前提。
而艺术个性势必不能颠覆原作的风格和美学追求,作曲家个体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背景的成员。音乐作品是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与时代精神的产物。而音乐作品也是作曲家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是在长期音乐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凝聚了作曲家的心血和智慧。所以我们在弹奏作品之前,要细心的分析不断的学习。艺术个性也是在不断学习、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从分析中国钢琴作品《夕阳萧鼓》中获得的一种启示就是,要演奏好中国钢琴作品,必须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美学,有自己的文化沉淀。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美学潮流、的产生同一定的文学美术作品及审美观念联系起来考虑。
作品的内蕴、作曲家的意图才是音乐的根本所在。如若不去揭示音乐内涵、表现音乐根本那根本就不用人来演奏,现在到处都有电脑自动钢琴,我们需要作的仅仅是在其中插入一块芯片,于是,无论什么曲子都可以预置演奏并且声音完美绝对不会错音。而人不是演奏机器,人和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灵性,人的演奏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也正是赋予钢琴演奏生命的重要火花。
分析中国钢琴作品《夕阳萧鼓》,不仅是通过分析某一作品来实现演奏上的成功。更在于通过分析获得一种启示、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不仅仅为了弹琴而弹琴每天就去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文化素质。努力探索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我们还需要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文学知识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为不断提高钢琴音乐民族化程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2]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陈旭.浅议钢琴演奏的艺术个性[J].钢琴艺术,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