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唱艺术为载体传承黎族民歌
王蔚
[摘要]黎族人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民歌是黎族人民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黎族是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在过去的生活中,黎族民歌主要靠的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黎族民歌丰富多彩,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琼州大地上的文化瑰宝。但由于黎族人日益汉化的生活,以及时代发展给黎族生活模式带来的冲击和改变,黎族民歌的传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寻求多种传承模式则成了黎族民歌传承的方法之一。合唱艺术以其广大的群众基础、灵活包容的艺术特征,为黎族民歌的传承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将黎族民歌合唱化将大大有利于黎族民歌的传播扩散与传承。
[关键词]黎族民歌;合唱;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26-03
一、黎族民歌概况
黎族人是海南岛的原住民,也是海南省人数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部,依据考古记载,在海南岛上已经繁衍了3000多年。其独特的生活文化和民俗技艺一直被人们赞扬,成为众多学者争先研究的对象,并多数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其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这30多项项目涉及范围广泛,从传统技艺到传统音乐再到舞蹈、戏剧、民俗、文学、体育,甚至传统医药均有涉及。在众多文化当中,黎族民歌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夺目绚丽,其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纷纷前去采风收集、挖掘和整理。
民歌是黎族人民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黎族是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在过去的生活中,黎族民歌主要靠的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黎族人民习惯用民歌记录生活、传递感情,在日常的劳动、娱乐、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中,黎族人民都喜欢采用歌唱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黎族分为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不同生活习俗也有所差异,演唱的民歌曲调也不尽相同。黎族民歌的曲调非常丰富,有“世亲调”“哩哩调”“罗尼调”“歪歪调”“滚龙调”“千家调”“欧欧调”等。
现有的黎族民歌收录主要集中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和《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两本曲集中,其中《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是黎族民歌收录数量最多的曲集,从书名上就可见黎族民歌之丰富。书集中按题材分类,收录了各种劳动歌、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故事歌等。
二、黎族民歌传承现状
黎族民歌是琼州大地上的文化瑰宝,记录着琼州人民的历史生活印记,已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它世代延续。黎族民歌的传承模式主要以原生态传承为主,但是由于早年原生态传承的断裂,黎族音乐的传承如今遇到了各种尴尬和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黎族民歌“无用武之地”
黎族民歌和黎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过去,黎族人民生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当中,人们劳动时唱山歌,喝酒时唱酒歌,求偶时唱情歌,节日时男女对歌;砍山种植、狩猎放牧要唱敬山神歌,就连婚丧嫁娶各个环节都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民间活动也成为了黎族民歌学习和传承的主要媒介和动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黎族人民逐渐走出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模式,大多黎族人已不再过砍山种植、狩猎放牧的生活。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府与国家权力的介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黎族原生态的一些婚丧、祭祀等仪式被“明令禁止”,黎族民歌也因此受到极大波及,因为音乐功能的丧失,黎族民歌因此也逐渐失去了使用和展示的舞台,导致了原生态传承的断裂。
(二)黎族的汉化,年轻人的外出,导致黎族民歌“无人可承”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黎族与汉族人民来往日益密切。黎族深受汉族的影响,生活方式与习惯也在逐渐汉化。年轻人接触了外面的世界,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受外面的文化影响,他们的审美发生改变,大部分人喜欢上了流行歌曲,对黎族民歌渐渐失去了热情,会唱黎族民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黎族民歌在当地出现了“无人可承”的尴尬现象。
(三)独特的语言,单一的传承方式,导致黎族民歌“传承不畅”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黎族民歌按其语言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用黎语演唱的,较传统和古老的民歌;二是后来受汉族影响,用汉话(海南方言)演唱的民歌。由于语言的限制,黎族民歌的流传主要在黎族内部进行,就算是使用汉话(海南方言)演唱的民歌,其流传的范围也主要在海南省内。但由于黎汉两族文化的差异,即使是在海南省内的汉族地区,海南方言的黎族民歌流传也并不顺畅。千百年来,黎族民歌的流传和发展主要靠着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因为语言的限制,加上单一的流传方式,黎族民歌的传承曾出现严重的断裂现象。
三、合唱艺术对传承黎族民歌的必要性
黎族民歌的原生态传承出现的严重断层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各界音乐工作者的重视,2010年以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抢救黎歌”的热潮,许多合唱工作者意识到了运用合唱艺术传承黎族民歌的必要性。
(一)运用合唱艺术传承,是黎族民歌专业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承是文化的一种主要延续方式,具体可分为教育传承、原生态传承、专业传承、文本传承与媒体传承等多种方式。其中原生态传承是民间行为社区性的小传统模式,其他传承方式是官方主导下的大传统模式。黎族音乐作为一种海南地域性的民族音乐文化,其传承模式就是以原生态传承为主。[1]但由于上述原因,黎族民歌的原生态传承已遭受严重冲击,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发展其他传承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运用合唱艺术传承,是黎族民歌的专业传承方式之一,它能够将黎族民歌从专业的角度,利用合唱的自身优势和特点,进行保存、改编、流传,民歌的合唱改编过程本身就是民歌的传承过程。
(二)合唱艺术的广泛性和参与性,能够弥补黎族民歌传承人断层的问题
在黎族村落,会唱民歌的年轻人少之又少,由于年轻人的外出务工,以及流行歌曲对民歌的冲击,导致了黎族民歌传承人的断层,这是黎族民歌传承遇到的重大阻碍。而运用合唱艺术传承黎族民歌,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憾。合唱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参与人数众多,听众也较为广泛。通过合唱活动,在舞台上“唱”的人变多了,在舞台下“听”的人也变多了,这十分有利于推动黎族民歌的迅速扩散和接纳。
(三)合唱艺术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能够给黎族民歌提供更丰富的传承空间
民歌合唱作品往往能够用丰富的多声部旋律,将民歌旋律烘托而出,民歌旋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听众在听觉上感受到丰富的层次感。合唱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不仅仅体现在音乐旋律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能够灵活兼容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比如民族器乐和民族唱法等。合唱艺术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允许黎族的竹木乐器和黎族五大区域各区的语言、唱法等也能够参与到合唱作品当中来,不仅能够凸显黎族独特的风情,还能与民歌旋律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尽可能还原黎族民歌的原生态环境,使民歌的传承更具韵味。
四、运用合唱艺术传承黎族民歌的可行性
(一)众多优秀民歌合唱前例,为黎族民歌合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指导方针,我国音乐创作开始全面发展,以民歌为素材改编的合唱创作也逐渐形成了潮流,少数民族民歌合唱迅速蓬勃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民歌合唱的发展旺盛期,50年代伊始,便陆续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少数民族民歌合唱作品,如《牧歌》《八骏赞》《青春舞曲》《猜调》《阿细跳月》等。这些民歌合唱作品无论是合唱艺术上,还是民歌风格的表现上,都极具魅力,审美价值极高,同时也被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无论是从艺术层面或是群众普及层面,均堪称为经典作品。这些成功的优秀案例,都可以成为黎族民歌合唱发展的借鉴经验。
(二)黎族合唱艺术能够为黎族民歌的传唱提供了群众基础
合唱作为一种群众艺术,是要在广大群众中发扬和流传的。作者在进行民歌合唱改编的时候除了民歌本身的艺术特征外,也会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审美喜好、时代特征等,更加适合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合唱的多声部演唱,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听觉感,相比简单的单声部旋律更加丰富悦耳,更具表现力。正因如此,合唱成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受人民的喜爱和好评。也因此,黎族民歌合唱相比于民歌本身,更容易走到群众身边与群众亲近,通过黎族民歌合唱与群众交流,从而为黎族民歌的传承培养群众基础。
(三)合唱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促进黎族合唱的发展,有利于黎族民歌的传承
近年来,我国合唱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活跃在各个国际赛事当中,成绩也十分让人欣喜。但我们的新作品却鲜有出现,特别是新世纪以后,国际上对合唱又有了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国内作曲家应国际合唱发展趋势,也本着内心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珍惜和热爱,推动少数民族民歌合唱迅速发展起来。民歌合唱化成为了我国合唱界的新潮流和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黎族合唱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早期,海南临高籍谢文经先生就率先对黎族民歌进行过合唱改编,代表作有《黎家姑娘》《舂米谣》《斗牛调》等。后又有高邦俊等海南合唱界人士将《久久不见久久见》等经典民歌改编为合唱作品。黎族民歌合唱化越来越受到海南合唱界的重视,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改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委约专业作曲家采风创作的现象,如著名作曲家刘晓耕改编的《捡螺歌》《赶鸟歌》两首优秀作品,曾在国内各大合唱赛事中屡获金奖,也曾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合唱交流并广受好评。黎族合唱的发展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独特的黎族民歌曲调,黎族合唱目前仍不够丰富,但促进了音乐界人士对于黎族民歌的重视与热情,黎族民歌的传承问题在合唱艺术中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五、运用合唱艺术传承黎族民歌的方法和途径
(一)选择经典民歌,进行合唱改编
黎族民歌题材丰富,数量众多,黎族合唱拥有群众基础,广受群众喜爱。但目前被改编为合唱的曲目并不多,被奉为经典的也只有少数几首,加强黎族合唱改编的数量和质量,成了海南音乐人的共识问题。要将黎族民歌改编成为合唱作品,必须脚踏实地地融入黎族文化,尊重、认识黎族民歌,深挖黎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以此为素材,将单旋律歌曲与西方丰富的作曲技法结合起来,改编成为具有显著黎族民歌特色的合唱作品。改编形式可以多样,如凸显音乐特色的无伴奏合唱,还原黎族生活的歌舞结合式合唱,以及加入黎族竹木乐器伴奏的合唱,等等。
(二)培养黎族民歌合唱指挥人才
在合唱艺术中,指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对整个合唱作品的表现也起着十分重要的艺术作用。合唱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演唱者真情实感的演唱,把歌曲中的情感和音乐特征融入自己的歌声中,再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用歌声与听众相互关联,达到共鸣。而在这一系列声音传递的过程中,指挥控制着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包括每一口呼吸、每一个咬字、声部的进出、声音的强弱、情感的起伏、音色的变化、风格的展现等等。可以说,指挥是合唱的灵魂。海南黎族合唱的发展才刚刚起步,黎族合唱指挥人才十分匮乏,若想发展黎族民歌合唱事业,培养黎族民歌合唱指挥人才是重中之重。
(三)依托高校资源,开展黎族合唱作品音乐会
高校在师资资源、社团资源、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众多优势,利用高校資源优势,更容易实现黎族合唱作品的挖掘、收集、改编创作及演出展示。海南高校作为黎族地区的主要学府,义不容辞,应自觉牵头,可以尝试由高校专家带队,与当地音乐厅资源互换合作,积极开展黎族民歌合唱作品音乐会,培养一批黎族合唱的专业研究者、保护者和传唱者,承担起传承黎族民歌的责任。这不仅能够形成海南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扩展高校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能推动海南民族合唱事业的发展,扩大影响,促进黎族民歌的传承。
(四)参加各项赛事,扩大黎族合唱的知名度
目前我国合唱氛围较为浓郁,合唱赛事也频频举办。国内赛事大大小小从国家级赛事,到省级、市级、县级、区级,甚至是某行业、某企业单位内部的各种合唱比赛,数不胜数。在各项赛事中,各个合唱团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许多合唱团队在各个赛事中茁壮成长,合唱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不断涌现出新队伍、新作品,出现新的合唱趋势。黎族民歌的传承从合唱艺术中刚刚打开突破口,应该顺势而上,积极参加国内甚至是国际合唱赛事,让黎族合唱在舞台上崭露头角,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领略黎族合唱的独特魅力,扩大黎族合唱及黎族民歌的知名度。
注释:
[1]罗晓海.黎族音乐传承现状与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3:47—48.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