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悃和他的书法
抱悃兄打来电话,问我是否看到他的新作。恰在此前不久,在微信圈中无意浏览到他的作品。当时觉得其书大有进展,不过尚未聊及此。承兄谬托,就抱悃兄的书法谈一下我的看法。
书法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业已沦为陈词滥调。相对于这些难以厘清的问题,我则对古代书法家这一身份的业余性怀有浓厚兴趣。众所周知,书法在古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实并不存在专业的书法家,皆为文人士大夫的附属品。虽文字贵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但古代圣贤文哲第一要务是追求“道”。所谓“文以载道”即通过文章来表达心声,而书法或书写即是这种表达的物质载体,写得好了则成为我们今天称之为“艺术”的作品。这种文人的业余性使书法和文化融为一体,很自然地成为日常的一部分。正因此,书法在古代世界中是随其开花结果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为艺术而书法”的当代社会,书法成为专业多少有些牵强,其部分原因大概也有于此。现代社会对于身份的过于强调,可能使一个人的职业面貌清晰明确,但对于身份的认同也使书法承载的人文内涵得以萎缩,在某种程度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抱悃兄虽自幼从名师学习书法,稍长,转移多师,但一直没有成为专业书家。不过,正是这种业余性,使他保持了对书法的热爱。兴趣的使然让书法在他的笔下显得轻松,没有身份赋予的压力,反而在书写时洋溢出才情来。这是令人十分欣慰的地方。而业余性也使抱悃注重文化修养,广访师友,努力开拓视野。有谁能记得元代画马高手任仁发的身份其實是个水利专家,而山水北宗始祖李思训则是一名将军。细究起来,这些皆为业余身份而取得不朽成就前贤。当代像抱悃这样业余性的书家不在少数,他们凭借兴趣而笔耕不辍,在研习技法同时注重才情的表达,从而使书法在这层意义上保持了它最初的身份,也丰富了书法在当代的人文生态。
愿抱悃兄再创佳绩!
作者简介:
姜永帅,博士,任教于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