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训练要有度
张宇虓
【摘 要】目前,青少年艺术素质训练正处于极度热潮,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企盼着通过艺术的熏陶使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有优势,家长们都抱着各种不同目的盲目的选择着。纵观几十年的培训行业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多如繁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繁衍着,但是却良莠不一,令家长无从判断,无从选择。
【关键词】儿童;舞蹈;训练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81-02
艺术熏陶对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前提是必须经过正规专业的、有责任、有经验的老师系统的教育,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现在培训行业的师资水准令人担忧,甚至有很多非专业人士刚刚学了几个小舞蹈组合或经过几天的短期培训就可以开班教学。非专业的自然不用说了,什么都不会,只认为舞蹈无非就是弯个腰劈个叉翻个跟头,跟着音乐手舞足蹈一番而已。就这么低级的水平如何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艺术教育?即使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仅有一些艺术的专业知识,毫无教学经验,也不是马上就能够胜任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好演员并不一定是一个好老师。舞蹈教学不是单一的让学生模仿动作那么简单,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成长的特点,进行一系列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家长们在选择各种艺术培训班时也会有各种疑问,这也就是我们所要强调的,青少年舞蹈训练要有度的问题。
一、孩子从多大开始适合舞蹈训练
从严格意义上讲,正规正式的业余训练是不低于六周岁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学龄期,注意力、协调性、学习能力、身体发育已经达到适龄期,已经能够接受稍有强度的训练。那么4—5岁期间的孩子应该怎么学习哪,这个时期属于艺术启蒙阶段,对各种知识处于懵懂的认知阶段,适合于动作协调性训练、节奏感训练和游戏化趣味化的艺术熏陶性学习。不是想什么时候学都可以的,家长们有时候太心急,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各个艺术培训班,而很多培训机构也不顾孩子多大,适不适合就一概接收,现在舞蹈学习居然有接收二岁半的孩子,这太可怕了,应该说三岁以下孩子还处于纯天然的状态,没有过多意识分别时期,而且骨骼异常稚嫩,只足够支撑日常行为动作,如何经受人为的强化训练。一谈这个问题,有人不以为然说:就是玩玩,也不是啥学习,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纯净的天性,还有利于身心的发展,既然加了人为的因素们就像打了思想“干扰素”。很容易不小心就破坏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严重的会扼杀了艺术兴趣。所以,一定需要到了幼儿阶段,开始有了足够的注意力、协调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再加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给孩子打开艺术潜能的大门。
二、孩子越小骨骼越软
很多家长都认为,越早点让孩子学舞蹈,骨骼越软,练习基本功就不疼了,这是一个误区,骨骼的软硬程度和年龄没有绝对的关系,有的人成年了甚至到了很大年龄,骨骼的柔韧性都非常好,有的孩子从出生骨骼就很硬,只是由于孩子很小的状态,骨骼力量不够,看起来弱弱的,家长就误认为年龄越骨骼越柔软。
三、舞蹈不是弯腰劈叉
有很多人认为舞蹈无非就是弯腰劈叉翻跟头,跟着音乐手舞足蹈一番而已,舞蹈真的那么简单吗?那为何还有“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舞蹈简单地说就是身体的语言,是用身体说话,这需要用多种方式的训练手段来改变原有的形态,以期达到后天的完美,符合人生长需求、视觉需求及健康需求的艺术学科。要把天然的大线条粗浅动作(比如:人的日常行住坐卧的基本生活形态),通过舞蹈训练使之更加灵活、动作更加细腻、骨骼更有柔韧性、姿态更美、体态和身心更良好健康。
而弯腰劈叉翻跟头不过是舞蹈训练中的枝干末节,就是这么简单、低级别的动作也是需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发育来逐步深入学习的,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每个动作的学习、每个部位的训练是有其目的性的,不是单一的会下腰能劈叉就行,下腰要看重心点、力度控制,劈叉要看胯部方向是否正确,相关联的还有胯根、膝盖、脚腕、脚趾的位置等等。如果孩子年龄太小、老师太不专业,那么这些教学目的是达不到的。
四、所谓的科学训练与高精尖培训
现在的艺术培训班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更是手段奇出、花样百态,有些所谓的专业机构大打“科学训练”的旗号,笔者就有疑问了:“在笔者小时候的舞蹈训练中,并没有什么科学训练之类的一说,可是都没有或很少有什么运动类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而在科学如此昌明的现在,居然舞蹈训练当中意外伤害频频发生,那么这所谓的科学训练体现在哪里?
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个名词为何让人如此热衷于提起?首先,我们对”科学“二字粗略的剖析一下,“科”其中一个意思是指某一特定的专业技能,某一个项目或门类等等,“学”则是指学掌握学习某种技能等等,比如:科学家,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颇有成就的人士,科学界,是指某一专业领域的范畴而已。而且科学也是一直在探索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没有固定的定义,啥时候就变成了真理了?难道一定要冠以科学的帽子就能训练好?据说有一位专门讲科学训练的根本就不是舞蹈专业领域的人士,如何来诠释“科学训练”?至少应该在这个专业学科中学习过若干年,再加上其他学科的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的论证和实践方可以谈本专业的心得和经验传授吧!
还有一些所谓的专业后起之秀也开始大肆宣扬科学训练,难道那些纯专业的艺术大师们都是吃干饭的?现在传承下来的艺术流派,你都不认可,你都没有用?难怪古人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自己用着前人传承的经验,却又认为自己独创了一门学问,真是自说自话成了笑谈。什么是科学?没有人能说明白,笔者觉得,合适的、用对了就科学了,用了再多的专业名词,再多的华丽辞藻,没做对、不合适,都是包装炒作,没有意义。
所以,对于业余舞蹈训练来说,什么年龄的训练都是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的。
启蒙班(4—5岁):培养儿童对舞蹈初步的认知,引发对舞蹈的兴趣和美的感受能力,进行初步的音乐节奏感训练,及简易的肢体动作协调配合,能够表演趣味化的幼儿舞蹈作品,课程以情趣化、游戏化为主。
初级班(6—7岁):基础性的软开度训练,加强精细肢体动作训练,对音乐内涵简单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的训练,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可以表演舞蹈组合和短小的舞蹈作品。
中级班(8—9岁):中度软开度训练,提升精细肢体动作的协调配合,理解舞蹈音乐的主要内容并表达出来,节奏准确,舞蹈动作优美和谐,可以表演有一定难度的舞蹈组合和中长段的舞蹈作品。
中高级班(10—12岁):深度软开度训练,掌握肢体动作的精细准确度,并能够协调支配,理解音乐内涵和舞蹈作品并准确表达出来;节奏及音乐旋律准确,舞蹈动作优美和谐,可以表演各种类型的舞蹈组合,及各种类型的舞蹈作品和参赛作品,具备报考专业院校的基本条件。
舞蹈的课程设置具有连贯性、连续性、系统性,每个阶段的训练程度不一样,就像学生上学使用的教材一样,先学一年级,再学二年级,依次提升学习进度、难度,随着训练进度的加深,要求更加准确、细致、精准,难度逐步强化,每一项训练内容都需要长期而系统的训练,这样才更科学系统、基础稳定、学习效果好。每个动作有目的、有要求,为下一步的动作训练打基础,每个动作与动作之间是既联系又独立的;不能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脱节训练;看起来好像学得很多,其实都是花架子,更谈不上科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