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中实施评价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杨国军

    

    摘 要: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竞争。课堂竞争是课堂学习效度的保证,参与竞争的人数和竞争的质量就是课堂的参与率和参与度。第二,如何实施有效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效评价是有效竞争的基础,学生竞争的动力就来源于有效合理的评价。而竞争和评价是否有效与小组的运行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小组运行方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组织竞争和如何实施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评价;收获;体会

    近年来,通过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面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从目前评价实施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已经实现了相互促进、有序竞争、提高课堂参与率和参与质量、提高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目的。

    一、几点收获

    收获一:评价由局部参与走向全员参与,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之初,课堂上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评价,课堂上教师视学生的参与情况评分,并将分数公布于黑板的一定区域。结果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老师专注于上课,忘记了评分或记分,显得顾此失彼。后来,我把记分的任务交给了课代表,将评分记在纸质的评分表上,但是课代表既要盯答题的学生,又要记评分,手忙脚乱,明显影响了学习。于是,我干脆将其中的一个小组定为值周组,专门负责计分。但是值周组不参与课堂竞争,成了课堂中的另类,又显得无事可干。

    为了更好地解决评价的问题,本学期,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同时规定了两种任务,即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既是展示组又是评价组。既要参与课堂竞争,又要参与对另一个组的评价。

    小组之间的评价是一种圈状的关系(如图),这种圈状评价与小组间相互交叉评价不同,小组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这就保证了评价的相对公平、公正和有序。

    另外,具体评价一般有两种形式:语言评述和分数评价。语言评述由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或老师随机指定,分数评价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

    通过这些设计和调整,既减轻了老师评价、计分的负担,使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组织课堂教学,又实现了学生的全员学习和全员参与评价。

    收获二:由课堂学习评价走向全过程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实施的时候,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堂学习评价上。课堂的参与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学习实效却仍然不好。从复习检查和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表面化、形式化非常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普遍缺乏自主意识,缺少预习复习和良好的作业习惯,课后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不主动预习,对生字新词不理解,不读课文,对于课文内容模模糊糊,课堂的合作学习就没有实效。

    所以,在课堂参与率提高的情况下,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巩固以及作业都必须督促,都必须培养学生相应的习惯。但是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毕竟有限的,课外的督促和培养显然无法顾及。这时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依靠评价组,把预习、复习、作业也纳入评价的范围,逐步实现学习的全过程评价。

    和很多老师的做法一样,我的课上,学生也将评价的结果随时公布在黑板上。不同的是我在每个小组的黑板展示区域留了专门的评价栏。评价项目有预习、背诵、作业和课堂学习,包括了语文学习的主要过程。

    收获三:在课堂评价的基础上实施了阶段评价

    如果只有课堂评价,小组和个人阶段时间内的努力和成绩没有得到体现和鼓励,课堂评价就会逐渐失去其吸引力,学生就会对课堂评价变得无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失去动力,就会越来越疲软,最终失去它的意义。我的阶段评价一般一月一次,刚好和每学期的四次考试相吻合。统计每月各小组每节课的竞争名次,前两名成为优秀组,分别评为本月的合作之星和参与之星。总体来看,学生是比较珍视这种集体荣誉的,所以课堂上对各环节、各项目的分数十分重视。

    收获四:评价与语文活动相結合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我结合语文课和学习小组组织了几次评比活动。如:朗读比赛,班级朗读之星、作业之星、书写之星的评选活动。朗读比赛,每组推选两名选手参加,邀请班主任参与评分。前三名奖励,第一名获得班级朗读之星的称号。作业之星和书写之星评选中,老师先圈定作业优秀的学生作为候选人,然后全班观摩这些学生的作业,最后全班投票选出一名作业之星和一名书写之星。朗读之星、作业之星、书写之星当场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教室内的语文学习“星星榜”上。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鼓励,我还规定:上了“星星榜”的同学一学年内不再参加评选,而是担任评委或负责组织活动。总之,通过评选活动,在班级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日趋浓厚。

    收获五:丰富小组运行方式,提高竞争的实效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小组运行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竞争的实效。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轮答,都是从第一组或者最后一组开始,这样时间一长,各小组掌握了规律,只关注自己小组该答的问题,其他问题与自己无关,不会下工夫准备。所以,小组答题的顺序一定要随机定,不可形成规律性。当然,无规律实际上是给学生的感觉,老师自己要掌握一定规律,以便于操作。比如:先但单数组(1,3,5……组),后双数组(2,4,6组……);先两头后中间(1,5,2,4,3);先中间后两头(3,1.5,2,4)等,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变化,学生既不会存侥幸心理,又会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准备。另外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可将问题一一对应给每个组,而是要求全面准备,然后随机定顺序展示、检测,这样每个小组都会认真准备每一个问题。还有,小组中具体展示和回答的学生也要随机确定,不可提前安排,这样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而不会依靠别的同学。

    二、几点体会

    体会一:评价必须有精心的预设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课堂环节紧密结合才能使评价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授课之前备课中的评价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堂课要复习、检查预习,要学习新课,要练习巩固,这些内容都要具体化为若干活动和若干问题,由具体的学习小组和学生去参与解决完成。在备课时,根据活动和问题的难易梯度,安排好具体学习小组和具体层次的学生,授课的时候各环节就会井井有条,学生才能有序参与,课堂流程也会十分顺畅。预设评价也是保证课堂参与率的前提条件,备课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参与,而且是规定性的,而非自愿参与,这样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始终集中精力,学习效果才能有保证。

    为了促进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课堂上主要尽可能地给中等生、后进生多参与的机会,安排他们多参与,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于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则应该由优等生解决,也适当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体会二:良好的习惯是有序评价的前提

    小组合作的课堂,学生参与的频率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参与的形式也变得丰富了。一些活动还需要同时进行,学生在教室中活动的范围也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养成,就很容易影响上课的秩序,所以参与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教师日常的任务之一。

    评价组课前检查预习、检查背诵,课代表检查统计作业,及时将评分写到评分栏中,老师上课时就会对课前学习的情况有所掌握,从而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只要学生的参与习惯养成了,实现了自动化,评价就会在有序中进行。

    体会三:评价是合作的一部分

    课堂学习需要小组合作,评价也同样需要小组合作。评价组的评分有时要经过小组商量共同决定,检查预习、检查背诵、检查作业、修改作文,还要及时公布評分,组长需要分配这些任务,协调指挥,组员还需要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所以评价也是合作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一种途径。

    体会四:评价标准是评价公信力的基础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学生对评价结果产生争议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评价的预设不充分,评价不够有序,漏掉了某个组某个环节的评分,引发争议。第二种情况是缺少评价标准或评价标准粗略,学生对评价结果有了争议。所以除了课前评价的精心预设,还要制定系统化的评价标准,以提高评价的公信力。如:每项活动、每个问题的分值多少才是合适的,怎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都需要制定标准,需要不断实践、研究和思考。

    体会五:有效调控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在参与评价时,学生对展示组的表现一般要求比较严苛,一般优点说得少,缺点说得多,这对于参与展示的学生的自信心无疑是一种打击。怎样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呢?我的做法是展示结束时,展示组(本组)和评价组都要进行评价,展示组(本组)肯定会多说优点,再加上评价组的评价,评价就会相对客观完整,既起到了查找不足,帮助改进的作用,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在背诵课文、作业、朗读等方面都可以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比如背课文,当堂背会的得100分,小组也得10分,第二天背会的得80分,小组得8分,第三天要求全部背会。在分数的激励下,有些学生能做到提前背会课文。再比如阶段评价,根据平时的评价评分记载,可以评出先进组,予以奖励。

    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觉得和以往自己的教学相比,课堂上我能够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能够重视中等生和后进生了,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了。从学生方面讲,能够有准备上课了,课堂学习变得专注了,课堂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了,课堂有了我所希望的生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要紧密结合实际,任何好的模式、经验和做法都是可以借鉴的,但是真正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却需要自己去实践和探索。同时,课堂教学改革也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我坚信,只要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脚踏实地,努力探索,自己的教研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陈思悦.形成性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203.

    [2]杨斌.小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的实施分析[J].学周刊,2016(10):128-129.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实施情感教学,激活初中语文课

    戴培培【摘? 要】语文教学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学法,灵活掌握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获得启迪与鼓励,使语文的学习、教学都成

  • 浅谈“以问题为导向”的“减法”教

    王建学 摘要: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旅行团的标志和旗帜》,是第十课《策划出游活动》的延伸,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由于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