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广场——搭配》教学设计
段兆晖
● 创新整合点
①整节课利用网络和电子书包,同时融合触控一体机的交互,借助智慧课堂的云服务,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课堂更加有效。
②采用生本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利用智慧云平台收集课前预习反馈数据,做到高效备课。课后个性化辅导,线上问答,拓展学生思维。
③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评测功能和互动题板,让学生尝试摆、体验画、大胆说,真正理解掌握有序搭配的门道。智慧课堂便捷的学生互评和个性化测试,让学生体会到搭配的应用价值,教师及时掌握反馈情况。
●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的方法可以找出事物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课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教材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把旧知和新知融合,形成新的结构体系,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好本课也将为后面学习复杂排列问题打好基础。
●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已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内容,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为此,本课设计了以衣服搭配为主题的情境教学,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在练习中,加入了早餐的搭配,以及生活中的路线问题,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能用多种方法表达思考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步计数的方法。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及有序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互联网、智慧云平台、触控一体机、安装电子书包的平板。
课前准备:①课前平板中电子教材自学课本;利用电子书包下发7道简单的排列组合题;学生在课前完成习题并提交。②通过智慧云平台反馈的数据,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出错较多的题目教师要深入分析,便于精准备课。
●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巧解密码锁
一体机屏幕出示学生们去游乐园破解密码锁的情境(如图1)。
师:看屏幕上的密码锁,它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案呢?请同学到一体机上通过拖拉拼摆,展示自己想到的密码。同时,要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讲给大家听。
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案。
师:你觉得她说得怎么样?
生:她说得很有顺序,很全面。
师:我们怎么拼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组合呢?
生:先固定第一个数字,再变化第二个数字。
总结:这种思考的方式称为有序思考。我们在组合时如果做到有序思考,那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借助组合密码锁,通过独立思考,辨别比较总结出密码的种类,初步感知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师及时捕捉生成信息,追问“如何”摆,让学生思考有序的重要性。动态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有效直观的支持。
2.自主探究,衣服巧搭配
第一环节:出示情境图
教师出示问题:小红要到游乐场游玩,现在请你帮她搭配一下衣服。她有两件上衣、三条裙子,那她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一件上衣只搭配一条裙子。
设计意图:从搭配衣服这一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有效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第二环节: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想法,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①教师通过智慧云平台将互动学件发送到学生平板上。
②呈现要求:在互动题板上把自己的想法摆一摆、画一画。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搭配方法。
③在學生操作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活动:
①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可以对学件上的衣服进行自由拖动和克隆,实现衣服的搭配,也可以在学件上写和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思考,如何做到有序搭配?如何直观展示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把操作过程进行录屏,操作结束后将录像提交至云平台。
③学生自己提交后,利用电子书包互评功能观看其他同学的操作过程,可以从有序、创意、直观等方面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五星级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智慧课堂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再次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在活动中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利用智慧云将搭配的结果即时分享,实现了生生间的互评,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搭配方案,为下一步交流展示、归纳方法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全班交流展示搭配方案,共享思维成果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云平台数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搭配方案让学生进行汇报。在汇报时要注意汇报的层次,按由复杂到简单的思路进行汇报。可能出现的方法如下。
①列举法。用图片一一对应地去摆一摆。让学生注意观察,可以先固定上衣,搭配裙子,也可以固定裙子,搭配上衣。这样摆更有序。
②连线法。先固定一件上衣分别搭配3条裙子,再用另一件上衣分别搭配3条裙子,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搭配过程,也可以先固定裙子再分别搭配上衣。
③图形、字母表示。用不同的图形或字母代表上衣和裙子,用连线的方法表示搭配过程。
学生活动:将自己的搭配过程投屏到大屏幕,给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搭配的过程,并要说一说自己这样搭配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无论是用上衣搭配裙子还是用裙子搭配上衣,都要先固定一种事物再搭配另一种事物才能有序进行。
汇报结束后,教师利用智慧云平台的投票功能对不同方案组织投票,学生利用平板进行投票,从而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优化。
设计意图:汇报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分享个性化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解读、比较,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优化,选出最简单、最直观的表现方法,学生思维不经意间经历了从实物到图形、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智慧云平台将拼摆过程保存,进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生成資源,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3.拓展应用,完善建模
第一步,解决早餐搭配问题。
教师出示题目:早餐有两种饮料和三种面食,如果只选择一种饮料和一种面食,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
学生可能很快说出6种方案。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得出一共有6种不同的方案的?
预设:
a.固定饮料,每种饮料有3种搭配,两种饮料就是3×2=6(种)。
b.固定面食,每种面食有两种搭配,3种点心就是2×3=6(种)。
教师找学生分别到教室前面利用触控一体机讲解以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同屏对比功能进行对比,总结算法。
第二步,巧算帽子和围巾数量。
教师出示题目:老师有一些帽子和围巾,一共可以有1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猜一猜老师可能会有几顶帽子和几条围巾?(一顶帽子搭配一条围巾)
学生思考(? ?)×(? ?)=
12(种)。
教师将答案预先隐藏,学生回答时将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好,再次体会有序的好处。
第三步,升级密码锁。
教师出示问题:再次呈现密码锁,你能让它变得更安全吗?
学生利用互动题板进行答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在题板上画一画,将最后结果截屏上传至云平台,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
a.还是两位数密码,但是让每位上的数字变多。
b.增加到三位数或更多数位,每位上的数字都增多。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是应用也是提升。让学生经历连线—乘法计算—搭配建模—多级搭配的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完成对搭配问题的建模,让搭配问题和乘法有机结合,真正理解分步计数。第三步升级密码锁,首尾呼应,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纵向的物体搭配变成横向的线条符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练习提升,彰显价值
教师活动:①向学生端发送随堂检测。检测分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题、过关题和挑战题。②所有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查看后台数据,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答题,有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了基础题和过关题后,还可以选择挑战题进行尝试。结束答题后提交至云平台。
设计意图:智慧云平台保证了测试的高效和数据反馈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发现易错点,实时调控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分层次的习题可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 课后延伸
教师活动:利用电子书包的课堂记录功能,将课上生成的资源推送给学生,同时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
学生活动:①在课堂记录中复习课上内容。②完成自己的课后作业。③利用电子书包的你问我答板块,可以在线讨论和搭配相关的话题或有疑惑的知识点。例如,可以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搭配的知识,利用搭配知识我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课上有习题没听明白也可以在这里继续讨论(如图2)。
设计意图:智慧云平台的支持,使我们的课堂从“有限”走向“无限”,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实现课上课下无缝衔接。线上讨论环节激发学生体验搭配的价值,让学生利用搭配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 教学反思
基于人人端智慧云课堂平台开展的它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遵循数学认知规律,充分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
1.润物无声,思路清晰
整节课教师用数学思想带动数学知识的教学,借助电子书包、智慧云、一体机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从实物搭配到连线搭配,再到符号搭配,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统领课堂。利用云平台让学生尝试“摆”、大胆“画”、大胆“说”,丰富的数学活动让“有序”体验更加深刻。
2.技术融合,生本高效
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任务的有效性及连贯性,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利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可以即时汇总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汇报人员,有效提高了课堂组织的效率。
3.把握规律,合理使用
新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生搬硬套,为用技术而用技术。我们应该“巧用”,利用新媒体解决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重难点,如在个性化、及时反馈、大数据分析、分层作业等方面体现出人人端教学的新优势。
点? 评
本节课选自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智慧广场”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实验稿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板块重新命名为“综合与实践”,并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这一领域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段老师能选择本节知识点执教,能依据教材编排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活动的预设,能取材于现实生活、取材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活动的预设,说明他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刻研读,也能把握“综合与实践”领域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整节课的设计紧凑,过程清晰,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段老师选择了破解密码、搭配衣服、早餐、生活中的路线等一系列学生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情境,并以此贯穿这节课的引入、探究、练习等环节,体现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新媒体——智慧课堂,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较好地完成有序的搭配,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段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组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节课作为“综合与实践”内容的一部分,它的教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是指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将学习活动的“组织权”交还给学生。段老师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索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鼓励,树立信心,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一节智慧课堂教学,通过智慧课堂,搭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课件精美,操作界面简单,互动性强。例如,课前利用智慧云平台收集反馈数据;课中利用智慧课堂的互动评测功能和互动题板,让学生亲历操作,人机交互,真正理解掌握有序搭配;课后线上问答,个性化辅导。这样,基于网络环境智慧课堂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更加高效。
(点评人:2019年度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交流活动评委/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教育局 喻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