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思考
王月琴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探讨的重要课改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而且关系到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因此,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从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积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智能,提高了学生学习效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以教学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数的思维概念较低,有的甚至是模糊的,他们对数的认识往往存现于物量的感知,认知结构缺损,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抓好类比迁移形象化教学,以求培养小学生的深刻思维,开启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能。一是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比较20以内的数,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二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试着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首先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其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再次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最后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笔者采取多种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以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为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笔者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一是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抓好计算正确率的同时,应注意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形式有口算、速算比赛等。二是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为补数。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以说意练习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遵循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问题有条理、层次分明、前后连贯。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教师对学生加强语言的调控,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够有根有据进行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准确无误地说出解答思路,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简洁规范,逐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直观材料,使他们所学知识产生鲜明的表象。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准确丰富的感性知识,必须通过合乎逻辑的语言引导。最后大脑借助于语言,对感知的事物去伪存真,分析综合,抽象出本质特征。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感性材料之后,先让学生说计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义,在学生大脑中建立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供支柱,然后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5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开发,益智、益教,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小学数学教育从业者共有的责任,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做好这一课题。
(作者单位:上蔡县华陂镇柿园彭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