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问题比较研究
一、引言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实质就是财务权限的划分,进而形成相互制约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它是财产权与经营权分离,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相互制约是财务治理的基本状况,在这种关系中,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与中下层经营者之间,终极所有者与法人代表之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及表现为治理与服从的关系,又表现为相互依靠契约界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超越了权力和义务都有可能破坏这个平衡,也就产生了财务治理问题。
二、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1.公司结构治理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物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一般来说就是在公司内部怎么划分权利。一个公司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很好的解决公司的各方利益分配,对一个公司的高效运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的公司一般采用的是“三权分立”制度,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别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掌握。三个权力机关,相互制约,能够保证公司的顺利运行。
2.上市公司各部门的职能
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一个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终决策机构。
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的办事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决议的方式履行职能,总经理通过行政决定来履行职能。
3.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特征
能够有效解决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问题,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股权比较分散,股东有可能失去他们的控制权,企业被内部的管理者所掌控着,企业的内部人员就有可能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严重侵犯了股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不愿意继续投资,这将有损于企业将来的发展。公司的治理结构正是从制度上保证了股东的控制权和利益。
它能够有效的协调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的关系。对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的激励,对高管层的制约,它是公司的基本层。
它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缓解各方的利益冲突。
三、主流国家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分析
1.东亚家族控制型公司
韩国和新加坡作为东亚经济的代表性国家,20世纪因为高速发展而被成为亚洲奇迹,但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甚大,这些东亚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家族控制型公司的优势是公司内部的主要管理人员是家族中的人群,不容易跳槽,不会随意透漏公司机密。时时刻刻为家族产业的最大利益着想,使得家族企业可以蓬勃发展。但是从微观角度来讲,以家族为核心的财务治理模式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生命力并不能很顽强,是一把双刃剑。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长处以供本国公司进行学习。
优点是家族控制公司财务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已经公司日常的经营权都是统一执行。公司的所有权及控制权全部由家族内部人员掌握。一些决定性的财务战略由家族成员做出,因为他们掌握着最高决策权力。而掌握着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权的家族成员会按照财务战略做出相应的应对适合于公司发展。这种方式很有效:因为一个家族的血脉相通,共同的目标整体是相同的。经营者的目标也可以说是股东的目标,经营效益的高低也就决定了固定财富的多少。可以说经营者财务和出资者财富就是家族主导型公司财务治理的全部内容,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经营者和出资者的代理成本就会达到最优,在企业的资产运营中,这样更有利于实现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转化成股东财富。在提高了公司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资产的安全,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快财务需要做出决策时可以提高速度,有效地加强公司内部的财富控制,更好地促进家族控制型公司成长和发展。
2.英美经营者主导型
英美经营者的主导权就是财务治理结构适应于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外部治理模式。从财务治理结构形成的外部坏境分析,英美两经济大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追求着自由平等的理念和强化个人主义。主要用“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政府并不会对企业有着很繁复的干预,让企业根据市场自由发展。相比其他国家更注重法律法规,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参与企业各方的权力格局就是通过以上的种种原因形成的,由于政府的不直接参与,各公司自由发展,所以它们的财务治理结构也各不相同。财务治理方面,经营者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经营者占主要地位,主体中并不包含债权人,经营者掌握着财务的决策权利。
在证券市场为主导的融资大背景下股东主要提供着长期资金,银行和企业的资本连接主要形式是贷款联系。股权集中度很低,活跃在股市上的众多散户和分红基金等则是其股本的主要来源。股权分散也是一把双刃剑,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物质十分充裕,但是和人力资本相比较就更为稀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地位上两种资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实际价值高于市场价值,最有效的公司维护公司利益的治理机制就是并购,因为股权分散并且流动性很高。公司通过证券市场中适当的调整政策激励经理人产生更高的利润。企业财务的管制体制政府也不会过多管制,健全的法律法规和透明的信息政策股东就拥有了行使财务监控权的外部环境。公认会计准则规范着美国的会计实务,而会计准则是由由多方利益代表的民间组织负责制定的,有着更好的实用性。会计工作的核心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目标是确定微观经济为导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最基本的对象,财务信息揭示程度透彻,揭露信息面广泛;由于良好的社会体系和高素质高水平拥有庞大队伍的会计人才审计规范完善,自律性强,在维护整个欧美公司资本市场的环境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英国家很多的公司董事长和CEO都是一人担任的,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在一起,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CEO与公司业绩不相关等,个人薪水过高。但是在其他的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有效性和优势:一是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股权治理结构安排合理,企业更利于依靠兼并机制快速增加规模,规模经济优势很容易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颇具欧美文化的创新精神。欧美人的创新精神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突出,公司经营中经理人也将大胆创新,勇于冒险的精神带到了公司财务智力钟,这不得不说是美国产业结构可以随时调整的制度优势之一。三是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侧重于市场的原因,更加主张资源的流动性,不仅资源向着优秀和朝阳产业聚中,还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近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无国能敌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也有人认为英美模式更适合计算机软件开发、通讯科技开发、石油开采这些高新技术产业。
3.银行导向型的日德财务治理
从两个方面分析,外部环境下日德的企业和政治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强调着群体意识和共同目标,眼光长远注重长远利益。日德的经济发展和英美相比资金相对缺乏,当然也没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所以为了集聚资金就会比英美国家论难。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就要也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银行在企业也政府的融资活动之间就发挥了主导的作用。银行是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提供者,所以导致了一个特殊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银行成为了内部财务治理的主要部分。由于企业融资需要借助于银行贷款,银行还可以是企业的主要股东,因而企业股权的结构比较集中。日本的众多上市公司中,主银行就是企业接受贷款数额居第一位的银行。主银行提供的贷款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也叫系列贷款。内部治理中的财务决策由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三层结构组成。
也可以说,德国是银行即股东和员工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日本则是由银行、员工、股东以及社会组成的多元化财务治理模式。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整体滑落,日德也渐渐向着英美模式学习,做出两个改变:首先重视起监控作用。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进行融资从而降低公司的负债率。
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被控股股东和高管层控制
股权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公司控制权的分布,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一下几个特点:股权过分集中,上市公司的股权大部分为国家和国有法人所有;另一个特点是国有产权主体虚置,缺乏人性化的产权主体设置,中国的上市公司起源于国有企业,而且它的治理主体结构具有单一性,所以国有控股股东很难人性化,代理人在经营目标方面与真正的所有者不一致,真正的所有者关心的是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代理人关心的是政绩和仕途,因而就形成了国有产权的主体虚置。
2.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具有显著的信息优势,虽然在发行股票之前会通过各种途径公布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准确的反映出上市公司的预期价值。作为公司的经营者,上市公司比外部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等重要信息。因此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会使上市公司产生机会投资行为。由于投资者处于不利地位,上市公司就会利用他的这一优势对上市公司的有关信息进行虚假汇报和包装,从而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和发展前景产生误解,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3.缺乏独立
根据公司发的有关规定,公司监事会的成员其中的三分之一都是企业的职工代表,并不是完全由股东大会聘选的,监事会没有企业的控制权,也不会对谁明确的负责,它的主要职责是对董事会行使剩余控制权的监督。
五、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解决策略
1.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加强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提高股权的流动性
高度集中的股权,是导致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加强中国股权的分散化,并且要在股东之间实行均衡持股,从而出现屡屡失信的现象,为了实现股权的多元化,他们必须引进其他的所有者,这样才能解决股票全流通问题。上市公司应该实行减少国有股,并且发行新股实行全流通的发行制度,上市公司具有上市流通的权利,因此要提高上市公众股的比例。
2.规范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的不确定性
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加强管理者在信息披露中的责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则和义务作出相关的规定,加强惩处力度。严格会计核算程序,健全财产物资制度,为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监管,与会计有关部门合作,建立信息体系,规范信息披露的程序和形式,并提高公众股所占的比例。
3.建立外部监管机制
外部监管机构在日本和德国典型的是银行,在美国,是机构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组织。我国的机构投资机构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公司治理方面仍然处于“沉默的大多数”,并没有在公司治理中发出应有的声音。因此应该创造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的治理中去,这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结构治理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上市公司的财务完善,不仅只关注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的财务,还应该包括公司不同程度管理人的相应财权,将其纳入财产治理中去。应将债权人分割出公司财权治理中去,保持其利息收入和本金偿还。并利用制度安排,是它在一定条件下取得财产控制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成为最宝贵和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就要求在财务治理中,给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合理的治理权。
六、结语
总之,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明显,社会各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和约束公司的权力。从财务治理的层面上说,这种权力是间接的监督权利,维护所有相关人员的权利,实现权利制约,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冯华.浅议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4(45).
[2]盛锦春.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现状及建议[J].财会月刊,2006(11).
[3]温玉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朱瑶.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29) .
[5]杨建华.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7).
[6]廖萍.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0(23) .
[7]尚慧艳.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3) .
[8]黄金凤.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
[9]刘新春,吴明.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07(11).
[10]肖仁伟.新会计准则下对谨慎性原则应用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
作者简介:王金丹(1992.6- ),女,辽宁丹东人,渤海大学,财务管理专业